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机制创新

2009-01-29 06:07梁爱文
唯实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A梁爱文(1974- ),男,湖南娄底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法政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和宏观经济学。

摘 要:学习型政党是在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促进学习,以学习力来推动创新力的政党。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应从强化动力机制、革新组织机制、创新实践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探索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机制。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2-0011-04

学习型政党,是在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促进学习,以学习力来推动创新力的政党。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在继承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结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重要举措。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理论,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些修炼方法的精髓,就是以团队学习为基础,克服各种“智障”,具备适应环境和创造未来的能力。[1]当然,政党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有着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特点,但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共性。因此,我们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对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加以借鉴和吸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

一、强化学习动力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先导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做出的战略选择,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举措。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紧迫性,才能具有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动力,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首先,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学习型政党是时代的产物。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异常迅猛,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组织和政党,如果不善于学习,不能持续学习,就不会有生存力、创新力和发展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这对党的各级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使自己拥有更高、更强、更持久的学习能力,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政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政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追求,而学习则是政党现代化的前提。政党现代化是政党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我们党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党,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即: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党自身的现代化,而且,党自身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不论是领导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还是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都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具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执政党,而这只有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才能实现。 其次,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全体党员素质和能力、保持党的生命力的需要。

理论武装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提升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既关系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又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党的先进性。要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抓学习,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学习型政党,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管理知识以及人类其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第三,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体现自身的先进性,完成党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学习型社会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在于学习。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大党、老党,经不起长期执政的考验,丧失了执政地位甚至被解散,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政党在长期执政后不注重学习、不善于学习、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执政的要求。我们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吸取这些政党衰亡的教训,通过不断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用发展了的先进理论武装全党。

二、革新学习组织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

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因此,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现有的组织结构具有许多优点,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为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正确处理党内外各种关系提供可靠的保证。但是也应当看到,从总体来说,我们党的组织结构是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官僚制的弊端。邓小平曾经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327“这种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我们历史上多次过分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过分强调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很少强调必要的分权和自主权,很少反对个人过分集权。”[2]329现在,当我们重新审视党的组织结构时,就能深刻感觉到,邓小平提出的上述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时,应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要建立上级组织向下级组织适度分权的制度,使下级和基层组织有处理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自主权,并承担其责任;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建立保障基层党员和下级组织的意见能够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的机制。

其次,要开拓思路,注意吸取学习型组织的合理因素。学习型组织关于对以权力等级控制为特征的传统官僚制进行变革的思想;重视发挥基层领导、基层员工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思想;对组织成员不仅靠制度控制,更要用学习来激励的理念,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再次,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要有效克服传统官僚制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组织和领导者个人的弊端,深刻理解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均权适度,在全党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打好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就是要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观念与机制的政治组织,成为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与创新力的政治组织。建设学习型政党,离不开各级基层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建立“书记总负责、委员共同抓、行政领导大力支持、党员和干部积极参与”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制定党员和干部教育学习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健全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和干部学习档案;三是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创建要与党组织所在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解决基层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达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双丰收”的效果;四是要制定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体系,对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三、创新学习实践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

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仅要认识其重要性,更要落实在实践中。离开实践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在提高建设学习型政党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四个方面提升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到实处。

第一,改革学习内容和形式,增强实用性。近些年来,虽然从上到下人人都说学习重要,但仍有不少党员干部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过于僵化有关。好像一提起学习,就是学政治、学理论,就是硬性规定、灌输式教育。因此,要真正实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就必须在学习理念上,由完成式学习向终身式学习转变;在学习内容上,由片面学习向全面学习转变;在学习方式上,由灌输式学习向互动式学习转变,使党员干部都能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具体来说,在学习内容上要提高针对性。不仅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增强时代特色,使广大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当今世界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强对经济、政治、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研究,提高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改进方式,灵活多样。既要统一部署,又要体现个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倡菜单式学习、特色类学习、娱乐性学习。要把注重阶段性学习变成注重终身性学习,把分散、单一且各自为政的学习变成宽领域、多层次且统一有序的学习,使党员经常处于不断学习、不断上进的双循环、互动性学习中,形成“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现代学习模式。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我们必须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真学”,就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学,真正把先进理论学进去。“真懂”,就是要真正弄懂科学理论的内涵,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真用”,就是要在联系实际中学,在解决问题中学,真正把先进的理论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真学”是前提,“真懂”是基础,“真用”是目的。邓小平曾反复强调,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在学习中竞争,在学习中创新。边学习、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才是正确的思路,循序渐进、大胆果敢、重点突破才可能把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少。[3]因此,要注意结合每个党组织和党员不同的专业领域、岗位要求和工作职责,做到带着问题学、带着压力学、带着责任学,努力实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第三,把政党的学习转化为政党的创造力。彼得•圣吉在其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名作《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创造”,如果用四个字总结就是“持续创造”。可见,“创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他指出:“五项修炼的融合,不是以缔造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最终目的,而是引导出一个实验与进步的新观念,使组织日新又新、不断创造未来。”[4]一个组织,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一个政党,如果仅仅是一般地提倡学习,但却不能把学习转化成创造未来的能力,那还谈不上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样是一个政党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和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政党,是难以获得执政资格的,也难以完成政党本身的使命。创新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秘诀。正是由于我们党能够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才使党的指导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地与变化着的实际相适应,从而使党成为一个永葆生机活力的政党。

第四,注重学风建设。当前,照本宣科、断章取义,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学风仍然存在。为了克服形形色色的“假学”倾向,必须狠抓学风建设。一是要防止机械性学习,即上面布置什么就学什么,学用“两张皮”,缺乏自我思考,不能联系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防止被动性学习。有些人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坐下来凑学习次数,学习时或心不在焉,或东拉西扯地“侃大山”,视学习为累赘,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三是要防止“一阵风”学习。学习开始时有热情、有策划、有安排,各种载体轰轰烈烈,但时间一长,激情便渐渐减退,“来得快也走得快”,使学习活动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四、完善学习保障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保证

建设学习型组织,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一个长期奋斗目标,又是贯穿党的建设始终的一项永恒使命。要完成这样的使命,不能仅仅靠思想认识上的重视,更要靠能够管长远的稳定、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当前,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学习的保障机制:

第一,充分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党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为党贡献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十七大把党校工作写入大会报告,再一次凸显了党校工作在全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对党校工作的重视,其着眼点是希望党校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大幅度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各级党校要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努力实现以素质教育培训为主到能力和素质教育培训相结合的转变,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干部资源,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发挥主阵地作用。

第二,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努力抓好党的学习资源建设。学习资源是学习的物质基础,是开展学习活动的物质保障。要加大对现有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使其能满足全党大规模学习的需要。要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师资人才库,努力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二是努力抓好党的理论队伍建设。思想理论队伍是学习的传播者,抓好理论队伍建设是开展学习的基础工作。要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和理论骨干队伍。

第三,创新学习监督与考核制度,激活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加党员干部学习的外部压力,达到内在动力与外部压力的双向互动。完善和落实“逼学、述学、评学、考学、奖学”相结合的督学制度,突出学习绩效在党员和干部的奖励、选拔、任用等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从而增强党员和干部约束自我、加强学习的紧迫感。构建并完善倡导学习和创新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在各级组织中评选学习型先进党支部和党员,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并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杨浩.现代企业理论与运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8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匡霞.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路径探究[J].市场周刊,2008(6):86.

[4]赵理富.以政党文化创新为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J].党政干部论坛,2008(3):9.

责任编辑:王清明

猜你喜欢
学习型组织机制创新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
关于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驱动与学习型组织建立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