赵轶佳
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际,指望贸易保护主义以求自保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美国经济最糟糕时刻上台的奥巴马,注定要受到颇多争议。
1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新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包括一项附加条款。该条款规定,除特例外,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刺激方案资金支持,必须使用美国产钢铁产品。支持方认为,购买国货有利于促进就业;反对方则认为,此举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且无疑会让本就剑拔弩张的世界贸易局势更为紧张。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称,“购买国货”条款只能为美国钢铁业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但如果这一条款引发贸易伙伴不满,从而把1%的相关市场对美国关闭,美国将丧失6500个就业岗位;如果极端情况发生,贸易伙伴关闭掉10%的相关市场,美国将失去6.5万个岗位。
后果看来相当严重。但在这个各国内需都急需提振的当口,在贸易上尝试冒险,成为很多国家的选择,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也直线上升。同时,几乎所有人对贸易保护主义都审慎而敏感,并开始担心贸易战的打响。今年1月,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就曾表示:“如果我们真的促发一场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将会深化。”
事实上,受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贸易本已糟糕透顶。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再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在2008年最后四个月的下跌,全球贸易额都呈下滑趋势。世行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将下滑2.1%,超过1975年的1.9%,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严峻时刻。
其实,当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德国在去年5月份出口大幅滑落时,人们就担忧,这是全球贸易走向萎缩的信号。一直以来,德国的出口不仅在本国GDP中占将近一半的份额,还在全球市场中拥有相当比重,因而,其出口状况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察世界经济的窗口。当经济危机开始遏制人们的消费需求时,出口复杂产品的发达国家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在这样的坏局势下,诚如罗伯特·佐利克所说,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恶化情势。人们开始将1930年代美国的悲剧作为一种警示。作为当时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美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金融危机使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欧洲国家的融资行为变得困难重重,因而,这些国家无法吸收美国的过剩产能。1930年,美国推出《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试图协调这一问题,但是贸易逆差国并未与美国合作,其结果是世界贸易几乎走到崩溃边缘,1929年至1934年间,全球贸易跌去了大约2/3。
当然,也有专家较为乐观地表示,自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建立以来,在其框架和规定条款之下,就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贸易摩擦。况且,如果某些国家冒险逾越WTO规定的条款,将会打破整个世界贸易的体系。所以,通常情况,主要国家冒此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但必须指出的是,此刻,不仅仅是贸易的问题,全球经济还存在滑向金融保护主义的危险,诚如英国首相布朗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的:“银行正在从国内金融体系疲软的新兴市场退出,撤回自己的国家,这是金融保护主义的第一阶段,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将会导致过去出现过的贸易保护主义。”
眼下,出于风险考虑的银行家们,确实正在减少资产和负债,全面收缩信贷业务,并导致一些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如果产业因资金问题受到严重影响,一些重要经济体出于维护本国产业的目的从而损害他国的利益,这些国家也会加以报复,由此将造成无休止的一系列贸易报复。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引起的流动性短缺,也已成为贸易流通的一种障碍。“最近听一些港商说,国外的进口商自己非常想从中国进口货物,它也没有受到政府某个政策的制约,但是由于银行体系的问题,拿不到资金。”对外经贸大学崔凡博士佐证说。
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眼下,不仅美国,很多国家都在小心翼翼地触碰他国容忍的底线。由于一般国家制定的进口关税要低于世界贸易组织的约束关税,因而在发生状况时,一些国家会调高关税。就在G20呼吁旗下成员要在艰难时世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后不久,印度就提高了钢铁和大豆的进口关税。去年11月,俄罗斯政府也宣布将提高进口轿车关税,遭到汽车制造商们的抗议一片。此举是俄为了提振本国的汽车制造业——由于需求急剧下降,很多汽车制造厂只能遭受被暂时关闭的命运。“既然我们自己的制造商在大幅削减产量,我认为花钱在进口国外汽车上,显然让人无法接受。”普京说。
各国间的贸易“掐架”也开始出现:12月,作为对于欧洲抵制美国荷尔蒙牛肉的报复,美国扩大了欧洲进口食品的限制,尽管双方就此问题的贸易摩擦一直不断,但现在这种矛盾正持续升温。南美市场一直在豆粕、豆油出口市场竞争激烈,现在巴西和阿根廷不断向南美贸易组织——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成员施加压力,要求其抬高出口货物的关税。
而且,现在看来,关税还并非唯一用以影响贸易行为的手段,救市方案中大量的资金也将对贸易流动产生影响。正如本文开头提及的,奥巴马拯救美国的方案中就有一项,170亿美元挽救底特律则是另一项。
可以想见的是,随着危机从主要对贸易逆差国影响蔓延至贸易顺差国,各种矛盾会越来越多,而原本就存在的矛盾则会日益升级。过去6个月中,为了鼓励出口,中国为超过3700种出口货品恢复或者增加了出口补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原本就对中国大量出口颇有诟病,而现在,补贴出口的做法则被认为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将过剩产能转嫁给其它国家。甚至有人提出,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会采取货币贬值的做法,来提升经济占比很大的出口。位于香港的独立研究机构Asianomics的经济学家吉姆·沃克(Jim Walker)说:“亚洲的危险就在于针对西方贸易保护而实行的一轮货币贬值。”沃克很担心中国为了提升、稳定出口企业的就业从而进行货币贬值,迫使其它亚洲国家为了保持出口竞争力采取同样的贬值举措。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只关注某一国的问题,他们不从全球经济的角度观察问题。”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如此向《环球企业家》解释问题解决的关键,“他们没有意识到美国、中国、德国这些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位置。如果是越南这样的小国,就算产能再提高10%,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产能过剩占全球60%左右,太大了。”这一观点同布朗在达沃斯峰会上的观点不谋而合——拥有国内监管机构是不够的,只有加强国际层次的经济管制,才能避免经济危机再度发生。
只是,天下大同仅仅是个梦想。眼下,各国显然还在为“自扫门前雪”而焦头烂额。但国际层面的共识是必要的,毕竟,由贸易保护主义诱发的贸易状况恶化,会让全球经济深陷泥潭、无以自拔,甚至引发激烈的政治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