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

2009-01-14 09:35佘红艳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佘红艳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多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增强理论内容的实效性及语言的通俗性;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和载体;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凸现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09) 32-0144-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中央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过窄,思路狭隘,需要提高认识,拓宽思路,不断创新,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一、高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高校已经成为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师生;如何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青年大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面临的新问题。

在学生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观念滋长,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实际利益、眼前利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地区城乡差距拉大、失业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期望值,甚至产生各种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特别是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滞后,青年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得不到有说服力的解答,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理论宣传的工作方式、方法、形式、载体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习惯于用长官意志、行政命令来推行,缺少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和服务意识,仍然是单向而非互动、灌输而非参与、“要我学”而非“我要学”的宣传方式方法,宣传过程中出现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等弊病;高校普遍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有被削弱之势,处于边缘状态。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但它能不能真正肩负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以及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与高校各级职能部门以及各专业学科教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关。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抽象性,社会效益具有潜在性、长远性,导致一部分管理者、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作用、功能和价值还存在认识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必须提高认识的一致性,健全机制。高校党政部门要向全校师生员工明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度重视的态度,立足校情,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制定出本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可操作的规定,并从经费上给予保障;要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的激励、引导机制和实践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协作机制,使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实践的力量更好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研究和实践的合力,推出一批具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机制,构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项目平台。

(二)增强理论内容的实效性及语言的通俗性

1.内容的实效性。1936年艾思奇的通俗哲学论文集《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开山之作,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青年的精神需求,解决了他们当时最为关心的民族救亡图存的问题,从而教育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推广,更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结合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和自身发展的实际,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热点。当代青年的务实意识增强,他们厌倦了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注重理论的实效性、理论能否反映时代的需求。针对当代青年的这一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内容可以在结合历史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提高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聘请优秀专家学者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科普读物,深入浅出地将理论阐述出来,改变长期以来理论的说教性和空洞性的缺陷,增加理论的“血”“肉”成分,并从青年的“期待视野”入手,以广大青年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面目出现,达到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视域融合”[2],增强理论内容的实效性。

2.语言的通俗性。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理论,要将其逐步实现“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化,必须眼睛向下,实现由“官方理论”向“大众话语”的转变。最首要的就是要把理论形态、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要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像化[3],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4]。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但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面对“90后”青年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广大学者必须针对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做到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方式和大学生中的日常生活用语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原理或原则,以引起青年的共鸣。同样要求高校广大理论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会运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现实生活的鲜活实例、形象生动的比喻,积极做好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广为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毛泽东同志的很多论述用语,如“糖衣炮弹”、“纸老虎”、“三座大山”等等,都是借用了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和传播。此外,从“小康社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俗表达;从“以人为本”到“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都是建立在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2002年茂名市编写的《画说毛泽东思想》、《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江泽民“三个代表”》,成为政治理论普及大众、通俗化的尝试,在青年学生中反响强烈。2003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重大战略决策通俗化、大众化的积极探索,在青年中广为传诵。

(三)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和载体。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在宣传形式和载体上也需要多样化。形式多样化并不是否定传统的灌输理论,而是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灌输的多样化,创新灌输方法,增强灌输效果,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过渡,多管齐下。通过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思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

1.大众传媒。当代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势在必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理应通过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大众传媒,广泛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推出一批通俗理论读本、文章和影像作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近几年央视掀起的《论语》热、《三国》热值得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互联网也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但是比普通的大众传媒触及面更广,影响更深远。网络的开放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从各个方面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好奇心,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以及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QQ聊天,手机飞信,校园网等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活跃的交流平台。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网络,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主旋律,增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网站的信息渗透功能,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网站,设立相关的主题网页或栏目;在校园网开辟理论学习新阵地。二是要为有关主题网站、网页或栏目及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介学习书目。三要加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性,开展开放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其中包括网上主体间的互动,以及网上与网下的互动,通过开设“学习动态”、“理论辅导”、“文章点评”、“专家在线”、“师生对话”等栏目,就学生学习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有关问答及讨论等交流活动。第四,壮大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兼职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者。

2.校园文化等隐形德育阵地。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要积极利用一切舞台,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和体育活动中,通过各种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努力营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强势舆论和强势文化,使大学生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当前,通过显性教育,硬性灌输手段和过于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使得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排斥、逆反心理,而隐性教育所强调的是一种隐蔽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它不带有任何的逆反性与排斥性,能与显性教育互补。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利用隐性教育,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对青年施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使青年在无意识下自然地接受与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占领隐形德育阵地,实际上就是借助隐形德育载体数量多、种类全、成员来源广、辐射面广、活动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将马克思主义融入这些载体所特有的文化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墙报、展览室等舆论阵地,营造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舆论氛围,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二要借助学生社团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青年大学生最热衷参与和自愿加入的青年团体组织,因此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利用各种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主流意识,宣传、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四)引领主流意识形态

国际范围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在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四个多样化”的出现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给当代青年带来很大冲击和困惑。针对这些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应以开放的视野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性的特点,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又要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提升其思想内涵。一方面要弘扬主旋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对舆论的引导作用。由于“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的政治态度的接触来形月成”[5],而“在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上,接触意见领袖比接触正式宣传更重要”[6]。因此,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系列学术报告,以促进高校形成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热潮。另一方面,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还要理解、尊重和包容大学生思想上的差异性,并对这些差异性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真正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

(五)凸现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7]。理论只有变成方针政策,才具有可操作性。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而社会实践则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凸现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躬行实践,知行结合,积极探索和建立与青年的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服务社会相结合、与青年择业就业相结合、与青年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一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服务团、宣讲团、考察团,支持、指导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和村镇中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8]。二要真正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顺利开展。比如有些高校通过创新“德育社会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既锻炼了实践和调查能力,也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认识,效果显著。三要在军事训练、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义工劳动、专业实习等活动中,有机渗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四要借助社会一切有效教育资源,构建校企合作、校内外合作的平台,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曹宏伟,陈沙麦.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3]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5]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尔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谈家水.浅谈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新西部,2007.(24).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