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一点体会

2009-01-20 01:55
计算机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万 敏 张 缨

摘要:本文从目前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育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少数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相关课程,对我国计算机的普及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

(1) 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它占整个队伍的比例不足10%,是理论研究、科研、专业数学、系统开发的骨干力量,是专业登山队。

(2) 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教育。它占整个队伍的90%以上,遍及各个学科和领域,是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主力军。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计算机公共课都是针对一年级新生的,主要开设两门课。

(1)“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Windows系统、Office系列软件和Internet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一般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开设方式为必修课。面授学时和实验学时都是每周两个学时。

(2)“程序设计方法”课程包括“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开设方式为必修课。面授学时每周三个学时,实验学时每周四个学时。

2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

(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艺术、体育类学生,出勤率低。计算机课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也应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门课,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说明其教学本身存在问题。

(2) 部分学生上机无目的性。部分学生上机以上网为主,如果不能上网,感觉无事可做,上机时间好像已成为学生的上网时间。

(3) 目前许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许多教学内容仅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简单深化与提高。许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还不高,不少学生不了解信息检索对于本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学习是被动的。在网络上大量有害信息面前缺乏批判鉴别能力,从而出现了个别大学生在网上被骗的现象,也出现了个别大学生走上了网络违法犯罪的道路。

(4) 学生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在机房乱扔垃圾,学生上机之后,机房较乱,椅子乱放,键盘和鼠标托盘不复位,这表明学生不懂得尊重机房老师的劳动。

上述现象有学生的原因,但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不是真正适合学生,是不是真正有益于学生。我们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科学,我们是否把信息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贯穿其中了。

3有关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的几点构想

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入校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教师讲课的内容过于浅显而失去听课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其次,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计算机课程时,热情很高,兴趣很大,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而且这些内容非常抽象,又难于理解,学生渐渐产生“计算机不好学”的想法,学习兴趣也慢慢地降了下来。

针对目前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现状,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改革提出了一些构想。

3.1大力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兴趣。课程体系采用1+1+X的模式设置。

第一个“1”指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 各个学校所采用教材不同,但大致内容基本相同,为了增加其实用性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选用教材时尽量采用新的内容,例如采用Office 2007而不采用Office 97。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以及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用到的知识和软件,还可以适时介绍计算机的前沿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处于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化学习等环境之中。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当中应包含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的教学。

第二个“1”指程序设计方法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语言,例如,理科学生可以学习C语言、C++或Java,文科学生可以学习ACCESS、VFP或VB,艺术、体育类学生可以不学这门课。

“X”为选修课程。这门课程可以视专业而定。选修课程可以邀请那些既掌握计算机知识又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那些教师来讲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发展要求进行自由选修,以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

3.2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上机学习效果

教师要认真备课,确立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学生学起来才有目的性。另外,要注意布置上机作业,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上机,就不会感觉上机无事可做。

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个设计精美的演示文稿,让学生感觉眼前一亮,产生“我要学”的想法。在这种氛围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演示文稿的制作提出一些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实际操作,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另外,对于这一章的上机作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设计一个专题报告,带着任务去上机,提高上机实验环节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制作,也学会了学习一种软件的方法,它为学生今后独立使用其他软件奠定了基础。

在考试环节中采用“操作+理论+平时成绩”的形式。我校采用无纸化考试,其中操作题成绩占40%,客观题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20%,这种考试形式体现了大学计算机公共课以实践为基础的特征,通过实践证明这种考试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3将信息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纳入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单纯学会一点课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所以,我们要将信息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纳入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信息素养教育要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为核心。使学生在充分认识信息重要性的基础上,养成自觉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方法辅助专业学习的习惯,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同时还要增强学生获取、识别、加工、传递、使用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各类信息的批判鉴别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教学中加强教书育人,把道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当中,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品质和思想品质。

4结语

在大学期间,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不仅学习了具体的科学知识,还学习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瀚海,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天下成为万能科学家。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需要时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并且能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去分析事物。大学计算机公共课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周安国. 从信息素养教育看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J]. 计算机时代,2006(12):68-69.

[2] 施永香,唐伟,荆霞.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福建电脑,2008(9):187,193.

[3] 徐联华,蒋光和,周建华.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5):28-29,55.

[4] 管建和,张玉清,王群,等. 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8-111.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