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法浅论

2009-01-22 07:27童春香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积累

童春香

【摘要】本文根据高考中学生存在不该丢分却大量丢分的现象,着重讲述了古诗词鉴赏题的做法,分考前积累和做题技巧两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积累 技巧方法

每参加一次高考语文改卷,笔者就会发现试卷中存在大量不该丢分却丢分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身为一线语文老师,笔者感到很痛心。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老师没讲,也不是学生没掌握知识点,而是在做题时,没有融入到题目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为此,笔者针对高考中丢分最严重的古诗词鉴赏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古代诗歌鉴赏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对作品对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是指对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作概要赏析,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要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就行了。在阅卷时,以答案“观点明确、合理、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为评卷标准,允许考生按自己的理解答题,且答题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得分的几率也很高。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多数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往往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跟着感觉走,结果丢掉了很多应该得到的分数。为此,笔者为学生介绍一种做古诗词鉴赏题易用而十分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对学生答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广泛积累

考前需要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地掌握古诗词方面的知识点。这是做古诗词鉴赏题的钥匙。

1.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诗题材丰富多彩(①希望建功立业;②反映边塞生活;③献诗以求引荐;④离别思乡之作……)、唐末悯农怜民、宋人注重理议、南宋抒发爱国情怀、宋明注重忠义。

2.了解不同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往往是作者心灵的迹化、性格的外现、气质的流露、审美的显示、学养的标记、精神的寄托、生命的观照。激昂的诗是激昂的人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恬淡的诗是恬淡的人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忧患的诗是忧患的人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劳出山林。”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诗人的风格等,也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事实证明,对作者的风格有了初步了解后,将对解题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因此,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做题时,学生一定要根据诗的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3.掌握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比较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双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反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言志、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古代诗人在进行创作时,有时可以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因此,要多掌握常识性知识。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二、做题技巧总结

考前广泛的积累,是高考取胜的保证,但除了积累,做题的技巧才是最关键的。做题的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是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和答题方法等。这些都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第一步: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近试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不少人都会认为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而只有看了题目后,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的期待和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

第二步,看作者。常言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的道理,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着作者的情绪。因此,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以加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看诗歌所描述的内容。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只要学生在做这种题目时,先看看作者借助了哪些意象,慢慢走入诗中,然后再分析这些意象,并融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里,对其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就可以收到较好的答题效果。

第四步,看关键字眼。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不少古诗词都选用具有明显抒情色彩的词,以自然地流露出情感。在阅读鉴赏时,只要找到这些词语,就可以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了。如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只要抓住诗中的“旧别情”和“愁”字,就不难体会出边关军人的悲愁之所在了。

第五步,看注释。在鉴赏古诗词时,有这样一条规律值得注意,即直接关系到理解文本和回答问题,又可能给考生造成障碍的内容,往往会出示注释,这将给考生以极大的帮助和提示。如在柳宗元的《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中,“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在鉴赏该诗时,如果不结合注释,一般就只能理解到作者的孤独寂寞,但这还远远不够。结合此时作者的遭遇,则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愁苦。

第六步,准确答题。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是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考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因此,当遇到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题目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当遇到要求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的题目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所选词语应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当遇到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题目时,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就是不完整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当碰到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一类的问题时,要采用如下答题步骤:首先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其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再次揭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当遇到“这首诗中哪一个字最生动传神,为什么”的问题时,答题步骤为: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其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再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当然,怎么答题,如何答题以及方法和步骤等都必须经过仔细推敲,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此外,答题时忌长篇大论,但又不能三两个字解结问题,要审清题意,是简单作答还是简答之后再作出分析等,要注意灵活变通答题方法。

当然,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要进行准确地鉴赏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在作答时注意技巧,才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

参考文献:

[1]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积累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问题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
浅探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