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毅 葛朝晖
摘要至今仍有许多持正统观念的人认为古典音乐是高雅的,通俗音乐是低俗的。事实上随着许多摇滚乐进入电影,英国摇滚乐进入百老汇演出造成的轰动,特别是去年奥运的宣传歌曲MV《北京欢迎你》进入央视滚动播出,还有奥运开幕式上刘欢和莎拉·布莱特曼的经典对唱《我和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唱,使那些轻视通俗音乐的陈旧观念愈发无立足之地了。这标志着音乐世界正进入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
关键词通俗音乐 古典音乐 风格 经验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在现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条件下,通俗唱法进入高校成为音乐系部一门主要的、不可或缺的专业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通俗乐进入中国才不过30年,且一直争论很大,所以通俗音乐从被认可到进入高校成为一门专业的时间并不长,在怎样教学上很多院校很多教师也是摸索着前进,到现在还没有发展成像美声、民歌教学那样的教学体系与模式,所以在教学上也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在这里我谨以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做一浅论,希望各同行老师多多批评指教。
1 过多强调低喉位、竖
西洋传统声乐要求气沉“丹田”(把气吸到腹部肚脐处),喉头处于刚开始打哈欠吸气时的那个比较低的地方,并保持不动,以此方法拉紧声带,使声带较易闭合挡气;这样一来声音就较浑厚结实,声音也较易贴咽壁竖起来,而这样的声音放在流行唱法里就是做作,和平时说话的声音感觉相距甚远,脱离了生活,声音进入话筒也不自然,所以很难在青年人群里形成共鸣。笔者以为正确的方法是,用说话“呵气”的感觉放松喉头,先用悄悄话的感觉来念歌词,并保持住“丹田”的气息,始终保持气息比歌词先出一点点,脸部保持“茄子”状态;感觉把声音置于眉心处并向前唱,这样的声音不会“竖”,比较自然,贴近生活。
2 过多强调打开喉咙
西洋传统声乐的基本功在发声上是打开喉咙和集中声音(关闭);流行唱法和西洋传统唱法的基本功没有原则区别,不同的是打开喉咙的方式,西洋传统唱法要求在低喉位上打开喉咙,这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因为西洋传统唱法要求的是强大共鸣集中的声音,而流行唱法是用麦克风传送声音,所以流行唱法在声音的要求上不需要打得那么开、那样大的共鸣,否则声音听起来会很靠后,很做作,不易引起青年人的共鸣。流行唱法需要的是更贴近生活、口语般亲切而富有情感的声音;所以在流行唱法中,打开的目的不是为了共鸣的需要;而适度的打开有助于声音通道的顺畅。因此打开喉咙这种基本功在流行唱法的训练中,地位虽没西洋传统唱法那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
3 过多强调“混”着唱
西洋传统唱法强调头腔、口咽腔、胸腔三个腔体有机的结合“混”合成一个腔体的感觉产生共鸣。这样的声音在听觉效果上就显得非常统一,就像从同一处发出来一样,听起来很协调、很宽广明亮。而大部分流行歌手(不论男女)是用真声演唱的,已获得一种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如果用西洋传统唱法的声音要求来演唱流行歌曲,就会显得声音很不自然、做作、且脱离生活;在西洋传统唱法的要求里,是绝不允许真声和假声分别用在低音和高音里面的,必须从低到高使用一种声音,即“混”声;要求低音是真声混着假声叹着唱,高音是假声混着真声吸着唱。而流行唱法是可以很高的音用纯假声来演唱,很低的音用浑厚的真声来唱的。
4 “颤音”要运用正确
“颤音”(vibrator)是指歌声呈波浪式的活动,又称为音波。当气息通过声带发出声音,歌唱者有意识地将之震动,便会形成颤音。发出颤音时,喉部肌肉会剧烈跳动,尤其男性的喉结较凸显,更令人察觉。
学习颤音其实并不难,只要喉咙肌肉松弛,便能有效做出自然的震动。我们可以以相差半度的两个音阶,用“a”进行练习。例如C大调中的E和F刚好相差半音,尝试不断地发出“a”mfmfmfmf……且越唱越快,便能唱出宜m为中心的颤音。对于歌唱者而言,颤音大大增添了乐曲的层次感,令较平凡的乐句亦不会显得僵硬,是相当实用的歌唱技巧。
以上是笔者教学多年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为此,在繁忙的教学、演出之余写下此文奉献给同行和流行音乐爱好者们。也许因为时间仓促,也许对流行唱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广泛,但愿此文能得到流行唱法研究的同行朋友们的指点和批评,共同发展,共同为我国流行唱法水平的提高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郭静舒.中外通俗歌曲鉴赏[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2] 黄英.通俗音乐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解放军艺术杂志,2007.8.
[3] 施隽丽.略谈通俗音乐教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4] 赵星.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渊源.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