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写生教学的新探索

2009-01-20 02:30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物象姥姥年龄

邵 军 王 爽

美术对人的素质发展,是一项十分有利的活动,它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在儿童的早期美术教育中,如果经常注意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从写生入手发展造型表现能力,这样儿童的写实期就会有所提前,不是在9岁以后,而是在6岁、7岁。那样,具备初步的写实能力能使儿童的知觉能力得到超前发展。

一、选择能够激起儿童兴趣的写生材料

对于儿童来说,画画儿并不考虑难易问题,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都喜欢画。儿童通过对写生物象的观察,经过大脑的简化、概括过程,将自己对该物象的感受和认识,创造性地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出来。我的儿子在三岁的时候迷上了画人物(之前喜欢用各种图形组合画画),一天他给姥姥画了一张,我下班回来后看到这件作品真是大喜过望。他以前画人物头发都是根根立的,由于姥姥是短发,他就把头发用弯线一根根向下画,表现出了短发的特征。有意思的是,没有给姥姥画衣服,在姥姥的胸前画了两个圆,圆中画了两个点,代表乳房(这就是孩子经过观察、概括并用点、线创造性表现的思维过程)。我不禁大笑,为儿子的童真,为儿子能够细致地观察生活,真实地表现自己感受的这种行为而大笑,孩子真了不起!

为儿童设置复杂的不规则形状为写生对象,能够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作品中的造型问题只要求他们表现感受中的“像”,培养儿童善于捕捉物象特征的能力,大大地解放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使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要突破“像”与“不像”的观念

儿童写生画,这种绘画形式现今已被儿童们所接受和掌握。在儿童写生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造型能力,并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同时,儿童在对物象进行精细绘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写生造型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培养他们踏实认真的优秀品格。在儿童画教学中是忌用传统的、成人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脱离儿童实际,把学习绘画技能和知识作为学习目的,用临摹方法传授绘画技巧,不仅不能培养儿童美术能力,反而使儿童的才能受到压抑;进而人们就会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儿童画写生作品,“像”与“不像”自然就成为评价其优劣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看到家长拿着孩子的画对着写生物象反复比较,嘴里喃喃道:“这也不像啊,画的啥呀?”而孩子则在一边像犯错误似的,低着头不敢说话。试想,在以后的绘画生活中,这个孩子还敢大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吗?不敢!儿童经过试探“明白”了家长的意思后,就不注重画中的想法和思维过程了,而把精力转向“怎么画才能让家长满意”上去。这样孩子画画就有了顾虑,照葫芦画瓢,机械临摹,不能放开手脚自由地去表现,个性特点得不到展示,也没了激情与创意。试问,这样的作品还有灵魂吗?

三、从多角度欣赏儿童写生画

儿童绘画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画中体现的童真、童趣和艺术表现性。因此,应从多种角度、多种视角来欣赏儿童作品。对儿童来说,绘画题材并不存在难易,一个题材儿童可以画,艺术家也可以画。只要是儿童通过观察、记忆、体验、联想和创造这一系列思维活动而画出有创意的画,就是一个孩子美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欣赏者必须降低自己的年龄,假设自己与作者的年龄相同,也用一颗童心去欣赏他们所要表现的心像。心像就是儿童内心所怀着的某些想法,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心世界。至于是否应用写实手法表现,则会因年龄、性别、个性而因人而异。年龄小的孩子,常能强烈表现出内心意识,而年龄较大的孩子,作品中就会渐渐带有隐喻的内容。因此欣赏儿童的写生作品不应从写实角度,而应从儿童是否通过作品表现内心想法这一角度出发。另外,欣赏儿童作品还应从“个性”出发,有个性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绘画方式,或是在色彩、线条的表现上,或是在创作的想法和构思上,都体现出不同寻常的个性倾向,从这些方面入手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儿童写生作品。

猜你喜欢
物象姥姥年龄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聪聪的信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
年龄的秘密
绣花高手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