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
俗话说:“开卷有益。”笔者认为,课文范例是凭借,阅读实践是根本,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厚积薄发”,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1. 情趣活动,激发读书欲望。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设计了“七彩童年”主题读书活动,开展了“品味成语的别样清香”“品味《三国》”等读书活动和“小书签,大世界”等读书成果展示类活动……每一次活动的深入,都有“七彩证书”相伴,它犹如一个个绚丽多姿的进步阶梯,使学生不断地受到肯定和激励,感受着读书生活的美好,激发着更为真切的读书欲望。
2. 分层推荐,指导读书规划。本着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拓展性的选择原则,我向学生推荐了以传统经典之作、现代儿童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等为核心,兼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优秀读物,并下发了《课外阅读推荐总书目》,实施分阶段分层次推荐。为使我们的阅读行动得到落实,我还指导学生围绕学校“七彩读书活动”制定了班级计划、个人计划,包括每月的读书内容与读书量,每天的读书时间,采用的读书方法,以及请谁监督等。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为目标所吸引,遵循着目标整装待发,跃跃欲试。
3. 乐园建设,推进缤纷阅读。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创设一个缤纷的读书乐园,能使课外阅读更精彩。我和孩子们积极开发了“两馆二角”读书基地,即“学校图书馆”“七彩读书长廊开放图书馆”“班级书角”和“家庭书角”。通过家长学校,动员家长积极支持为孩子购买图书。我们每学期分别确立两个不同的主题,如“自然科学与人物传记”“中外经典名著”等,开展“班级个人图书定期漂流活动”。这样班内学生可读图书量近2000册,再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课外读物可谓丰富多彩。
4. 科学引导,放养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可贵的阅读习惯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减轻孩子的过重负担,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因而,阅读内容有老师推荐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每天的阅读时间自主,多一点少一点均可;阅读的要求上多一分机动,可作相应的摘抄和读后感,但不强求。宁可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摘抄与读后感这一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5. 积极研发,丰富阅读指导。“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使课外阅读优效,我们研发了一些课外阅读指导课类型,如读书方法指导课,指导内容包括:讲授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以及想象创新的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例如指导学生四读《西游记》。第一遍读,要求学生在读书笔记上列出两张表:一张是人物表,包括姓名、使用的武器;一张是事件表,包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几次遇险,每次都是怎么化险的,结果如何,通过列表,学生初步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二遍读,引导学生用连环画的形式或讲故事的方法来展示阅读成果;第三遍读,教学生摘出书上的重点段或喜欢的故事进行朗读,或复述,或背诵,组织讨论交流;第四遍,鼓励学生试读原著。这样的精读指导,要求明确,方法活泼,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精读方法,而且提高了理解、评价、想象的能力。
又如读书笔记辅导课。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每个学生人手一本用于每日的摘评“采蜜集”。摘评,摘抄佳词妙句、优美诗文、格言警句、自然人文知识等;列提纲,写出文章的要点、框架故事梗概,写读后感,没有统一要求,形式自由灵活,长短不限;写书评,评价书中人物,评价书中事件,要有较鲜明的观点。长期的积累促进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是一项体现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读物推荐课,我们也是有声有色。老师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或朗诵精彩片段,或通过讲故事,或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文章、书籍等。
更为激励学生的是读书交流认证课,它是有效阅读的保证,注重了读与听说相结合,读与议讲相结合,读与诵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读与编相结合,读与演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积极锻炼了学生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实践证明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徐州市云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