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为何以“礼”开篇?

2009-02-25 06:32
中外管理 2009年2期
关键词:季氏君臣天子

王 缨

儒家一向把统治者当作责任重大的一群人来看待。孔子讲长幼尊卑,

不是为了说明在上者有某种特权,某种享受,而是为了强调责任。

上期我们谈到发生在公元前403年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事件。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不仅把它作为了全书开卷的第一大案例,而且还发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评论。旨在说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呈现出极其紊乱的局面,这首先要从最高管理者自身找问题。实际情况是,周朝的“礼制纲纪”,正是在天子们的手里一点点地被磨损掉的,“周道日衰,纲纪散坏”。而后,王室的权威遭到了全面挑战,诸侯专征,大夫擅政,陪臣执国命,“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所以,不是三晋坏“礼”,是天子自坏之!

这里,司马光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礼”。在他看来,维护好这个“礼”,是治国之大要。因为在“礼制”之下,大家都能够尊崇一种“等级”形态的管理安排,国家才会井然有序。

“礼”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等级”关系也是中国各类组织体制中的一大特点。然而千百年来它们与封建糟粕缠绕在一起,以至于说到“礼”,我们便会联想到“繁文缛节”、“礼教杀人”;说到“等级”,我们也会与“专制”、“特权”、“尊卑”相联系。那么,该怎样认识基于“礼”和“等级”这些最具“中国式”特点的管理文化呢?

“礼”之源

礼从何而来?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里说:“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就是说,原始社会解体了,国家出现了,人们的财产私有和各爱己亲的生活状态形成了,于是君王与百姓的管理机制——礼,也就产生了。“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这些伦理纲常得以确立,也就明晰了人们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尔后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正是这些先驱们一次次整理、损益、完善“礼制”,以礼来推广道义、锻造诚信、透明是非、昭示刑仁谦让,才得以告诉大众:这,就是社会生活的常理。

“礼”字本义是祭祀,它由宗教活动衍生到政治活动。在与中国台湾国学大家傅佩荣先生的交流中,他特别谈到由于整个古代社会的动力都来自于统治阶层,因此孔子十分重视维持社会秩序的“礼”。有人就此说孔子守旧、复古,其实孔子重视的是人这一生。如果一场革命,战乱不休,那恐怕会牺牲掉一代人,而下一代的生活是不是就变得更好呢?难说。孔子的思想是重在为当下社会服务,要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所以“礼”到了孔子这里,就更明确地被赋予了伦理意义。

“礼”本平等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旧秩序被打破了,新的社会模式也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探索前行。孔子研究了上古政治后,尤其崇尚西周的“礼治”,赞扬它使社会清明而统一。其实“礼”在孔子的思想中,完全没有汉代以后专制集权意义下的贵贱尊卑观念。

《礼记》记载,孔子曾说过:“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这不过说明,现实本来就存在着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仅此而已。孔子的另一段话才是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发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发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则庶人不议。”这段话并不像人们以往理解的:礼乐征发自天子出就是天下有道,自诸侯出就是天下无道。而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天下治理得好,天子有崇高的威信,国家的礼乐征发就会由天子发出,政权就不会下移,百姓也不会对时政指指点点;但是天下治理不好,各诸侯就会群起而代之。孔子出生平民,他那个社会布衣已经可以当卿相,各阶层的流动性很大,所以虽为贵族,不好好做事,将来也可能成为贫民。孔子对“礼”的理解,恰恰是一种社会平等思想。

儒家思想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天生的能力发挥出来。因此孔子推崇的“礼”是大规模的,“不学礼,无以立”。老百姓都要学习礼,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就在礼的规范中。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德化、主礼治。他认为以“刑政”治国,百姓可以服从,但不会心无羞愧;以“德礼”治国,百姓就会从内心理解公正。“礼”不就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法”吗?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此特别赞叹:这就是以“人道相处,义属平等,理贵相通”。

贵下贱,吉!

孔子关于人伦关系的思想,并不是为了僵化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地位。

傅佩荣强调中国早期的经典著作《易经》中完全没有演绎出尊卑贵贱的社会合理性。《易经》的思想的确是通过观察天道来安排人道。易,是变化。但《易经》讲的恰恰是宇宙里的任何组合现象都会出现。一个阳爻,代表君子,代表统治者,地位在上。但是他如果到了底下,而阴爻到了上面,就是老百姓在上,这叫以贵下贱,恰恰是大吉。“否极泰来”。泰卦,就是地在上,天在下;否卦,则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代表统治者,地代表老百姓。天在底下,是统治者来到老百姓底下,了解百姓的情况,表示民情是上下通顺的。而天在上,地在下,统治者不下去体恤民情,这就是天地不通,不通反而不好,应该下情上达。《易经》里面的革卦讲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就是应老百姓的要求。

顺天应人,中国古代是很讲究这四个字的。战国时齐宣王曾问孟子:大臣可以杀国君吗?商汤起来讨伐夏桀、周武王起来讨伐商纣,这不是造反吗?孟子说:夏桀、商纣,根本就是一独夫,他们伤害了仁跟义。仁义是人性的要求,作为统治者,你没有仁义,就违背了老百姓的人性要求,百姓起来革命就不叫造反了。

君臣,就是互担责任

那么,君臣之间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才恰到好处呢?鲁国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的回答掷地有声:“君以礼,臣事忠。”

鲁国卿大夫季氏准备攻打鲁国的藩属地颛臾。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两人做了季氏的家臣,他们便一起来见孔子说叨这事儿。孔子问为什么要去攻打?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干,我俩当然是不同意的。不过这个地方不去占领,将来可能会给子孙留下后患。于是孔子说了这样两层意思:第一层,你能贡献力量,你就去当官任职,做不到你就干脆别去。看到危险不懂得保护,别人快要摔倒而不懂得扶持,这样的助手要来有什么用!第二层,君子最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而一定要找借口的人。在上者,其实不必担心人民贫困,只须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口太少,只须担心社会不安定。现在季氏跟鲁君明争暗斗,国家将分崩离析,不考虑保全国家,我看这才是季氏该忧虑的啊!孔子认为:君臣就该互担责任。

齐景公也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只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是君,就要像个称职的国君;你是臣,就要像个尽责的大臣;你是父,就要像个好父亲;你是子,就要做个好儿子。既然有这个名分,你就要有这个表现,要名实相符。孔子倡导的并不是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是平等观念和担当责任。“亚圣”孟子也曾批评过郑国的相国、政治家子产。一次子产过桥,他把自己坐的车借给了旁边走路困难的人。孟子就说:你的车子能借给几个人呢?你当宰相,把路修好,桥修好,每个人都可以过去,这才对啊。那样,你即使让人开道,缓缓而行都没问题。

司马光在评论中第一句话就说:“礼”就是国家的纲纪,天子最重大的职责就是捍卫国家的纲纪。礼在于分别君、臣各自的位置。分别位置是为了让每个层级的管理者如:公、侯、卿、大夫,都能明白各自的名分。同时,司马光把一个管理系统比作了人的心脏与躯干、树木的根与枝叶,只有主次分清、上下协作、内外相保,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礼”,就是分辨这些“等级”关系的制度安排。其实,领导与被领导的等级关系、正常的组织层级管理是必要的。司马光始终强调:君臣各自都要坚守职责、执掌到“位”。傅佩荣进一步说:儒家一向把统治者当作责任重大的一群人来看待。讲长幼尊卑,不是为了说明在上者有某种特权,某种享受,而是为了责任。惟有这样看,我们才能理解孔子的所谓严格区分尊卑问题了。

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同封建主义。对于传统,我们须厘清它能延续千年的合理性。管理

责任编辑:化 石

猜你喜欢
季氏君臣天子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莫嚣张
有话如是说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季氏姐弟:华人中的翘楚
从儒家思想“礼”的角度看曹操奉迎天子及其政治影响
无字碑随想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探究“称谓”背后的深意
——以称谓为教学切入口解读《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