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写作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步走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写作水平。为让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学生能轻松地拿起笔,记下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以境激情”进行教学。笔者在教第十一册的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时,通过组织学生的表演,把小女孩当时送花给教师的经过重现于全体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小女孩当时的动作、神态等,体会小女孩当时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从表演者望着教师办公室时的遐想,进行想象“这小女孩在想什么呀?”通过这样的表演来丰富学生的感受,触发并调动学生内在的情绪。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观察生活,自由表达
过去在教学中,对作文提出选择表达方式、安排详略、条理清楚等技术性要求,在初学写作时过分强调这些写作规范,反而会冲淡创意的表达这一根本性的要求。新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第四学段)。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对晚霞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克服“假、大、空”的毛病。“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
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提倡自由写作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脉题材,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教师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改变评价、提高写作热情
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应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实事求是地、因人而异地看待他们。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激励,促使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有一次,有位教师翻看其他班级学生的作文本,对那些写得不怎么样的作文打高分的情况表示不解。这时,有个教师回答说:“手指有长短,能力有大小,成功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我评价作文因人而异,不横向比较。无论是谁,只要发挥了他的最好水平,超过昨天,都给满分。”“我也是作文的高手!”学生有了这样的一种自我认识,就有了成功的激励和体验,必然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从而信心地迈出习作的第二步,第三步……
推荐发表,享受成功乐趣
小学生尤其喜欢自我表现,常常爱显示自己。教师要创造多种条件,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自己品赏作品的乐趣,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喜欢习作。在习作课指导中,要始终坚持作文一作一评,表扬习作有进步、有特色的学生,每学期班报刊登一至二篇优秀作文。为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在班上办《佳佳园地》对每篇习作详加眉批、总批,警句、优美词句画上粗粗的红色曲线或圆圈,组织学生向校广播台、校报投稿。这样,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对写好作文也就充满了信心。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