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学生间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

2009-01-29 10:27贵宗霞曲永恒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

贵宗霞 曲永恒

摘 要:对于学生之间时常发生的矛盾冲突,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耐心细致地寻找矛盾起因,对矛盾双方的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人格,处理公平客观,教育方式灵活多样,积极争取学生家长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冲突。

关键词:学生关系;矛盾冲突;化解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2-0017-02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现象。由于学生同处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因某些摩擦或分歧而发生矛盾冲突。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这些矛盾冲突,妥善处理和及时化解那些引发矛盾冲突的偶发事件。这对促进学生团结、保证教师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化解学生间的矛盾冲突?

一、寻找矛盾起因是化解矛盾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之间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能草率、鲁莽行事,一遇见这样的事情就大发雷霆,而应耐心细致地寻找导致学生产生矛盾的起因,这是化解学生矛盾的前提。教师在寻找起因时,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有关情况,弄清矛盾冲突的来龙去脉;要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去认识自己的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主观动机,又要正确把握事件发生的客观情况,真正掌握矛盾冲突全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教师采取适当措施,把问题处理得合情合理,化解学生间的矛盾,使学生心悦诚服。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处理公平客观是化解矛盾的重要保证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应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事物总处于相互关联与变化之中,在分析问题时,我们不能总带着一成不变的眼光或个人的主观感受、印象、认识过早地下结论。例如,当班级中的好学生与“差生”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教师往往偏袒好学生,把责任和错误全部推给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又差的学生;即使对好学生进行批评,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作深究。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不仅会大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更加激化学生间的矛盾,甚至影响到师生感情。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成员之一,他们共同组成了班集体,教师在对待发生矛盾冲突的学生时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论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也不论关系疏密,都应该依据事实按章办事,做到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尊重学生人格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

要处理好学生间的矛盾冲突,尊重学生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教师在处理学生间偶发现象的时候,学生往往正处在火气旺盛之时,如果教师沉不住气,不考虑学生犯错误的动机和自尊心理,而是对学生各“行四十大板”,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尊严,甚至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引发师生矛盾,给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众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在对学生摆道理时,总是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评人多看闪光点,尊重学生,以爱震撼学生心灵;屈人先攻其心,促其自我摆脱心中的沉郁和悲观,使其心服口服,知错就改,积极向上;有时还现身说法,自我批评。学生敬你爱你自然会听你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尊重学生人格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

四、教育方式恰当是化解矛盾的主要途径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发生错误之后,都不希望被第三者知道,更不希望教师采用压服手段来教育他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长短互补、相得益彰的。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而是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必要的个别批评;更不板着面孔训斥人,而是在批评之前先表扬,肯定学生的长处与成绩,以此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适当的批评,并且力图采用正面说服教育的方式,通过各种实例引导他们反省,提高认识。这样,既使学生心服口服,又能促使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思想得到升华。

五、争取学生家长配合是化解矛盾的辅助手段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既受到学校的教育,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彻底消除他们之间的对立情绪,窒息可能会再度复燃的隐患。除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外,还应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调动家长和家庭的积极作用,利用其家庭环境和家庭力量的有利条件,启发家长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自己的子女,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从而增强学生前进的力量和信心,提高育人的效果。当然,这种积极争取家长配合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个性和特点等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因为学生一时出现矛盾冲突就立刻找家长,否则会使学生受到一定的伤害,对那些初次出现矛盾冲突且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学生,教师一般不要过早采用这种方式。同时,教师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务必要防止主观片面性和埋怨急躁情绪,务必杜绝告状式的家访。

【责任编辑 韩立鹏】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
从《欢乐颂》看都市情感剧的叙事新景观
家庭伦理剧中的叙事模式与类型分化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以矛盾冲突引导科学探究活动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刍议《智取生辰纲》的写作特色
浅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试论传统戏剧与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