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英 常 敏 孙皓民 杨景帆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微创技术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的应用情况。患者均在手术室麻醉,骨科牵引手术床上,术中在“C”臂X线光机监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然后植入股骨近端重建钉(PFN);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断端和PFN的位置。9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评定伤肢功能,总结PFN应用的微创价值。结果:94例随访患者,按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合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78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9%。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中平均出血180mL。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后期随访中有11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能实现微创,保证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20--02
2003年1月~2007年8月,本院选用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4例,男52例,女42例;年龄65~92岁,平均78.5岁;左侧38例,右侧56例;跌伤90例,车祸4例;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25例,Ⅲ型40例,Ⅳ型19例;术前时间2天~14天,平均6.2天;术前皮肤牵引20例,胫骨结节牵引67例,股骨髁上牵引4例,3例未牵引。
2手术方法
2,1
麻醉方式
连续硬膜外麻醉78例,气管插管麻醉16例。
2,2手术操作等待麻醉生效后,将患者仰卧放于骨科牵引手术台上,患髋尽量靠邻近的手术床缘,并且臀部适当垫高,健侧下肢尽量的外展,约45°,在“C”臂x线光机监视下,患侧下肢在牵引的情况下由外展外旋逐渐地转变为内收内旋,多数患者均能获得满意的复位,此时将患者固定在内收约0°~5。位置,上身同时尽量的斜向健侧;然后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去大转子上方2cm为起点,向近侧做一5cm长纵斜形切口,逐层切开,用手指触摸大转子顶点,进钉点位于大转子顶点偏外0.5cm,用开孔器在进钉点开孔,穿透皮质,仅需扩大开孔处,根据术前的测量选取相应直径PFN,用手连接器将PFN插入髓腔;“c”臂X线光机透视置钉位置满意后,安装瞄准装置(注意前倾角),将加压螺钉的导针打入到股骨颈内,下位导针在正位x线片上必须位于股骨距水平,侧位X线片上位于股骨颈中部,导针尖到达股骨头部软骨下骨,尽量不要穿破软骨进入关节腔;沿导针转入加压螺钉,螺钉尖端必须位于股骨头下0.7~1cm,利用瞄准装置再植入另外一枚防旋转螺钉,最后在股骨的远测打人平行锁钉。“C”臂x线光机透视检查无误后,用1000mL生理盐水冲洗切口,逐层关闭,不留置引流管。术中记录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50~320mL,平均180mL。
2,3术后处理术后3~5天使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后改口服抗生素至术后1周,术后第1天换药1次,以后每2天换药1次,14天拆线。术后清醒即鼓励和要求病人做主动踝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并且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术后第1天开始坐床上被动屈髋屈膝活动,根据患者精神状况,可以适当在床上坐起;术后第3天精神和体力状况好的病人,即可用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床行走,身体赢弱者,适当推后下床的时间,完全负重根据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和x线片显示骨痂生长情况而定。术后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6个月后每2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检查手术部位有无异常,髋膝关节活动度,行走情况等,同时定期复查x线片。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按骨折愈合情况,结合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定。优:骨折完全愈合,髋部无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到术前水平;良;骨折愈合后,髋部偶有疼痛,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患者对治疗比较满意;可:骨折愈合后,有轻度髋内翻,髋关节活动部分受限,有时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位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下床活动。
3,2治疗结果本组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4个月,平均18个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后期随访中有11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根据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78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9%。
4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损伤,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患病年龄也向高龄化发展,这种趋势会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