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语文情有独钟

2009-01-14 02:19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小女孩智慧

吴 芳

语文,它拥有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面对语文,我们可以和历史对话,可以和大师倾谈,可以神游名川,可以思接千载,在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里遨游,那真是其乐无穷!

如何让学生对语文课情有独钟呢?笔者试谈一些自己的实践与感悟。

一、 近朱者赤——熏染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有一句话说得很精到:“假若内心的灯没有点燃,只有奇思异想的火炬在身外旋绕,结果便如同一个关在黑暗的土牢里的人身外有火光旋绕一样。”对待语文学习,老师如此,学生更是如此。作为课堂上大侃语文之道的教师,你在教语文时,感觉到语文的无穷魅力了吗?你为它那看起来如小精灵一般跃动的文字,读起来如音乐一般的缥缈的韵律,品起来如诗画一般的优美意境深深陶醉了吗?你享受到语文带给你的快乐了吗?己所不欲,又怎施与人?一个自己都不爱语文的教师又怎样吸引学生爱上语文课呢?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向师性明显的学生来说,一个热爱语文、底蕴丰厚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极富感染力的活广告。要让学生喜爱语文,享受语文学习,首先教师必须爱语文,把语文教学当成一种生命的享受,语文课堂才会是师生共同追求真实、生成智慧、享受生命快乐的过程。一句话,教师乐教、会教,学生才会爱学、学好。

二、 营造磁场——吸引

然而,语文教学尽管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难以抵挡现代影视传媒对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日渐衰退。因此,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改造它,丰厚它,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已成为语文教师的职业使然。奥苏贝尔从学习理论出发,曾提出学生进行意义学习所需要两个内部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不但具有可接受性,而且具有乐接受性。因此,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以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快乐的巨大“磁力场”,积极地使学生“被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诱导着去学习”。

王升博士认为: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他提出:“从学生现实性教学需要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这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构建出其乐融融、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和摸清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几个切入点来优化课堂教学:

(一) 蹊径独辟,凸现创意。

创意永远是教学设计的魅力所在。对于一篇上过多次的课文,似乎已经再难挖掘出新意了,可是,如果悉心思考,独辟蹊径,老课文也能上出新境界。

如《夕阳真美》一课,教师把本课情感目标定位在用心感受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事物上。于是就有了耳目一新的教学设计:

1. 导入——激发情趣、埋下伏笔

课前欣赏一组精美的图片:小花、天空、沙漠、草丛、天鹅、小溪……

师:你们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照片吗?

生:美!

(展示阿尔卑斯山的壮观景象及标牌上的话——“慢慢走,欣赏啊!”)

师:……在通往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上,插着这样一个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标语,把它牢记在心。

2. 结课——首尾呼应、点明主旨

师:还记得课前的谈话吗?记得阿尔卑斯山道上的那句标语吗?

学生感情背诵。

师:学了这一课,现在你对这句话的含义有新的理解了吗?

学生简要交流感悟和体会。

最后老师激情表白:人生的路途上,美无处不在。我们要用心感受一切美的事物,包括自然美、人性美……并用笔记下永恒的美。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通过对夕阳“美”的欣赏感悟,提升到对自然界中一切美的追求上。情境的创设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这就是教学设计的智慧。

(二) 慧眼独具,精挖训练点。

语文课的本体目标应该落实在对文本语言的感悟体验上。学习语言切忌大面积浅表化“刨土”,而应该抓住重点“深挖细掘”。语言训练点选得准,设计得巧,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狼和鹿》一课是一篇说明要保持生态平衡的科普作品,这对于爱好童话故事的学生来说,阅读兴趣该如何激发呢?怎样让学生领悟生态平衡的主旨呢?我紧扣带引号的“功臣”“祸首”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展开自主探究阅读:

1. 理解词义:什么叫功臣?什么叫祸首?

2. 初读词语所在句子,感知:句子中“功臣”指谁?“祸首”又指谁?

3. 再读句子质疑。学生自然问到:为什么说狼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鹿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呢?为什么功臣和祸首两个词都要加上引号呢?

4. 围绕疑问展开探究阅读,合作交流,自主解疑。

如此设计,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出他们浓厚的探究欲,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三) 匠心独运,巧妙拓展。

恰到好处的拓展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

如:我把《槐乡五月》一课拓展练习的设计权交给了学生——“趣味活动自己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要画一幅五月槐乡美景图。有的说:要写一首赞美槐花的小诗。有的说:想为槐乡设计一句广告语,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还有的想策划一个别开生面的赏槐节……学生的兴奋溢于言表,灵动的火花不时闪现。这一自主拓展练习中,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内化,思维得到了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四) 随机应变,悉心驾驭。

课堂是教师挥洒才情和智慧的舞台。因为教学的主体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而又与众不同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即每一堂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的复杂多变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它的动态生成又可以创造出许多精彩的瞬间。

《花瓣飘香》一课中,学生正在交流“从哪里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生:我从“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看出小姑娘很懂事。

生(满脸疑惑):小女孩说这些话时为什么会“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呢?

师:你真会边读边想。是呀,好端端的说说爸爸怎么会有泪花呢?

生:她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很少回来。她有泪花是因为非常想念爸爸。

生:因为她去摘花瓣,妈妈知道了要生气的。而她爸爸常常来信叫她听妈妈的话,这样她也让爸爸失望了,她想到这些很难受。

生:她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她很着急。

师:多懂事的小女孩啊!你能把小女孩的这份想念、着急、难过读出来吗?

(在此基础上,学生读得更入情入境入味了。)

该片断中,学生突然质疑,如何尊重学生的发现,遵循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品读课文,用心领会,从内心深处感到小女孩的懂事呢?我顺势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细细品味小女孩的情感,让他们在与课文的对话、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对文本的朗读体悟更到位,又不露痕迹地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 艺术导评,有情有趣。

有人说:教育,有时需要一种智慧的“欺骗”。课堂教学中的导拨评价更是门艺术,我们应注重导评语言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在一次次的被认可或被指点后,学生也会全身心地愉快地投入学习。

印象中较深刻的有一些名师的风采。在孙建锋老师的课堂上,你会看见他拉过学生,真诚地深鞠一躬,叹道:“你的朗读水平实在高,可以做我的老师了,请受徒儿一拜!”在薛法根老师的课堂上,你会看到: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本来就要默写,只是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的是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一些。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把握了人物形象,而且满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在课堂上,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真诚的夸奖……往往使许多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愉悦,使学生树立起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开语文这本“开心辞典”,师生开卷有益,开卷有乐。让语文课成为教师和学生用生命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谱写的一曲生命欢歌、碰出的一串串灵感的火花,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心底发出这样轻松愉快的声音:语文课,我爱你!

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语文课小女孩智慧
爱掐人的小女孩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