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政 姜崇辉
在治理理念深刻变迁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政党通过理念转型,进而实现以政党现代化为目标的“政党再造”已成为顺应时代变化,维系政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对时代变化:再造现代化政党
传统政党组织最大的特征就在于组织结构设计的官僚制度化,带有或强或弱集权倾向的金字塔型组织体系,以庞大、垂直式的组织工具维持着对社会民众尤其是对广大普通党员的控制,以层层节制的中、下层领导角色承上启下,来达到上下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从系统论的视角而言,传统政党的这种组织架构无疑存在着许多固有的缺陷。如对环境的开放性差,比较封闭;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管理层次多,规则制度过于繁杂;组织权力结构是集中的,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纵向的沟通和协调过度强调服从等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冲击,现代社会结构日益分化,传统的治党理念与治党模式越发地滞碍了党员自主性的发挥,制约了党内民主的发展,政党组织结构本身的固有缺陷越来越突出。
有学者指出,在传统的组织里,有些管理系统本身,上演着“皇帝的新装”的闹剧,没有人会告诉其高层领导人真相,因为他们居于等级体系中的优越地位。苏共的衰亡警示了传统政党必须实现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政党再造”势在必行。
政党再造的具体内容
1.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再造社会化政党
政党本来就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政治社会化时代的政党理应走社会化的道路。如果没有社会化的基础,特别是缺乏民主化的机制,必然使政党组织对外孤立于社会公众,政党精英对内脱离于普通党员。世界五大政党曾经的衰败也不同程度地与此有关,除了众所周知的苏共之外,日本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众议员世袭成风,是造成日本自民党威信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今日之自民党衰弱症状与昔日之鼎盛景象的反差,与其制度创新特别是社会化程度不够有密切联系。
2.以人心为导向,再造竞争型政党
政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取民心。对于政党而言,欲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型政党,就必须对外顺应民意,在社会上争取到更多的民众拥护;对内开发党内民主以顺应党心,使普通党员增强对政党组织的向心力,而不是趋于无组织性质的游离。政党组织为党员提供一个实现其价值的组织平台,这当中既包括个别党员对权力的追逐,更多的是帮助党员能够在有浓厚民主氛围的政党组织里实现自己对社会设计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前提,党员输出的是对政党的拥戴,紧紧团结在组织周围,时刻以组织为后盾,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群体,把本党的价值理念宣传给周围民众,以增强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感染力。
3.以组织革新为平台,再造效能型政党
效能型政党的含义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打造富有执行力的政党组织;二是要树立像企业组织一样严格的时间与效率观念。比如“文山会海”就是传统政党的一大弊端。在这方面,不妨借鉴一些日本企业的开会制度。
4.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再造信息化政党
领导现代化的政党,其本身也应是现代化的。存活在信息社会里的政党,其本身也必须实现信息化,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才不至于被信息社会所淘汰。如果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成为信息化政党主要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的话,那么在当今已经具备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还达不到信息化政党的要求,则完全是主观努力不够导致的。在当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积极、主动地结合信息社会的特点,重视网络对社会的重大影响,深入研究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政党活动各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使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政党,成为一个在网络信息世界里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的政党。
5.以信息社会为契机,再造学习型政党
所谓学习型政党,指的是一种广大党员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政治组织。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它是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与机制的政治组织;第二,它是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与创新力的政治组织;第三,它是一个追求卓越、不断进步的政治组织。要打造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求领导国家的执政党自身“学习化”,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政党组织。只有学习型政党,才能够担当在本国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建设的重任,而避免出现力有未逮的现象。(摘自《探索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