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美 文章美 课件也要美

2009-03-02 02:43罗维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键入图片库桂林山水

罗维亮 杨 岗

陈淼先生的文章《桂林山水》写得很美。这篇文章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排在第一课。如何在这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展示山水美与文章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对本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制作出课件,在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就像好的课文也要有好的板书和好的教学挂图一样,我们力图使课件画面优美、使用方便,能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他们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课文的语言美,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对课件的初步设计

通过对本课网上课件资源的分析,我们感觉到,虽然很多教师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研究,但在设计和制作课件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画面布局缺乏设计、色彩运用不合理、影像放大后清晰度不够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为此,我们采用Flash作为课件制作工具,对课件进行了初步设计。

1.为使画面的基本色调符合桂林山水的特点,我们将其确定为蓝绿色。

2.设计一个漂亮、实用的导航页面,放置课文、朗读欣赏、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语言学习、图片库等按钮,链接到相应的模块(如图1)。

3.每一自然段选择一个能反映课文内容的清晰的图片,放在画面的适当位置,注意画面要简洁(如图2)。

4.在有的页面上设计可以键入文字的窗口(如图3),在课件运行中由教师或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键入文字。

5.山水美既可以通过画面上的视觉效果来感受,也可以通过文章美来感悟,因而制作一个能反映桂林山水意境的配有课文朗读的动画是关键。我们决定以课文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进入“桂林山水”和文章,以展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课文的重点内容。动画全文配乐,构成“朗读欣赏”模块(如图4),时长约4分钟。

6.为了不影响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总体印象,在动画中不出现香山、泰山、大海、西湖、竹笋、翡翠等图片。在课件中另制作一个图片库,把这些图片放在里面,以备讲解时使用。

二、第一次实验

课件制作完成后,我们在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六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实验。参加实验的教师有任课教师、课程组长、学校教导主任、课件制作者,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

实验中任课教师较好地利用了课件。教师先用课件中带有课文朗读的动画“带领”学生“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赏桂林的山水”,使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以及桂林山的奇、秀、险,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用课件中的画面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回答问题。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课件运行中,在文本框中键入文字的地方共有六处,其中一处是学生键入的,学生键入后,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课后,我们立即组织师生进行了讨论。师生的反应很热烈。基本意见如下:

1.对课件的导航设置、内容的可选择性感到满意。

这个课件内容丰富,结合方便的导航功能,使用者可在各页面和主页间互相切换,为教师把握课堂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必要的内容,不再像使用传统课件一样机械和程式化。

2.对动画和听觉效果感到满意。

用Flash制作的桂林山水动画色彩靓丽、画面简洁明快,使学生对漓江的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课文中“船桨激起的微波”、“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画配上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感受桂林山水美的同时,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美。

3.对可以键入文字的交互功能比较满意。

以前的PPT课件,在运行中没有能键入文字的窗口,现在这个课件中有了。

4.讲解过程中,有的图片使用不方便。

我们把大海、西湖、泰山、香山,以及“像大象”“像骆驼”等反映桂林的山的图片放在图片库中。这种方式尽管在图片管理上比较方便,但课堂调用的时候却需要查找图片库,使用起来不方便。

5.为学生朗读创设情境方面还有待改进。

教师们认为,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文章很美,在学生看完带有朗读的动画后,应让其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美读”实现熟读成诵、积累句子。课件应为学生朗读创设情境。

三、第二次实验

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师生的建议,我们改进了课件。总体风格不变,在相关页面上加进链接,便于教师在讲授中调用图片库中的图片。在原来的动画上,分别复制出几个自然段,删去范读,保留音乐,配上课文中的文字,供学生朗读使用。增加教学资源库模块,除原来图片库中的图片,还加进了古今名人咏桂林的诗句和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段。

我们在另一个平行班进行实验。与前次不同的主要意见如下。

1.配乐动画为学生“美读”课文创造了很好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在桂林山水中。

2.学生们提出:最后还可以设置一个环节,例如利用动画的交互性让学生当导游,通过给大家介绍桂林山水,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把握课文的内涵。

3.课件的功能可以再适当增加,增设思维训练模块。这不仅适用于上课,还兼有说课等教学研究的功能。

四、再次改进

根据师生的建议,我们进行了再次改进。

1.增加了活动模块的设计。如为学生当导游制作了交互式动画模块、网上查阅资料模块等。

2.结合课文写作和深层思维的特点,增加思维训练模块,供教师备课、说课时使用。

3.为扩大训练范围,设计了练习与测试模块。

通过几次实验研究,《桂林山水》一课的课件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课件能够较好地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课件实验要和教学研究同步,这种同步包括内容、审美、技术等。课件实验中,应注意不同使用者的反应,注意学生对课件的需求和评价。

(作者单位: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系)

猜你喜欢
键入图片库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山东图片库
云南图片库
云南图片库
云南图片库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MATLAB 在导数和积分中的应用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Netstat命令使用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