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崛起与“重写文学史”

2009-02-06 09:29郑润良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学史现代性命题

郑润良

摘要: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重写文学史”中的一个新观念——新左派文学史观的理论背景及发展作了简要概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取向及其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新左派现代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80年代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心命题就是“重写文学史”,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的口号不过明确和加速了这一进程。尽管作为一种批评现象,“重写文学史”活动及其在《上海文论》的专栏很快就结束了,但这一进程在90年代并没有结束。“重写文学史”颠覆了建国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但它的新启蒙主义文学史观也带来了诸多质问和疑惑。尤其是它对左翼文学传统的“前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断裂”图景,在批评者眼中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断裂论”。在90年代市场经济、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历史语境中,在全球知识圈现代性反思的热潮中,在后现代、后殖民等话语的冲击下,“重写文学史”获得了新的动力,打开了新的视角,开始重新反思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话语,重新评估左翼文学传统:这一新的视角突破了80年代阐释视域的局限,但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因而带来了新的问题。

对左翼文学的重估往往不约而同地围绕着“反现代性的现代性”这一理论命题,不同的阐释者对之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应该是在海外的唐小兵,他认为延安文艺所代表的大众文艺是“一场反现代的现代先锋派文化运动”,他编撰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一书中的各篇文章虽然观点、立场不一,但其中的部分文章也支持了这一论断。几乎与之同时,在大陆出版的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一书中,李杨更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反现代”的“现代”意义。唐小兵和李杨努力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94年汪晖发表的《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在人文知识界包括文学研究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汪晖的文章提出了“谁的现代性”问题,这一问题在80年代的语境中是不可思议的。在80年代,现代性就意味着西方性,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的历史是一段“前现代”史,这一“前现代”性的集中体现就是“文化大革命”。而汪晖的提问似乎预示了中国历史乃至文学可以有自己的“现代”标准,这自然可谓“石破天惊”了。1996年第一期《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了汪晖等人的一组文章,可谓“中国现代性”这一命题在文学研究范畴的推进。1997年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的发表发了知识界更强烈的震撼。在文章中,汪晖对90年代中国社会状况及思想状况尤其是针对“新启蒙主义”的问题提出了批评,提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代性理论”,并且认为,“反现代的现代性理论”,“并不仅仅是毛泽东思想的特征,而且也是晚清以降中国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汪晖的论述可以说代表了新左派的“现代”观的正式出炉,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新左派文学史观的正式登场。

在文学研究界,新左派的崛起可谓正当其时。虽然对“反现代的现代性”的理解并不一致,围绕在这一理论旗帜下的研究却也蔚然成风。其中,比较重要的学者有李杨、韩毓海、旷新年、贺桂梅等人。他们的研究在使人们重新关注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抨击80年代新启蒙文学史观的局限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因为其理论出发点的偏颇而导致了种种问题,甚至得出明显悖离人们常识的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正如南帆在《当代文学史写作:共时的结构》一文中指出的,“迄今为止,一种钟摆式的文学史叙述惯性已经根深蒂固;要么审美,要么政治,要么自由主义,要么激进主义。二者的对立甚至将导致当代文学史的内在分裂。”显然,文学史叙述要走出这种“翻烙饼”的尴尬与徒劳的理论跋涉,必须寻求更辩证、更具阐释效力的历史观与文学史观。

猜你喜欢
文学史现代性命题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重构现代性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
《文学史》丛刊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