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2009-01-20 02:30刘艳菊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把握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

刘艳菊

【摘 要】以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甚至始终贯穿于其它学科课程教学的应用与研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研究热点和课程发展的突破点。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打好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教学的较高境界。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应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谈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生物教学; 必要性;把握;科学探究

一、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待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高中生物广泛、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这包括学校对研究性教学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时间、空间(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保障,还包括社会、社区、家庭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中,理解、支持、评议和促进研究性学习。

2.要科学认识和发挥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放任自流,其实有效的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在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3.要建立科学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评价内容多面化,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实践和创新能力、研究方法等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和定性评价并举、书面和口头评价并重。

二、课堂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生物学教学在此大有用武之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适时,适度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引导自主研究

生物教学中涉及不少生物标本和模型,正确指导学生对其结构进行认真的观察,将激发起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的兴趣。

2.加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促成合作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解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生物教学上,也注意到了指导学生合作研究活动的开展。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探究,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3.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模拟研究

实践活动是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变成现实,而且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升华。

三、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模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提出问题、探究学习、思维转化、激励评价”的中学生物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出问题

1.根据课题提问:即揭示出新课的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一能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2.独立学习提问:即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与原有的旧知识发生矛盾,学生把认为矛盾的地方提出来,进一步探究新知,确定思维的方向。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学提问能力肯定会迅速提高。

3.尝试提问:即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提出问题。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原理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生物学认知结构和社会经验为其独立解决生物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进行遗传方面问题训练时,给了学生这样一道题:“在果蝇中,体色:灰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翅长度: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让纯种灰身长翅果蝇和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交配,F1全为灰身长翅果蝇,那么让F1雌雄果蝇交配,则F2代有几种表现型?其比例如何?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得到的是四种表现型,其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的比例为9331;另外的同学也同样得到了四种表现型,但其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的比例为71%:4%:4%:21%。”究竟哪个正确?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

4.分析提问:即对容易混淆的、容易错误的相类似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对有共性的难点等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例如,把生物的应激性和适应性放在一起由学生辨析,在辨析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二)组织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

有了问题,学生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方向,接着下来,就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根据需要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的探究形式。我们组织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加清晰、结论更加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

2.组织学生根据教材知识点的特异性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除了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我们经常让学生用以下方法进行探究:

(1)实践——发现。即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2)预测——验证。即让学生联系学科特点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生物学问题大胆设想,寻找规律,并联系实际合理论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观察——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归纳总结,发现规律。高中生物学中有些计算就是通过具体实例归纳推导出来的。问题的归纳过程实质就是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也是从中总结规律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探究也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4)对比——拓展。即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思维方法以及拓展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生物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虽然通过类比推出的结论必须经过验证,但类比、联想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思维转化

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获得的知识,又是学生把吸收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四)激励评价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鼓励为主的民主评价,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其作用能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学家们都认为,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提不出问题,那么就很难想像他发现了什么有真正地学到了什么。

2.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真正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第二,研究性学习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及老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因此,随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对推动这一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相信它将带来教法和学法一次新的革命,会使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把握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