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芳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者,一直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着课程改革,尤其是更加注重了学生综合评价,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都做出了大的改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笔者认为,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与之相结合的全面开展学生综合性评价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班级文化 学生评价 整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1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的变革
在众多的杂志、报纸上,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表述: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解题能力很强,可是成功与快乐的体验少,自信心不足,沉静、自卑、胆小、被动。同很多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学生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势非常明显。这与我们评价孩子的方法不无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 班级文化与学生评价的关系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会事半功倍,影响深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班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教育思想通过人本化的班级管理、激励式的学生评价、文化型的班级塑造来演绎和建构“激扬生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类班级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着学生,老师借助班级文化的模块适时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学习生活中随时有目标、有约束、有动力,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学生始终得到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有利于提高整体班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3 学生评价渗透班级文化的几点构想
借助班级文化实施学生综合性评价,目的是激发生命的力量,通过人文化的班级管理进行激励性的学生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不断走向成功的未来。
如何将学生评价渗透到班级文化中,从而激发学生生命的力量,有以下几点构想:
(1)分层定位,挖掘每个人的闪光点。例如,开展“群星闪烁”栏目,实行蓝星、黄星、红星三级评价:首先,我们认定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一颗星,只是他们的亮度不同,颜色不同。评价前的学生就像是群星闪烁,教师很难驾驭和管理。通过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德、智、体、美各育进行连续评价时,便产生了“蓝星”、“黄星”和“红星”。学生有的是“蓝星”,“蓝星”要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后自荐产生。有的学生是“黄星”,“黄星”要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评自荐后,由小组评价产生。
(2)搭建平台,促进精英脱颖而出。例如开展“明星璀璨”栏目,实行红星——明星——金星三级的综合评价:在各小组产生“红星”后,班级要为这些小“红星”搭设舞台,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班级明星”。
(3)团结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例如开辟“金星闪亮”栏目,班级要以小组为单位,以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组风、学风为主要内容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为己争光、为组争光、为班争光,促进学生兴趣的发展,愿望的成长,世界观的成熟。
(4)成果展示,享受成功的乐趣。评价过程中,班主任要精心布置综合展示,在每个墙壁上,在最醒目的地方,老师和学生把成果布置起来了。每个组可起不同的名字:花开的声音;努力着、思索着;收获;硕果累累……这些激励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产生美好的愿望。在老师的心目中,在同学的心目中,这是平等的,不分轻重的。午间、课余,学生喜欢在这里逗留、欣赏,任课老师走到班上,也喜欢在这里停留,看看、翻翻,尤其是家长会时,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成果时,眼睛也一亮。班主任利用班队课、晨会课指导学生及时整理自己的阶段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评价成果。
4 实施学生评价中应注意的事项
(1)评价要求要具体化。评价内容要全面,可操作性要强,学生可以进行自评、互评,记录要详细。如具体要求每天早上晨读时间,安排科代表领读;要求作业情况;要求上课注意事项;要求平时自主学习情况……每个学习的细节都做到细化要求,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及时进行分层次评价、做好详细记录。
(2)评价过程要坚持不懈。结合学期重点工作,老师可制定有关项目的含金量,如学习习惯、课外积累、集体活动等侧重点不同,老师依据一两个重点坚持进行示范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3)评价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创新。一个鲜活的班集体,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奋斗目标,从显性的文化氛围到隐形的班级精神,班主任始终要做到主导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搭建平台,充分给学生以最大空间展示自我,这样才真正把班级文化与学生评价紧密结合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