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峰 陈平生 陈兰生
[摘要]为顺应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高速增长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软件外包人才匮乏问题,分析了国内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高职院校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的优势,提出采用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拓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和软件外包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高职教育: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90—03
一引言
软件外包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通常是指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将一些非核心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国家的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目的,如图1所示。目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全球软件服务收入为7480亿美元,其中外包业务约占1/6。我国软件产业的收入在2007年已达到5834亿元,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达到1443.6亿元,同比增长29.9%,全行业就业人数超过130万人。为顺应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高速增长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软件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既懂软件技术,也有一定行业背景知识的人才。对于我国外包企业来说,所需的外包人才按照需求不同是有所区别的,最合理的外包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具体来说,底层,也就是技术性人才,是基础的软件开发人员,基本能力要求是编写代码、技术文档,以及与团队成员和项目经理共同完善设计方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中间层是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人才,有很强的沟通和团队领导能力,准确地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对软件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模块化分析,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同时也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顶层,即高层次人才,是既懂得管理又懂软件,并具有外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应该熟悉国际化企业工作管理模式,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熟悉对方的文化,参与国际软件竞争和市场开拓。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信息化人才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呈现出金字塔结构,高层次人才占8.5%,中间型人才占35%,技术型人才占56.5%,见下图2所示,可见技术型人才占有比例最大,同时需求也是最大。
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软件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当前我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导致很多软件外包企业都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不缺订单,缺人才。软件人才严重短缺和整体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外包企业对软件外包人才都有技术、经验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需求,但我国现有的几种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还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具体包括:
1正规院校学历教育培训模式,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但缺乏软件开发工作经验、项目交流和团队合作锻炼,企业选择这样的学生需要经过相对的项目知识与技能培训。
2培训机构培训模式,虽然有的机构重视通用技能培训,但由于软件外包项目因行业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专业性要求,所以学生在专业知识,如金融、物流等方面会有所欠缺。
3企业通过内部进行培训,直接让学员接受外包开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及实际的外包项目训练,在团队模式下培养整体的开发和协作技能。但这样的培训模式会给发展中的外包企业增加成本。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企业要求,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困扰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中国软件人才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不合理局面:缺乏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具有大型系统的开发管理经验,熟练运用一门以上外语,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而能够参与国际软件发展与竞争的高层次软件人才;同时缺乏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和耐心,能够一丝不苟地执行重复而枯燥的工作,并能适应国外的开发模式(包括一定的语言能力)的低层次软件人才。虽然与计算机相关的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生每年有几十万人,但是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很少,而符合国际软件外包行业要求的人才则更是寥寥无几。用人企业招聘进的部分大学本科毕业生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培训才能令他们真正可以投入工作。这种情况是因为学历教育与新技术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严重脱节,尤其在国际软件外包这个领域上则更加突出。
三高职院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大量出现的,它必须超前、主动的去适应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要围绕地方(区域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培养当地社会、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要有一定的行业、职业发展的前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后续学习、自我择业的基础与潜能。同时,软件与软件外包行业因其知识性、专业性、实践性,决定了该行业必然是智力型、应用型人才高度集聚。由于软件与软件外包领域的多样性、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性,它对人才的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有其行业自身的特征:从能力上分,需要具备复合型人才的三种能力:一是熟练使用或开发软件及信息网络的技能:二是一门以上外语交流能力;三是项目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作为激烈竞争的职业教育市场的参与者,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优势。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要在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进行软件生产流程再造,如软件外包大量工作可通过分工细化和生产标准化为高职学生提供适用岗位;二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实用化,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培养实用人才。这就提供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相关专业在低层次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高职院校可根据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有的放矢,培养企业急需的软件外包人才。基于高职院校的软件外包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重要保障,不仅拓宽了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供大量合格的软件外包人才,增强我国软件外包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难问题。
四高职外包人才培养新模式
现阶段的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几方面的矛盾:一是企业分工不细,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高职学生难以适应;二是高校的“共性”教育与企业的“个性”需求相矛盾;三是学校教师知软件而不知软件生产,学生所学知识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这些矛盾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就业时感觉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差甚远,而企业普遍认为应届毕业生很难在短期内胜任工作,岗位匹配性差,缺失相当多的关键能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传统的软件专业培养
方式进行改革,完全靠学校的环境是很难培养出来的。高职院校要按照产学结合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加强合作。学校只有融入企业文化,引入企业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效率意识和用人机制等,创新办学理念,健全经营管理机制,提升学校的服务意识和竞争实力,提升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明确我们的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定位。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层次不齐,逻辑思维相对薄弱,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高职教育既然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一线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我们就要从需求出发,从课程做起,说白了就是让学生针对工作而学习。因此选择更适合自己、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有利于创新办学模式,拓宽高职发展的路子。但校企合作的复杂之处是如何根据企业的灵活多变需求,弹性解决课程设置、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快速收集外包项目真实案例,编制教程、组织教学以及配套实训等棘手工作。研究目标是校企结合,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软件企业的长处,研究一种在高职院校培养外包软件人才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我们认为主要的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校企合作建设绍兴市外包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与软件服务外包骨干企业的全面合作,在学院建立研发基地,让学生与教师参与实际软件外包项目,同时学院在软件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建立多个学生实习基地,计算机系毕业学生将到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政府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支持。共建外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工作,校企双方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和相关配套教材,进入基地学习的学生,将直接以实际开发的外包项目作为实习训练项目,完成实训后,将具备相当于在专业IT公司工作超过半年的员工之软件开发能力与经验,可直接上岗,参与实际项目开发。
2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经验,主要目标是通过一些实际的企业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虚拟团队运作。一方面锻炼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后续进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邀请IT企业管理精英,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的职业发展规范建议,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全面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为IT企业输送更适合直接上岗的毕业生。
3校企合作开展软件外包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软件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及相关企业共同合作,开展软件外包方向订单培养班。目前,已有多家软件企业上门讨论合作的可能性。为此,计算机系专门召开相关的研讨会,邀请多个企业的专家,就如何开展该方向教学工作进行研讨,初步确定了教学方案,并已开始实施。同时从07级起,将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让企业尽早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工作中,使学生能更好地达到软件外包人才的要求。
4从政策层面上要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政策体系。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和措施扶持和支持校企合作,要求企业、行业有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义务与责任,并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本地区的校企合作发展给予协调和指导,体现社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软件外包企业的认可度,全力调动企业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改革高职院校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外包技术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性的目标,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来带动其他相关课程的改革,并由此探索软件外包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解决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打造完整、顺畅的教育价值链,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软件外包技术应用型人才。
五结束语
本文从高职学生就业的实际出发,依托软件外包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建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联合软件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开展外包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软件外包的专业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瓶颈;而且作为高职教育机构,我们可以抓住软件外包所带来的机遇,赢得更大发展的先机。学校要树立“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企业要树立支持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立足“双赢”,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梅.软件外包人才亟须大力培养[R].经济日报,2006—7—22(5).
[2]李可学.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5).
[3]赖利君.面对软件外包高职院校的机遇与对策[J]l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马荣飞.为软件外包产业培养实用人才[J]职教论坛,2007,(5).
[5]徐延峰,刘杰周,应兵.由软件外包人才匮乏反思高校IT专业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6).
[6]臧武军.关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