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清
摘要本文就如何系统开展高校非专业素质实训教育谈一些认识。包括把握特点,重点抓好非专业素质教育基础项目实训;加强引导,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训练;注重实效,核心在于处理好实训与测评的关系。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 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中,开展实践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一般而言,实践实训都是结合专业学习开展的,通过验证、分析、模拟等实践,让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课堂教学所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一过程既帮助了学生娴熟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又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创新钻研等非专业素质的提升。目前,非专业素质实训的形式很多,包括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活动、班级组织的班会和团组织生活会、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校学工处组织的各项活动等。笔者主要就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组织地开展非专业素质实训谈几点看法。
1 把握特点,重点抓好非专业素质教育基础项目实训
抓好非专业素质实训,就要在实训内容上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培养目标是学校对全体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应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实训目标,重点进行诸如读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非专业素质教育基础项目的实训活动。非专业素质教育基础项目实训有利于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如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开阔知识视野,训练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书写、表达、写作能力训练促使学生掌握钢笔书写的技巧,促使学生口头表达准确、思维敏捷,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
因此,只有突出了重点,才能分清主次,摸清规律,打牢基础,从而为以后开展广泛的实训活动创造条件;只有把握了特点,才能使学校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搞出特色,显出亮点。
2 加强引导,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训练
非专业素质实训的开展方式有多种,笔者认为,应以现有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实训活动,并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自我训练。
课程体系为培养非专业素质提供了知识、观念和方法支持,既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基础项目实训奠基的过程。因此,依托非专业素质课程体系开展实训十分必要。除此之外,还可以学校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竞赛的结果纳入学分奖励,促进相关训练,形成“赛训”合一的机制。
在各种实训方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从管理上看,主要是学校负责非专业素质训练的计划、督查、评价、全校性赛事的组织、成绩管理;学院负责非专业素质教育训练计划的落实;辅导员负责督导学生进行日常训练,开展具体训练活动。从机制上看,主要是课程辅导,辅导员督导,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自主训练。
由此可见,非专业素质实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训练。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样应体现这一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项目的实训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优势、个性特征和外界环境形势,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训练。
3 注重实效,核心在于处理好实训与测评的关系
无论实训的内容怎样,以何种形式进行,其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使其成为社会的“抢手人才”。所以,非专业素质实训要以此为中心展开,注重实效,真正使学生受益。
注重实效,关键就在于要处理好实训与测评的关系,以测促训,真正把实训作为提升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同时也通过科学的测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实训中进一步努力。然而,实训的测评确是个难点,通常专业课程测评是围绕着该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的。但实训以训练为目标,既需要对训练科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完成的过程进行评价,关键是要建立这两方面的量化考核指标。从长远考虑,为了更好地促进非专业素质实训的开展,对实训的测评还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不仅要重视对过程的测评和对结果的测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而且要重视对单个项目的测评和整个测评体系的均衡,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综上所述,开展非专业素质实训既是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搞好非专业素质实训,就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不断在实践中完善非专业素质实训体系,促进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专业素质教育并驾齐驱,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4-04 -09.
[2] 赵立增,吴建华.校内实践实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