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王世君
摘要:文章通过鲁迅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人们对阿Q看法的不同进行阐述,指出历史的各个时期均存在着阿Q,期望人们对其有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阿Q 精神;不同时代的阿Q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6-0247-02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被堪称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他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被公认为鲁迅小说代表作的《阿Q正传》80多年以来,它不仅在中国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了文学研究者反复研究和讨论的杰出小说作品,而且已经被评为世界各主要语种和文字,有了很高的世界声誉。作为该作品的主人公“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角度去接近它,从而构成了一部阿Q接触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可能终结。
一、民国时代对阿Q的认识
《阿Q正传》之所以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闪耀着光辉,这是因为它不但有着主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用他的话说“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1]。最初人们也是这么理解的,直到三四十年代人们也依然强调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2]。也就是说,无论是二十年代还是三四十年代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评”的时代课题,阿Q也就自然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所谓阿Q精神,它的主要特点,一句话说来,就是精神胜利法,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的基本的东西,也是特有的东西。自然阿Q性格还是如一般实际存在的人物一样相当复杂的;然而阿Q之所以成为典型,则是精神胜利法通过种种条件的突出而具体的表现。他的自尊自负与自轻自贱固然是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条件,他的排斥异端与“投降”革命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相关因素,至于怒目而视的怒目主义和“在肚子里暗暗咒骂”的腹非政策,更是精神胜利法的最主要的现象了。人们发现,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阿Q的认识
当新中国成立以后,胜利了的中国革命要求在文学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与肯定,并且按照这一要求对以往的文学进行重新阐释与评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对鲁迅著作的全新接受视野与阐释体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生了两个重大倾斜: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是一个被压迫被剥削,到了后来甚至连生活也难以为继的雇农”,鲁迅不仅写出了他的不幸与落后,更表现了他必然走向革命。因此认为阿Q土谷祠里的梦是鲁迅对于刚刚觉醒的农民的心理的典型表现,它虽然混杂着农民的原始的报复性,但他终究认识了革命是暴力,毫不犹豫地要把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并且破坏了统治了农民几千年的地主阶级的秩序和尊严,这都是表现了“本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同时又强调了《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于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作的批判:鲁迅清楚地表明了,地主阶级或地主阶级里的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如何伪装革命,如何向革命投机,如何排斥真正的革命力量。上述观点几乎支配了五六十年代对于鲁迅及《阿Q正传》的接受;后来,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也反复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要人们吸取辛亥革命假洋鬼子“不许革命”的教训,影响更为深远。
三、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对阿Q的认识
近年来,人们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开始转向了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的探讨,并做出了另一种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无家可归的惶恐等等,包括投奔革命,都不免是一次绝望的轮回。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地返回自身,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3],并借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在这个意义上,“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种选择又确实丝毫没改变人的失败的生存状态,只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成为现实环境的奴隶。这样,为摆脱绝望的生存环境而做出的选择,却使人坠入更加(转上页)(接下页)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环境就是永远不能摆脱了[4]。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四、当代社会人们对阿Q的认识
就其国民思想的普遍意义来讲,阿Q精神不仅在没落的腐朽的阶级存在,在其他阶级、阶层里也普遍存在,就是在先进阶级的队伍里也是存在的。只是表现形式与当年的阿Q不一样而已。比如当前,有些人看见别人超过自己时就说:“他算什么,我比他好多了。”这不是见先进就学,而是自我满足,夜郎自大,不求进取,又敌视别人进步。这其实是阿Q精神在现实中一种很普遍的表现。
阿Q精神源远流长,不仅在国民时期而是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着阿Q不同形式的表现,不仅是现在而且在将来都仍然会有这样的阿Q存在。
参考文献
[1]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集[M].
[2]立波.论阿Q[J].中国文艺,1941,1(1).
[3]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汪辉.“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5]张梦阳.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M].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张海峰,男,供职于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世君,女,供职于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