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大学生角色转换中的作用

2009-01-29 07:53张兆平王黎阳
科技与生活 2009年22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辅导员作用

张兆平 王黎阳

摘要在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着思想空虚、胸无大志,人际环境适应困难,专业适应能力差等障碍。辅导员在此过程中应该起到人生发展的引路作用,学习成才的指导作用,心理健康的辅导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转换;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80-01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等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适或者称为心理障碍,这些不适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甚至酿成悲剧。如何使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地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成为辅导员的首要工作。

1障碍表现及原因

1.1思想空虚,胸无大志

在高中阶段,学生一心为了考上大学,学习和生活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一跨入高校大门,拉紧的弦松弛了,不少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端上了“铁饭碗”、“金饭碗”,觉得万事大吉了。有些学生把大学当作休整、享受的乐园,上大学就应该好好地歇一歇、玩一玩。同时,新的理想和目标有没有及时的建立起来,因而表现为精神不振,思想空虚,无所事事。这些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开始抽烟、喝酒,追求阔气、排场,上课经常迟到、睡觉,专业学习不放在心上,临到考试搞突击,甚至作弊, 更有甚者为满足私欲、满足虚荣心而偷窃,走上犯罪道路。

1.2人际环境适应困难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眼里的尖子、父母心中的宝贝,是人们议论的中心。大学这个集体,是一个人才汇聚的集体,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辉煌的历史。进入陌生的大学校园,面对生疏的新群体,很多学生迷失了自己,一方面初入校的新生们对新的环境常常感到既新鲜又突然,再加上许多学生是首次离家出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吃饭、睡觉、洗衣、用钱等都要自己安排解决,出现“水土不服”,不知如何去适应。另一方面对许多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可能就是其新生活——集体生活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们仅限于在集体中读书学习,且在家庭中又是“中心”,备受父母宠爱和照顾,因而人际交往环境十分简单。而进入大学后,宿舍成了真正意义的“家”,不同个性、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行为习惯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人际摩擦,如果对此毫无思想准备,仍以个人标准来要求其他人,不能尽快转变角色,不能遵从平等协商原则和宽容原则,那么就很难在新环境中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对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大学生们有的不能与同学很好地相处,烦躁焦虑或压抑自己,认为别人比自己强,觉得被冷落歧视;有的学生觉得在大学很难找到知心朋友,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极易走上极端,马加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1.3专业适应能力差,紧张焦虑

从中学到大学所面临的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学习要求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首先是课程学习的变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大学教育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课程安排、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方法上均不同于“应试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比中学明显减少,而课堂教学方式也与中学的“照本宣科”相去甚远,教师的讲义往往自成体系,在讲课中常常补充进个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一些学科综合知识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而教材仅仅是参考书而已,这是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学生不能够很快掌握独立学习的基本方法,仍沿用中学时的老一套,死扣教材,不善于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上疲于应付,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反应。其次是学习管理的变化。中学里学生们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全有教师安排好了,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而在大学里每周只有上课时才能见到授课教师,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监管也很少,主要是要靠学生自觉学习,需要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许多学生从高中以前的教师布置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之后,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会安排学习的时间,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陷入盲目、无序状态,晚上通宵上网,白天上课昏昏欲睡、逃课。而且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是学习的佼佼者,而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的几乎都是优秀学生,很难再做到原先的学习优势,因而造成心理的失落与焦虑。

2辅导员应发挥的作用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名称应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保证正常的学校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鉴于此,辅导员在大学生角色转换的中应当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1人生发展的引路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面对着理想与现实、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必然会产生困惑、矛盾、焦虑与不适。目前,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对学生思想有严重的侵蚀,使他们的人生目标局限于狭隘的物质获得之中。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最直接进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人,理所当然应当成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为此,辅导员应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那就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树立、坚定了科学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和大学生们一起共同探讨科学人生观地做人标准,铸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支柱,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远大的生活目标,引导他们在人生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实践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2.2学习成才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在校求学期间主要是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是技能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想,而且能给大学生实现理想提供智慧的“杠杆”。因而,辅导员成为大学生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大学与中学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们对于这一概便很不适。为此,辅导员应首先做好专业介绍。中学生在选择志愿、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有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对专业的了解也是个空白。通过介绍专业,使学生明白本专业的主要内容、主干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未来的前途等,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指明努力方向。其次,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中学,学习由老师安排,有教师督促;到了大学,学习全由学生自己安排。辅导员可以以自身的经历为例,也可以请高年级的同学现身说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第三,为继续深造提供思路。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忽然间感觉失去了奋斗目标,不知如何学习、生活。辅导员要及时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使学生们知道,大学生也没有“金饭碗”、“铁饭碗”,我们要紧跟形势发展,不断的学习,不断追求新的目标。通过各种方式,介绍考研知识、专接本考试的有关要求、自学考试的注意事项等,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提供思路,进而不断树立起新的追求目标。最后,为学生提供职业启蒙和就业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十分激烈,大学生在就学期间,就应做好竞争的准备。结合院校特色、所学专业以及社会需求等情况,在入学之初就为学生提供职业启蒙和就业指导。上大学一方面是学得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取得好的成绩,也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心理健康的辅导作用

大学生们高中阶段都是佼佼者,老师、家长眼里的宠儿,各方面都很优秀。大学则是一个人才汇聚的地方,都是经过奋力拚搏才冲杀出来的,使优秀中的优秀。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一变化,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平时还没什么,但大学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面对来自社会和校内的竞争或就业的压力,这些心理问题就会突然爆发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辅导员时和学生接触最紧密的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技能指导学生调试心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方面通过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其深入发展,把心理障碍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的中坚作用,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网络,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员处理上报;定时不定时的和学生谈话、沟通,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处理,避免深化。还要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发展业余兴趣爱好,学会科学用脑,有规律的生活,增强体质,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北京: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2]高敏.倾听与关爱--教师的首要职责[N].光明日报,2004-1-14.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辅导员作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