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金融危机教训何在?
前不久,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次晚餐会上,在座的发达国家行长和著名经济学家们对此次危机几乎都持无所谓态度,使林毅夫“感到惊讶”。他们轻描淡写地表示:“30年后,大多数人都将不记得这场危机,顶多在经济学教材中作为一个案例。”林毅夫由此感慨:“这些行长、专家的‘过于自信,正是这次危机不可避免发生的重要原因。”
而至今,这次危机发源地美国经济的操盘手、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仍仅仅被迫承认自己“只犯了‘部分错误”。
时议:我在这里引述这两段新闻,可看出在信息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在忽悠别人,自己也被忽悠,最后无人对这场世界大劫难负责!
进而,林毅夫指出这次经济危机有三大教训:“第一,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制造出另一个更大的问题。”他认为:“这次危机就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催生出来的更大的房地产泡沫。”言外之意,当时认真总结教训,这场危机是可以避免的。“第二,金融创新对这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金融创新在社会上展开会带来什么后果无人负责。第三,要居安思危,加强监管。当时,美国企业利润的40%来自于金融创收,表面的繁荣蒙蔽了人们的眼睛,看不到隐匿着的灾难。”
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一部分人贪婪,道德缺失;一部分人糊涂,缺乏预见。说到底是集体制造了信任危机。它将导致整个西方贫困化,使西方价值观产生动摇,受到破坏。西方输掉了工业战、储蓄战、就业战,剩下可自豪的只是一些国际名牌(占美国无形资产的70%)。这是西方最宝贵的财富。在品牌战上,西方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新经济体国家难以在品牌战上获胜,这是西方经济的希望。
时议:此时,我想到彼得•圣吉在他的名著《第五项修炼》中讲述的“情人啤酒”故事,并作结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最后是个悲剧。这就提醒人们:谁都持对己有利的潜规则在办事,但大家的钱最后集体蒸发了,却居然找不到责任者!罚谁都冤。这让我们反思:不完全是道德沦丧的问题,而是今天的管理更加重要了,且管理中的系统思考更重要了。南怀瑾说:今天做事,先不追求“对”与“错”的死理,先要决断的是“做与不做”的后果——让“系统思考”成为管理的最高原则吧!
名家众议:
中国会率先脱困?
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下降,这是近25年来的首次下降。基于此,世行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5%,但这是世行最悲观的预期。林毅夫认为:中国2009年可达到8%,不会陷入衰退。从全球看,如各国重视合作,2010年可有转机。
前不久,我在长沙参加华菱集团“危机与发展论坛”时请教经济学家樊纲,他也对中国能用一年渡过难关充满信心。
最近,原人大副委员长、本刊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场危机要2-3年,2011年复苏。”
大家公认2009年我国经济是最困难的一年。他认为:2009年前两个季度会相当困难,能达到8%的成长就不错了。应急办法有:首先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工资;其次是提高个税起征点;还要解决老百姓不愿花钱、不敢花钱的问题,重要的是加大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力度;再有就是政府要成为社会矛盾的“防火墙”,不应该形成与民众争利的局面,官商勾结正是千夫所指。
时议:从中我们领会到:当今我国的压倒重点是保就业!重要一条是政府要落实中央强调的执政为民思想,把自己的地位找对,这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我觉得,近日法国《费加罗报》对未来的预测很值得玩味,它说:“这场危机不只是给我们这一代带来影响,它还决定下一代的前途命运。因为,这次危机之后将出现一个新世界。”
责任编辑:化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