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再思考

2009-02-05 06:18薛灿春
科教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反思新课程

薛灿春

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要求教师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切身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来进行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和感悟。由此,教师只有积极地转变传统观念,才能形成有效教学方式的养成和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渐变,真正地实现政治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政治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教学已进行了多年,笔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已细致阅读过许多新课程书籍,并参加过新课程的相关培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觉到科学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技巧的成功转变和娴熟应用上是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总结的。

1 教师教学过程中角色的成功转换

新课程要求教师及时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面对新课程教学,教师必须适时转变教学观念,科学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整个教育理念方式的转变,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转变。要想成为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教师就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参与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要帮助学生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给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经验和线索;要关心学生,激发培养学生的好学、好奇、好问的积极性;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组织者。

教师要及时从传统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观察、倾听、交流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调控教学。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一个求知者、创新者。在新时代,学生可以从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等获取许多课本上有或没有的知识,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专业知识的有限性,无法指导学生进行许多希望研究、学习的内容。这种变化让教师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的单一,认识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等等这些问题,促进了教师必须继续求知、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用教材”,摒弃简单“教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因为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活”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的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做到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用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

3 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新课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许多东西需要进一步的摸索。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4 注重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勇于直面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密切配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进行课例研究与开发,在实践反思中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改善,并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案复备”的备课制度,从而形成备课组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承。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笔者感觉最难的是对教材的把握。新课程新教材坚持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和根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科学地恰当地控制教学进度,准确定位教学难度。因此我们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的“内容目标”,并借助课程标准中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提示与建议”,把握有关内容教学的轻重、难易、详略的要求,恰当处理好教材上看似比较多的教学内容。我们往往会受到已有教学经验的影响,认为有些知识很重要,而在新教材中这些问题的陈述却很简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讲的深入、透彻,总想把自己所熟悉、所知道的知识都讲给学生,似乎不这样就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造成教学时间不够,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负担,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反思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