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果 蒲小琴 袁 斌
[摘 要]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是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其产权不确定性,产权的不确定性又引起了会计信息寻租,而信息不对称则加剧了这种会计寻租行为,企业和经管人员等利益相关者的会计寻租行为则造成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这是造成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产权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会计信息寻租的其他方面的特点也可能造成企业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最后笔者从会计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公共物品;外部性;产权;信息不对称;会计寻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09 . 20 . 012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09)20 - 0028- 04
一、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质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1. 公共物品的性质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会计信息本质上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除了消费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两大特性外,还有强制性消费的特性。这些性质使得公共物品与私人商品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私人商品可以借助市场机制显示、集合个人偏好,每个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消费集的构成和数量,使市场能自动达成供需均衡;但公共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不仅使交易市场趋于瘫痪,而且其强制性消费性质还使消费者个人不能单方面地调整自己的消费量,这决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存在市场偏好集合、显示机制。对会计信息来说,由于其公共物品的性质,其需求者几乎不需要支付任何价格就能获取,所以,不论需求者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有多旺盛,其供给可能都是天生不足的,价格机制在会计信息市场上失灵。
2. 投资者“搭便车”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公共物品造成市场失灵的另一种情况是投资者“搭便车”。 公共物品是正外部效应的极端例子。当公共物品由一个人提供后,其他人就可以无成本地加以利用,所以公共物品的消费者都有搭便车的动机。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偏少。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常常需要信息需求者的监督,从而付出监督成本,我们可以把这种监督成本视为获取高会计信息质量所支付的价格。由于会计信息的监督成本自担而收益共享,所以投资者们会选择让其他人去监督而自己“搭便车”。但是人人都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形成“囚徒困境”,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很少有人去监督或者监督不足,最后造成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3. 会计信息供给成本收益不对称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质还可能会导致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称,从而使提供会计信息成本的主要承担方(企业)没有动机去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竞争对手以及各个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性质决定了所有的信息使用者都将因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而受益,但其成本却仅由企业独自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显然缺乏足够的激励去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
二、外部效应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根据科斯定理,当交易费用不存在或很少时,有效的结果将独立于产权配置,有关外部效应的问题,一般都是在产权未能很好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会计信息是公共物品。这意味着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管理者对它都具有不完整的所有权,换言之,会计信息的部分所有权实际上是处于虚置状态,谁都无法依据它收益或受损。在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其所有权的争夺过程中,他们彼此的行为可能会相互影响,这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效应的影响有正的影响和负的影响,这两种影响从正负两个方向上使企业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1. 正外部效应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在正的外部效性的情况下,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但是对企业来说,情况正好相反。这时,作为公共物品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比如,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可能暴露企业的管理混乱,造成企业股价下降,并给企业造成被兼并的危险;也可能使竞争对手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相应地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可能暴露出企业的高利润情况,从而吸引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加剧市场竞争。这3种情况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帕累托改进,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改善市场效率,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但是这些对企业自身来说却是很不利的,因此企业从预防竞争对手和保护商业秘密的角度来说可能存在不充分披露信息的动机。
2. 负外部效应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在负的外部效应情况下,提供会计信息的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相应的社会边际收益,但企业自身的边际收益却大于其边际成本,这时会计信息可能存在过度供给的问题。比如对不精确甚至是虚假会计信息的供给来说,它对社会产生的负效应可能会大于其产生的正效应,但是对企业自身来说,做会计假账、调整会计数据产生的边际收益可能远远大于其边际成本,从而使会计假账存在过度供给的可能。
三、信息不对称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信息经济学中把参与交易的各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各方所没有掌握的信息优势的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一起构成了市场经济失灵的三大主要原因。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可能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这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投资者最可能对企业进行“逆向选择”,而在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最可能发生的是“道德风险”。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了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1. 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对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影响之一就是“柠檬效应”,劣币驱逐良币。当市场上高质量会计信息和低质量会计信息同时存在时,投资者的逆向选择使低质量会计信息将高质量会计信息排挤出会计信息市场,从而剩下的都是低质量会计信息。假设在资本市场上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和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各占一半,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投资者愿意对提供真实信息的公司投资70%,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公司投资30%;但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投资者会怎么投资呢?最理性的投资方法就是对两种公司各投资50%。然而,这样就使提供虚假信息的公司获得的投资多于自己应该得到的,而提供真实信息的企业却不能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资金。这就使得提供真实信息的公司也会提供虚假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当他们得知所有公司提供的都是虚假信息时,他们只会对各个公司都投资30%,这样资本市场就会变得萎缩,而且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虚假的。
2. 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将代理理论运用到公司信息披露上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代理人有以机会主义的信息披露为手段获得最大化私利的动机。由于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往往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特别是在现阶段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国有股股东控股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缺乏所有者的有效监督,而且各种外部监管也不到位,经营管理者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实际管理者更可能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在对外报送会计信息时,报喜不报忧,甚至在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掩饰自己的经营失误。
四、会计寻租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1. 利益相关者的会计寻租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颜敏 等(2004)将会计寻租定义为: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然而,颜敏等人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定义会计寻租的,企业经营者,大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同样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来进行寻租活动。企业经营者为了掩饰自己的经营失策,可能通过提供粉饰过的报表以避免自己被企业所有者解雇;大股东也可能为掩饰自己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而向经营者施加压力,要求经营者不完全披露其行为;对投资者来说,由于他们手中的初始禀赋束不同,大股份投资者完全可能利用自己的股份优势作为筹码与企业讨价还价,从而获得更多的会计信息,这时,大股份投资者也可能要求企业在某个范围内提供不完全信息。
2. 管制与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根据颜敏 等(2004)的观点,会计寻租产生的条件除了有租金存在外,还必须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有各种管制在后,促使企业不得不寻租。同样,由于企业内部各种各样严格的规定,证监会的各种硬性指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得不“报喜不报忧”,提供不完全信息,以掩饰自己的无能或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得不去寻租。
五、相关政策建议
会计信息市场上的失灵现象很多都是由会计信息的某些固有特点所决定的。如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质,这是不能改变的。会计信息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其产权不确定性,产权不确定性引起会计信息寻租,而信息不对称则加剧了这种会计寻租行为,企业和经管人员的会计寻租行为则造成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这是造成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所以从会计信息的特点来说,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只能减少。那怎样才能减少呢?
1. 加强政府管制
黄世忠 等(2002)认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与强制性消费,给政府介入会计信息供给提供了最寻常的理由。从经济学上说,不管是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性质还是会计信息供给垄断的性质,这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管制对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是有利的;但是从寻租理论上说,更多的管制会产生更多的租金,而企业和经管人员的寻租行为又会减少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所以政府管制只能是适度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减少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因此,政府管制的一个原则是强制性地要求公司披露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提供对市场上每个投资者都相对公平的“公正报告”。
2. 加强公司治理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85)认为,公司治理就是限制针对事后产生的准租金分配的种种约束方式的总和,包括:所有权的配置,企业的资本结构,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公司接管,董事会制度,来自机构投资者的压力,产品市场的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组织结构等。董京原(2006)认为上市公司的不完全契约性质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因素,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不完全契约事后产生的租金能进行恰当的分配,而不会被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经管层单独侵占。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还能够较好地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解决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是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另外,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会计制度是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种公共选择。会计信息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共选择的结果,企业供给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也是各个利益相关方多方博弈的结果。公共选择所以是一个“难题”,就是因为要在公众相互冲突的不同选择中做出一种社会决策。而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保证会计信息供给这一公共决策符合大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 加大惩罚力度,严惩会计信息供给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根据经济学“理性人”的基本假设,任何人在做出一项决定之时,都会依据成本收益的原则来进行取舍权衡。相应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也是因为会计信息供给的控制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支付的成本。所以,只有在加重企业、大股东、经管人员等在供给不完全信息乃至虚假信息时的成本,使提供虚假信息的收支相等甚至收不抵支时,企业供给的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除此之外,加大对虚假信息的惩罚力度还能对企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产生激励,而且在信息不对称时,使高质量企业可能通过信号的传递使自己同低质量企业分别开来,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时,企业发送信号使高低质量企业分离的必要条件是高质量企业发送信号的成本低于低质量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 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 第2版.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95.
[2] 葛家澍. 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J]. 会计研究,2006(3):3.
[3] 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J]. 会计研究,2005(9).
[4]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 会计研究,2001(10).
[5] 李连华. 产权会计理论学派及其治理政策[J]. 财经论丛,2004(3).
[6] 潘琰,辛清泉.解读企业信息需求——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探索[J]. 会计研究,2004(12).
[7] 伍中信,张荣武,曹越. 产权范式的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 会计研究,2006(7).
[8] 樊纲. 公共选择与改革过程[M]//盛洪主编. 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6.
[9]陈裔金. 设租与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研究,1997(4):66.
[10] 陈艳. 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经济学思考[J]. 会计研究,2004(8).
[11] 哈尔·R·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 第5版.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98-709.
[12] 朱文焕.会计信息市场失灵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分析[J]. 交通财会,2005(2).
[13] 柯琼.市场失灵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基于资本市场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4(10).
[14] 董京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 经济问题,2006(7).
[15] 颜敏,李现宗,张永国.会计寻租研究[J]. 会计研究,2004(2).
[16] 宁向东. 公司治理理论[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