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建议

2009-03-02 02:43胡继飞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中小学

胡继飞

摘 要: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认清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条路径,兼顾学校想做什么、学生喜欢什么、学校能做什么三种取向,明晰四大要素,抓好五个环节,重视立足校本来开发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建议;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1-0012-04

在国家课程逐步得到落实之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得中小学教师在传统的“课程实施者”角色之外,多了一个“课程开发者”的身份。由于强调“自主开发”和“校校不同”,校本课程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实施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大舞台。我们不主张给校本课程过早地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因为这样会限制教师的实践创新。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践总结,寻找到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遵循的某些规则和范式。

一、把握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

什么是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简言之,就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核心就是要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说,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校本课程的灵魂和生命。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提高,无疑也是国家课程的中心任务,那为什么还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呢?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教育系统中,课程都是居于核心位置——教师为落实课程而教,学生为掌握课程而学,领导为优化课程而管理,社会为促进课程而评价。所以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是为全国所有的某学段学习者的基本素质标准而设计的,难以承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素质教育之重,故需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补充。因为离开了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也就不存在整体的全面发展。

二、认清校本课程形成的两条路径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形成和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演绎式和归纳式。分述如下:

一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进行具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它是由学校管理者来推动科任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浙江省嘉善县的西塘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有“吴根越角”之称的水乡古镇西塘。学校将古镇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作为办学特色,让学生认识与古镇有关的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以激励学生学会做人和陶冶情操。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编制了《走进古镇文化》的校本课程规划,并引导教师逐步开发出相应的系列化的校本课程,通过了解本地区历史沿革、西塘由来、著名人物、传说故事、风俗习惯、风味佳肴、土特产、旅游产品等,体会古镇人勤劳、善良、淳朴的民风,体验古镇名产“八珍糕”和“荷叶粉蒸肉”的制作生产过程。

二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基本过程为:教师自发进行课外活动实践→课外活动课程化→确定校本课程整体结构→提炼学校课程文化和特色→确定学校教育哲学→指导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改旧和促新)。它是在科任教师自发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学校管理者组织进行的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

在广东省佛山市的九江镇中学,一些任课教师多年来自发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九江镇地域文化和学生需要,逐步确立了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特色和品牌的办学思路。该校建立了由校长和教科室主任负责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编制了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一方面对原来的课外科技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另一方面开发出一批新的科技类校本课程。

三、兼顾校本课程价值的三种取向

对校本课程进行分类是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需要。从涉及领域看,有科技类、生活类、社会类、人文类、艺术类等;从内容特点看,有知识型、活动型、研究型、技艺型等;从学科范围看,有主题融合式、主题平行式和单一学科式等等。但不管如何分类,都不外乎以下3种价值取向:

一是目标主导,即学校想做什么。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学校教育哲学反映的是学校信奉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在学校环境、学生日常生活、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过程和学校管理当中,是成熟型学校的重要标志。

广州市天河区的石牌村是广州最大、最著名的城中村,建筑密度超过70%,村内道路狭窄,外来人口多,结构复杂。但石牌村在其历史变迁中却孕育出一种“石牌精神”——60年前时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的郑彦棻教授就提出“发扬石牌精神”的倡议,并指出:石牌所表现的精神,第一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第二是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集体精神;第三是向民众学习、为民众谋福利的服务精神。石牌小学在学校发展目标规划中,注意发掘“石牌精神”这一社区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之中,希望通过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者间的多元融合互动机制,增进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深化“城中村”学校德育的变革。

二是需求主导,即学生喜欢什么。校本课程要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应通过调研来了解同学们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调查的项目应包括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喜欢的理由和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等等。

前面提及的佛山市九江镇中学,将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通过家长会了解到,该校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尤其看重孩子科技素质的提高;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很感兴趣,特别是航天技术、网络技术、生物科学和生活科技,有的同学还有在外面请家教、学特长的经历。这些都为该校《科技与创新》课程的开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结出了累累硕果,比如学生已经获得26项国家发明专利,学生代表队两次获得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单项冠军。

三是条件主导,即学校能做什么。这有两层含义:其一,学校想做的和学生喜欢的,最后都还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其二,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

珠海市的金海岸中学依山傍海,山上生长着一种食虫植物“猪笼草”,海边生长着一种海岸植物“二叶红薯”,生物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开发出生物学科类的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对这些特殊的植物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称道的研究成果,该项教改在2005年的“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评奖活动中还被评为仅有两个一等奖获奖项目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种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既不能顾此失彼,又不可能平分秋色,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突出其中一个方面同时兼顾到其他两个方面。

四、明晰校本课程叙事的四大要素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对课程进行案例叙述。课程叙事,既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的范本,又可以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一般认为,案例应包括真实的背景、具体的行为、完整的过程和隐含的思想这样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是要陈述真实的背景,即说清为什么要开发该门课程。毫无疑问,学校都是基于一定的理由才开设某个校本课程的,这个理由可能来自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特色,可能来自地域性的文化或自然资源,也可能来自教师的特长或学生的需要。校本课程强调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校本行动”,案例的叙述要能够说明课程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前因后果,将具体的课程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

二是要说明具体的行为,即说清课程事件中的行为方式。行为叙事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和行为的对象,离不开课程开发者的困惑与思考、行为与态度。案例的叙述要让他人体会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以便从中获得感悟和受到启发。因此,案例的描述要具体详细,要把改革的目标设计、涉及的人和事等行为叙述清楚。

三是要展示完整的过程,即说清课程开发的程序和策略。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问题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指导思想,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科学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控制、结果分析等步骤,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和评价。案例叙述要对具体课程事件进行完整描述,要让人们了解该课程的来龙去脉。

四是要发掘隐含的思想,即说清课程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形成新思想、产生新理念的过程。我们在叙述实践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同时,要注意发掘其中隐含的有价值的课程思想和教学理念。这些思想又常常隐藏在事件细微之处,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提炼,善于引导他人一起来品味和分享。①

五、抓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环节

课程开发包括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或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落实好下面的每个环节:

1.明确选题背景。每一个校本课程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①是否有值得发掘的地域文化?②是否有较具特色的地域自然资源;③是否有特殊的地域经济结构?④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特色是什么?⑤本校学生有什么样的兴趣和需要?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哪些方面需要补充?⑦本校教师有何专长?⑧社区是否有可以借用的能工巧匠?

2.确立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或艺术素养,在这个总目标下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既要全面又要突出个性,既要准确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发掘和细化。

3.设计课程内容。围绕校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来逐步展开,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章节结构、主题结构、课题结构、层级结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应使课程内容呈现出地域性、开放性和生成性。

4.关注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涉及到课程的管理、师资的配置、教材的编写、器材的准备、场地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诸多具体问题。比如需要哪些教学资源,应通过调查研究来联系学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特殊经济、能工巧匠等来进行资源整合。

5.重视课程评价。主要涉及校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效用等问题。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测,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设计本身和实施效果的评价。评价校本课程的成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素质是否因此而有所发展?②教师素质是否因此而得到提升?③建立的校本课程是否可以继续循环滚动?④自己的经验是否可供他人学习和借鉴?

六、重视校本课程实践的六个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强调以下几点:

1.注意立足“校本”来开发“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紧抓“校本”和“课程”这两个关键词。“校本”就是以校为本,校本课程因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学校因校本课程的形成而彰显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时要进行基于学校现实的教育学分析和需求评估,要综合考察学生自发的个体需要和素质发展的教育需要、学校的教育传统和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因素,逐步实现内容的地域化和校本化。“课程”就是要具备课程的基本要素,比如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建议和学业评价方案等等。

2.避免校本课程被过度“文本化”。目前中小学有一种做法具有普遍性,就是把开发校本课程与编写校本教材等同起来。校本课程开发可以编写教材,但不等同于编写教材,因为教材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之一,并不是课程的全部。传统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不太适应校本课程所应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要求。建议学校编写教师指导用书,或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义和活页式的学习材料,使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滚动生成,而不能是“一次性买卖”。所以,校本课程原则上不主张为学生提供正式出版的教科书。

3.重视改进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尤其要避免过多地采用必修课的那种“口耳授受”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和专题讲座外,应多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创造、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公益活动、观摩考察、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头脑风暴等形式,同时应注意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元素。

4.注意建立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是普遍认同的,但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却不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校没有提供制度性的支持。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课程教学的量与质,另一方面又要自主开发新的课程,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学校应主动建立激励机制和营造创新氛围,比如为校本课程开发计算工作量和出台奖励措施等,让教师因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而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逐步引导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5.注意建立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了抓好选题和改进教学方式之外,将校本课程的学习成绩纳入学业评价考核的范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我国新的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选修课程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分不得少于6分,但初中和小学的课程方案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建议学校就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问题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并重视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在学业考核中的作用。

6.注意处理好不同形态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我们既要了解不同类别课程形态的区别,但又不要过分地在乎这些课程形态之间的分界。

校本课程是一种选修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每个科目都要弄出一个校本课程来。学校可以开发出多个校本课程,学生具体学习哪门校本课程,在完成学校规定基本学分的基础上应有自主选择权。同时,校本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强调“校校不同”,同一地域有多所学校,这些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最好不要重复。初期的这种重复难以避免,但到后期这些相近的校本课程应合并后提升为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是过去的课外活动的课程化。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交叉性,彼此可以包含有对方的课程内容,但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国家课程中的必修科目。依据新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结合起来安排和使用。

注释:

①常州市教研室.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评选[EB/OL].(2007-08-10).

www.czedu.gov.cn/knowledge/contentview.asp?contentid=24993-32k

【责任编辑 韩四清】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中小学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