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义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增强饭店企业竞争力一直是行业和学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针对饭店行业中存在的不同管理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了饭店企业竞争力,得出竞争力构成指标的影响程度和不同管理模式在竞争力方面的优劣等级,以期为饭店制定重塑自身竞争力和选择恰当管理模式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饭店 企业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AHP)
研究背景
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通过比较获得的。同时,竞争力又是一个内涵复杂且难以严格界定的概念,因而使得相关研究很难形成一致公认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结论。目前,诸多学者都将竞争力与具体的国家、产业、企业和产品结合起来进行定义。而长期以来,经济界和企业界普遍认为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这源于企业竞争力实质上是其他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自然成为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核心;并且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与竞争者相比长期经营绩效的反映。
作为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我国饭店行业已从起初的产业政策推动阶段发展到资本追逐阶段,较快的发展速度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截至2007年底,全国星级饭店共有13583家,客房157.38万间,床位296.94万张,还有近30万的社会住宿机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饭店产业巨大的存量基础。同时针对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饭店市场进一步细分,形成多业态共存的产业体系、结构性失衡的产业态势和以价格、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多层次竞争格局。
反观我国饭店企业粗放型的发展特点,无论规模、实力和运行水平都无法与国际饭店集团相抗衡,且难以适应当前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内在因素看,缺乏竞争力是制约饭店企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如何增强竞争力成为当前国内饭店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饭店企业竞争力,以期为饭店企业找到提升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该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访谈中,双方可以围绕所定题目,就有关问题进行无拘无束的、深入广泛的交谈和讨论,访谈者会得到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资料,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由于访谈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饭店管理人员、专业学者和旅游专业学生为主。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对象或措施类,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将其由高到低排成若干层次,构建递阶层次结构;然后对每一层次的要素按规定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及其相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得出每一层次各要素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继续计算各层次要素对于目标的组合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选取
饭店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是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研究以饭店企业竞争力为第一层,即目标层(G);把收入指标(C1)、利润指标(C2)、客房出租率(C3)、平均房价(C4)、饭店声誉(C5)、重要客人满意度(C6)、成本潜力(C7)、质量潜力(C8)、资金运用能力(C9)、人力资源(C10)、管理能力(C11)、饭店定位(C12)、资本运营能力(C13)13个指标列为中间的准则层(而赵文红、黎洁(1999)将准则层13个指标划分成两个部分,C1-C6属于经营业绩指标,而C7-C13属于潜在能力指标)。
同时将当前饭店管理的主要模式,即单体独立经营(P1)、特许经营(P2)、国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P3)、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P4)和租赁经营(P5)作为方案层,构建饭店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结构层次图(见图1)。
(二)数据处理
从饭店市场发展现状和饭店企业划分类型来看,依据管理模式进行分类来研究饭店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利用Expert Choice软件进行层次分析,将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各指标两两比较,计算出相应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指标C.I.,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一致性检验,最后完成层次总排序。饭店竞争力指标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1),饭店竞争力指标排序结果(见表2)。
结果分析及启示
(一)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分析
由表1数据进行分析,准则层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66,即CR<0.1;方案层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均都小于0.1,而且层次总排序的CR为0.076,即CR<0.1,说明不仅各判断矩阵两两指标间的比率赋值合理,其一致性都符合要求。
同时,层次总排序也通过一致性检验,即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根据方案层的层次总排序可以做出最后决策。
(二)层次排序(权重系数)分析
1.层次单排序(权重系数)分析包括以下两方面:
(1)准则层指标排序(权重系数)分析。权重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指标是利润(0.244)、收入(0.211)和管理能力(0.203),说明盈利能力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有效手段,饭店管理者对此认识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0.052)名列第四位,足见其重要性,这也与随着时代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的趋势和饭店行业的劳动密集型性质是紧密吻合的。但是当前行业中员工的高流失率、职业经理人队伍素质不适应发展需要和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并留住优秀人才的现象值得深思和研究。
资本运营能力(0.048)重要程度不及资金运用能力(0.050),同时与管理能力(0.203)相距更远,这也反映了当前饭店企业重内部管理、轻后期资本运作的态势,但是后期资本运作以及资本运作与经营管理的良性互动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该饭店的总体价值(戴斌,2008),加强企业内部资本运营是今后饭店发展的重点之一。
质量潜力(0.039)略高于成本潜力(0.037),表明随着竞争态势及竞争格局的发展和质量观念的深入人心,管理者希望摆脱低层次的价值竞争,丰富竞争手段,质量竞争遂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另外,内部质量潜力的挖掘没有限度,而成本潜力的挖掘则是有限的,且不以有损于产品质量为前提,可见可靠的产品质量是进行成本潜力挖掘的先决条件,否则就又进入价格竞争层次。
客房出租率(0.035)和平均房价(0.034)相差不多,表明管理者已经转变了以往一味追求高出租率的不正确理念,并逐渐关注起平均房价,尤为重要的是越来越重视二者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客房收益乃至饭店整体收益。
末三位的指标是饭店定位(0.018)、饭店声誉(0.016)和重要客人满意度(0.012)。伴随竞争的加剧,饭店行业已从过去旅游涉外饭店和招待所为主体演化为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民居客栈等多业态共存的饭店产业体系(戴斌,2008),而多业态饭店的出现实质是在市场进一步细分基础上的饭店企业的重新定位。
同时,饭店声誉稍高于重要客人满意度,折射出饭店市场购买主体的变化,饭店企业已从过去满足小众市场的普遍需求发展到当前满足大众市场的核心需求,饭店声誉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重要客人,更取决于更广泛的目标市场客人。
(2)方案层指标排序(权重系数)分析。国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各项指标权重系数均高于其他模式的各项指标权重系数,具有突出优势。紧随其后的是特许经营模式和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由于模式运作成熟和拥有丰富经验,在日常经营中特许经营模式的经营业绩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在潜在能力指标上表现突出,虽然国内饭店集团拥有较雄厚的资源,但由于国内饭店集团化发展时间短、管理层面运作经验不足等,资源转化能力明显欠缺,突出表现就是研发能力弱,需要强化集团化运作方式的本土化市场实践,提升内部资源转化能力,将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并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客房出租率指标上,特许经营模式(0.176)则稍逊于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0.220),彰显了集团化经营的优势。而在成本潜力和质量潜力指标上,特许经营模式(0.281,0.195)却又高于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0.129,
0.192),更进一步体现了其在成本控制和标准化管理上拥有丰厚的经验和成熟的运作模式。
相比租赁经营模式和单体独立经营模式,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各项指标权重系数都优于前两者;而租赁经营模式则略好于单体经营模式,仅在成本潜力指标上,租赁经营模式(0.048)低于单体独立经营模式(0.054),表明在单店运作模式下,大量单体饭店拥有强烈的成本意识,由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优势表现不明显,控制成本成为参与竞争的唯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客房出租率、资金运用能力、管理能力、饭店定位和资本运用能力指标上,租赁经营模式(0.191,0.101,0.096,0.106,0.114)则高于特许经营模式(0.176,0.089,0.070,0.087,0.059),体现了其存在价值。
在准则层的13项指标中,五种管理模式在权重系数上最接近的是客房出租率指标,分别为0.150,0.176,0.262,0.220,0.191。而最高的两项权重系数都是饭店集团下的管理合同模式,由于拥有自己的销售、预订网络从而保证了客源市场的稳定。
同时,更突出了渠道销售供应商(第三方销售,如携程、艺龙等)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单体饭店搭建了类似于饭店集团才有的预订网络,拓宽了饭店产品销售空间,克服了饭店产品地域性强的限制,摆脱了传统销售渠道的束缚。
2.层次总排序(权重系数)分析。通过计算完成层次总排序,将目标层指标和方案层指标进行联系,来选择最优方案,做出最后决策。本研究利用饭店竞争力层次总排序w=wi3*(w2)T,分别得出方案层各指标权重系数,单体独立经营为0.052,特许经营为0.221,国外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为0.459,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为0.183,租赁经营为0.080。
由此可见,在饭店市场上,国外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最具竞争力,特许经营模式位列第二,国内饭店集团的管理合同模式排名第三,紧随其后的是租赁经营和单体独立经营。这也是对当前饭店业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饭店聘请国外饭店集团实施合同管理的最佳佐证。
参考文献:
1.高怀,赵宇平.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8
2.杨梅英.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学派发展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7(1)
3.张志强,吴健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
4.赵文红,黎洁.饭店竞争力的分析及其竞争战略[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5.杨世俊,罗明春.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教学实习基地[J].长沙大学学报,2006.7
6.王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5)
7.刘婷婷,韩玉启,李新.关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6.10
8.戴斌,束鞠萍.为了一个更加大众化的旅游住宿产业的未来[EB/OL]. http://www.chr-online.com/articles/News_View.asp?NewsID=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