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淑萍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迥异于单一的教学工作。“育人”简单的两个字到底蕴含了多重的份量?这份量告诉所有的“育人者”,学生来自社会还要回归社会;这份量告诉所有的育人者,不能光教会学生1+1=2的运算,而不管他用于何处;这份量更告诫所有的“育人者”,所谓人才必需是先成人,再成才。
一、师者为先,在潜移默化中构建道德情景
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的行为和处理事件的态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因为教师的身教就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手段,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时刻构建着不易觉察的,隐性的道德情景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品德及个性形成有暗示和引导作用。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诸如一句问侯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目光,或是弯腰拾起一片纸,或是帮学生整理一下衣领……都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不经意间他们就会领悟其中的真谛。我想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并不是要求孩子们去做什么,而更多的应反思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试想,如果教师自身的修养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又怎能托起德育这面大旗?
二、真情交流,携手走进心灵“尘封处”
越贫瘠的土地,越渴望雨水的滋润。再封闭的心灵,也有祈求关爱的渴望,只有心贴心的交流,才能使教师走入学生心灵最深处,真正了解孩子七彩的天空。谈心、家访、日记评语都不失为交流的好办法。而我认为,家访是最好、最直接的了解孩子、关爱孩子的渠道。如我班有一个孩子,在班中表现平平,无论什么活动都是旁观者姿态,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状,完全不是一个活泼年少的孩子的表现。几次谈心无果,我对孩子进行家访,方知孩子的父母常常吵架,而且正闹离婚,使她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因此悲观厌世。这时的老师又成了婚姻调解员,一方面动员家长配合,另一方面又找其谈心,用诸多的事实证明父母是爱她的,经多方努力,她终于回到了伙伴们中间,成绩也逐渐回升。正如陶行知所言,真情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教师要经常家访或电话联系家长,以“爱满天下”的情怀扣响学生心灵深处爱的回音壁。
三、学科渗透,让德育无处不在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数,从总体上来讲,平均每天有6-8小时,直接与教学联系,因此课堂责无旁贷成了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正如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德育工作也一样,要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地进行,增强其“渗透性”效果,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找准渗透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如语文教材中展示出山河的壮丽,人性的伟大;数学教材中则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科学的魅力,而这些育人因素又往往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也唯有这样,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 把握渗透时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只有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处于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之时,学生才能“情动”而“达理。”
3. 掌握渗透度。无论是隐性的“暗示”还是直抒胸臆的“告白”,教师都要努力掌握好德育渗透的“度”,既不能隔靴骚痒,无动于衷,也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灌,以至改变学科性质或引起学生反感,这就要求我们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总之,做好德育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让德育走进教育深处,成为我们长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