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光辉
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改革实施者的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探索并尝试着带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中反思,在探究中回味,反思母语教学的鲜活,回味本色课堂的灵动,真正让语文教学在课改的土壤中回归本色,成了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2008年通榆县进修学校小教部的“本色课堂教研活动”,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本色课堂”让困扰在我们广大教师心头许久的迷雾渐渐散去,使我们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参悟。
一、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不同的学科由于本体不同,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自己的学科味道,那什么是语文味呢?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崧舟曾从实践的层面通俗地解释为:“‘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了解语言的运用规律,是语文教学永恒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从语言入手,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践,积累知识,积淀文化,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咬文嚼字”,要品出语言文字精妙与味道。就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火烧圆明园》一文中进行了大量的品词析句,情感浓烈感人至深,精彩之处颇多,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一段:窦老师先是耐心的帮助学生纠正“统统”的读音,接着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统统拿走”展开了深入的理解,进行反复的品读感悟,进一步结合课文从中让学生体会、理解、感悟:圆明园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必须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窦老师扎实的课堂教学风范与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内涵的完美结合。
二、语文教学要“深入文本”
去年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估时听了一节教师的申报课《草原》,本来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本中有很多优美的词句和浓厚的情感去值得品味和体会,可是这位教师却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草原的、音乐、风俗习惯、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信息等等上,课堂表面看上去倒是热热闹闹丰富多彩,但是回味一下,在课堂上真正让孩子们都静下来,走进文本,与文字对话、与作者交心的时间却少之又少!无形间让我们感叹语文的味道还在吗?是啊!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中为了体现新课改,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在学生还没来得及走进文本,还未来得及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反复的理解、体味、推敲,甚至有的学生还未将文中的语句读的通顺,教师就过早地将“知识整合”、“课外资料”、”“交流信息”、“探究活动”等“引”入课堂,而这些也几乎占据了语文课堂的主流,使课堂上语文味越来越淡化。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对新课改、对新课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深入文本中,去追求那特有的浓浓书香的语文本色呢?
三、语文教学要“精妙讲解”
在课堂上应不应该讲?怎样讲?成了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中困惑教师的问题。在教师的意识里,语文课上教师的“讲”成为新课改中所称道的“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教师们常常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可谓是左右为难,无所是从!让我们抛开其它,仅仅去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去分析,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学生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探究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吗?我想即使能,那也只是浅层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教师的“讲”,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潜心研究精心设计问题做到“精讲”、“妙讲”,要智慧地运用“讲”在恰当的时机,去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如崔峦先生所说的:“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因此我们要正视语文课堂上的“讲”,处理好“讲”与“学”的关系,实现“讲与学”、“扶与放”的和谐共生。
天空也许未曾留意翅膀的痕迹,但是我们飞翔过。回首教学实践,我们在课改的天空里大声地呼喊语文课堂的本色教学,面对挫折,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地阔步前行,并且深深地知道,本色教学之路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