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云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8-0057-03
卫生应急是指为应对、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和处理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调动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密切配合,全社会参与才能有效运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这一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沟通和桥梁的作用。当突发事件来J临时,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可以使公众正确了解相关情况和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可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传播正确信心,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科学:可以促进公众采纳积极的健康行为,避免引起社会恐慌,维持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尽快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1基本概念
1.1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达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1.2健康促进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人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包括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作用
近两年,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损失GDP6%。怎样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直接面对公众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是关键的一环,在事件发生之前可以进行预警,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主导社会舆论、传递知识和信息、平稳公众心态、稳定社会秩序。在事件发生之后对实施的宣传、干预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影响公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知识、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因素(1)及时、公开、权威的信息发布。能够提高公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公众的心理压力并能够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公众正确地了解有关知识。健康教育可以及时将信息和相关科学防护知识传达给公众,尽可能减少他们所受到的伤害。正如2003年5月应邀从美国回国参加抗击SARS的斗争的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专家黄建始教授总结的:我国这次最终战胜SARS靠的不是疫苗、特效药或者消毒剂这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而是依靠了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一教育群众,正确认识SARS的传染规律和危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隔离等。(3)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事件引发的强烈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避免因心理失衡造成的自我伤害。
2.2健康教育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2.1公共关系学理论强调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第一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第二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第三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新闻传播学提示过一个规律:没有你的声音,就会有别人的声音。健康教育工作主动向公众提供情况,就成为了信息主渠道,公众就会把健康教育机构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别人的声音就相对弱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提供了全部情况,即使有人想造谣也不会找到素材:健康教育工作在第一时间很快提供情况,就能做到先声夺人。
2.2.2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作用(1)在事件没有出现或刚刚出现时,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及时地让公众了解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起到预警作用,并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2)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使公众对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让群众了解正确信息,了解预防和自我保护的具体知识。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使公众获得信息和知识,培养自我保健技能。同时,良好的健康教育也能够帮助公众认识到事件所处的阶段,使他们保持清醒的状态。(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或接近尾声时,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人群从疾病、伤害或其他的特殊状态下尽快恢复过来,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在事件结束以后,还可以帮助全社会进行反思,让人们看到哪些行为、生活方式或态度可以使他们远离伤害。以便对人们今后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指导。指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从而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最终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2.3健康促进在控制甲型H1N1流感中的应用
2.3.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我国2003年5月9日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响应级别。
2.3.2创造支持性环境各省市政府、卫生行政机构成立了应急办公室等相应机构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和相关的协调工作。自我国发现第1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卫生、航空、铁路、交通、商业、旅游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起应对疫情,控制疫情传播。
2.3.3加强社区动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程度主要看应急所需要的资源是否充足,技术是否可靠,措施是否得当。社会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重要的措施保障。广大媒体、社区卫生机构动员各社会力量加入到了防控工作中来。
2.3.4健康技能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方案,在社区和学校的防控方案中,把向公众和师生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取开窗通风等措施,作为重要防控内容;同时向公众推荐《六步洗手法》。
2.3.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我国现已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重点转向社区,卫生部于2009年6月11日出台了《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3讨论
3.1完善系统建立协调、统一的健康教育机构。在我国部分地区健康教育所是独立机构,部分地区健康教育工作任务落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有的设在爱卫办,机构不统一。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各自为政开展工作。使有限的健康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3.2优化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中高级职称者只占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9%。据对全国6个省市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健康教育队伍中,25%的人没有医学学历,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者占64%。县级健康教育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人员的水平亟待提高。同时,还需要培养和引
进包括如因特网技术人才、产业管理人才、市场拓展人才、项目策划人才及熟悉国际经济、法律和懂外语的多种专业人才,建立适合健康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3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平台首先必须有各级卫生监督、疾病监测机构完善的监督和监测。使信息畅通。其次,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应担当信息传播者。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这三大媒体。及时发布疾病流行的最新信息。比如在美国,传染病监测的统计数字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通过互联网查看,通过打电话或到当地卫生局了解这些数据。一旦出现某种传染病上升趋势,不用动员,人们早就知道了,提高警惕了。同时发布针对当前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的保健防病知识,成功的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应该让公众知道:第一,这种疾病会对他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第二,如果他们采取一些行动是可以避免或减低这种威胁的:第三,他们有能力采取这些行动:第四,这些行动是符合社会潮流的,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如果把这些信息传给公众,他们就会主动地采取行动远离传染源。
3.4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
对医务人员、公众、包括政府机构人员进行教育。内容包括疾病预防相关知识、心理健康和危机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了解,增强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起到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的作用,增强公众理性行为能力。许多国家都有危机教育,以增强公众在危机面前的“抗打击能力”。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机构、大众媒体和各方面的作用,普及科学的防病保健知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促使民众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使民众做到“主动健康”,这才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也是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希望所在。
3.5完备的立法、规章制度保证建立健康管理协调委员会,协调各方面、各部门的关系;建立应急预案制度;设立《健康教育法》或综合的《公共卫生法》。如香港的法律明确规定:传媒必须辟出一定的时间段和版面。用于公益性节目和广告。同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应急体系,在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应急预案基础上,加强对群众知晓、行为危险因素等的收集和分析。掌握群众健康需求动态,根据灾难前预防、灾难前准备、灾难暴发期应对和灾难结束期恢复等阶段及时进行干预和健康预警,适时提供正确的应对信息。
3.6完备的资金、物资保障我们必须使健康教育告别“无米之炊”的局面,因为健康教育是投入少、产出多的优质产业。
3.7职能健全的社区保健机构负责日常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并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公共安全和各类事故预防控制体系与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基础,提高应急救援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已有101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安全社区,如山东济南槐荫区推广青年公园社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社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