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黄沙始得金

2009-01-20 01:56侯俊凤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读书会名著小说

侯俊凤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享有“王者”的尊贵地位,凝聚了人类思想和艺术的精华,是文学宝库里的璀璨明珠。阅读这些不朽之作,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能提升人的品鉴能力,吸纳写作养料。当我们在宁静的夜晚手捧名著,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的时候,我们会心旷神怡,烦恼尽消;我们会神清气爽,超越自我。让我们走进文学,走进名著,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理论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应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悟作品的魅力。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促使其与作者的思维进行碰撞,与作者的心灵进行交流,与作者共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善于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善于引领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在论据充足时敢于向权威挑战。

【方法篇】

一、品味—想象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都具有不确定性。学生走进作品,获得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需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作品所反映的情感,在自我经验中塑造人物形象,教会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1.情景再现法: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大脑勾勒出似乎可以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并使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眼前“活”起来。

2.延伸揣摩法:边读边设想情节可能的发展,或者是在文章结束之后,通过合理的想象,延伸文章内容,用自己的思维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假如”开始阅读,使学生用“可能的假如”来置换作者“文本的假如”,然后进行比较,品味出孰优孰劣,从而达到理解把握文本深层意义和存疑之处的目的。因为任何作家都是通过对文本情节的多种可能性“假如”预设后,做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选择。以《丑小鸭》一文为例,假如丑小鸭不是被主人阴错阳错地错放在鸭群堆里,它的命运会怎样?那么文本就不会那样深刻的接露人性中愚昧、保守、自私、心胸狭隘的弱点。

3.情境融汇法:阅读时努力进入文章,与作品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一个参与者,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人物的命运休戚与共。教师要引导学生“入乎其内”,“心同其情,耳醉其因”,再现情境。通过阅读,把书面上的文字演绎成活鲜鲜的生活画面,转换成听者的内心示像,展现在听众的的面前,犹如亲眼看到,亲身感到。也就是说,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亊使人感到历历在目。

二、归纳—总结

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涵后,教师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探索规律,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品位作品上升到归结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上。

比如读小说,可引导学生总结出:

1.整体感知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弄清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明确主要人物。

2.理解小说。抓住主要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明确作者运用怎样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形象。对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应重点把握。

3.领悟小说。研究人物独特的性格和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进而归纳小说的主题。读小说认识了小说中的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认识了生活中的一类人;读懂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就是看懂了社会的一个侧面。并联系社会现象对小说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结构艺术、表现技巧作简要评价。

4.借助于对精彩语言、精彩段落、细节的分析,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的意思,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其态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对比、呼应、悬念、铺垫、穿插等艺术技巧的运用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规律虽然是小说阅读中最基本的方法,但毕竟是学生们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归纳出来的,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总结的收获,是十分可贵的。

三、激趣—活动

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精妙,构思独特,便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笔者常常开展以下活动: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朗诵赛、名著知识必答和抢答赛、辩论赛、百家讲坛、办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推建阅读小明星等活动。

1.开展读书会。一般每个月一次,教师事前制定计划,确定时间和内容,目的让学生提早借阅书本,在读书会之前把相关书本看完,以便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每小组有两个负责人组织读书会,会后每个学生写读书感想或读书会散记,小组负责人把学生的言语摘录下来编辑成读书散记,然后,把学生的言语摘录下来编辑成读书小报,并对每一期的读书会打分,包括读书会的组织和读书小报的编辑情况。

2.开展朗诵赛。有的书不仅要讲,而且还要朗读,比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是诗、是画、是歌,扣人心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样的经典之作很适宜朗读。尤其是首篇《冬阳·童年·骆驼队》和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朗读起来最感人。作者用清新活泼的笔调,饱满的热情把充满幼稚的英子刻画得活灵活现,文字活泼轻快,琅琅上口,朗读更能体味文字的风格韵律。

3.展评读书笔记。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一段时间内优秀的读书笔记,要在班级甚至学校内展览。

总之,在名著教学中寓学于活动,寓教于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经历快乐的学习,更能留下永恒的记忆。

【落实篇】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共识”,名著阅读教学也应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可以从一下方面指导学生写作:

1.评论法: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表示自己的看法。

2.人物点评法:点评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或其行为。

3.细节点评法:由作品中的某个细节生发联想或感触。

4.比较法:选择有可比性的人物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5.换位表述法:改变叙述的角度,以文中某一人物的口吻重新演绎作品。

6.情景再现法:想象作品中某一个暗线隐藏的情节。

7.细节拓展法:扩写作品中某一个简略的情节。

8.梗概法:概括作品情节。比如读了《荒岛余生》,请用一句简短的话说说本文叙述了怎样的事件?

9.延伸续写法:对一些结局含蓄隽永的作品,为之续写故事的发展或结尾。例如,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续写:小说中鲁滨逊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独木舟,但他最后才发现劳而无功——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把独木舟放入水中,他很沮丧。请以鲁滨逊的口吻续写一段话,劝慰“自己”。

10.模仿法:对作品的某个细节或突出特点进行仿写。读了《台阶》后,写一写:在生活中,你一定发现过跟长辈的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事物,请仿照本文的一些写法,写一写他们,你眼中的世界一定很独特。

在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正确方法引领下,加上扎扎实实的落实,学生们一定会徜徉在文学名著这一浩瀚的大漠中,仔细阅读,披沙拣金,寻找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相互启发,将作品的妙处不断呈现出来,掀起一个个深入感悟、品味、欣赏作品的高潮!

猜你喜欢
读书会名著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爸爸的读书会
倾斜(小说)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国外名刊名著
神奇的统计表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