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诗歌之门——隐喻

2009-01-12 08:42
科教导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认知隐喻诗歌

李 燕

摘要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认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和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如果把它用在文学创作中,便形成了文学隐喻。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频繁出现,是最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隐喻也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诗词隐喻认知模式有多种多样,本文试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来分析古典诗词的隐喻认知模式,力求从认知语言学的深层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借助这一理论可以正确理解诗歌中的隐喻性语言,提高诗歌阅读与鉴赏水平。

关键词隐喻 诗歌 认知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修辞格

人们对隐喻的探索始于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最早对隐喻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 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对隐喻的这一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隐喻是一种意义的转移。这意味着亚氏承认词本身有固有的意义,词的换用便构成了词义的转换,词义的转换产生修辞意义与字面意义;其次隐喻主要限于词的命名功能,即限于名词和动词。这就意味着亚氏认为隐喻基本上是一种以词为本位的修辞现象。在诗学的第22章中亚氏指出最好的写作风格是明晰,但要包含一定数量的奇异词。此外亚氏也拓宽了隐喻的范畴,把夸张与谚语包含其内。他还更加强调隐喻的认知价值。隐喻能教会我们以前所不理解的东西而且学习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

2 当代认知隐喻理论

从认知角度谈论隐喻可追溯到英国诗人雪莱,他在《诗之辩护》中阐述了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饰物, 而是人类体验世界, 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27- 31)。因此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隐喻是人类重要和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它首先是一种语言行为。

随着对隐喻理论不断深入的研究,西方当代语言学家Lakoff提出了隐喻乃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一重大突破大大拓宽了隐喻的研究对象。他从大量英语资料中发现,大部分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譬喻性的。隐喻被视为是语言与思想中广泛存在并且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隐喻不仅是称名的方式,也是思维的方式。这个认识除了有助于了解人类思维运作的方式外,更有助于了解各种文化间的特性与共性,也更能深入发掘我们的世界。他的研究已突破传统的修辞观,提出一套迥然有别的隐喻认知观。隐喻现象在诗词文学语言中表现为文学隐喻,文学隐喻需要创造性独特的洞察力,对作者和读者来说也要求更高的能力以感知隐含的联系。

3 隐喻在诗歌中的应用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鲁克斯曾经指出,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由此可见隐喻在人类运用语言传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情意性的隐喻可以使诗歌意境独特,耐人寻味。最好的例子便是诗人雪莱的著名抒情诗“Ode to the West Wind”。全诗掷地有声,富含饱满之情,旷世真理而成千古绝唱。

无独有偶,中国诗词这一中国文学瑰丽宝库,更是给我们后人提供了研究隐喻的丰富资料。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洋洋洒洒无不象征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文人墨客多以吟诗作赋抒发情感,或抒写豪言壮语,或宣泄失意之情,或感叹怀才不遇,叹人生苦短,感济世之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么如果从现代认知语言角度来分析,不难看出古典诗词广泛运用了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认知模式在中国诗词中的几种主要的认知方式:借比兴隐喻,借比拟隐喻,借典故隐喻,借通感隐喻,等等。

3.1 比兴隐喻

比和兴是我国诗歌创作传统的表现手法,宋代道学家朱熹在《诗集注》中讲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以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往往比兴互陈。譬如曹操的《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诗人以志在千里的老马隐喻自己,这是“比”,而后承上起兴,与上文的“比”结合在一起,把自己暮年雄心抱负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从而给读者留下作者一心立下丰功伟绩的豪言壮语的隐喻诗篇,读者只要稍稍用心体会便可领略其中奥妙。

3.2 比拟隐喻

比拟是一种以人喻物或以物喻人的隐喻手法。以人喻物谓之拟物,即人格物境化;以物喻人谓之拟人,即物境人格化。倘若我们在诗歌中不失时机地使用比拟,便可以增加诗的意境,从而做到隐而不晦,匿而不涩。例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

唐诗如此,宋词也不乏运用隐喻的手法抒发感情的名句,如大家很熟悉的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是一首运用隐喻手法托物喻意的好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虽是咏梅,但实则以借梅花的品格隐喻自身的感遇。本词上下两阕,上阕说梅花游离沦落,孤独清冷,又遭风雨的侵袭摧残。下阕说梅花本性高洁,依然独自芬芳,但非为争春而来。这首词以隐喻手法借咏梅花以表达作者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3.3 典故隐喻

在西方文学范畴中,典故一般指简短而又随意地提及历史或文学中的人物、事件的修辞手法。对于西方人来说,使用典故既反映了历史意识,也做到了历史传承。笔者从隐喻认知角度来分析的话,典故就演化为一种历史化的隐喻。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将二者融汇其中来进行创作, 这一伟大结合使得读者能够在相似的比较和相异的对照中解读和评判现实中的世界。中国诗词创作源远流长,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熟悉唐朝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的读者不难发现,二位诗人的诗歌不谋而合,诗歌中都有一脉相承的主题:关注百姓疾苦。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白居易亦有“稳暖皆知我,天下寒人”的情愫。诗歌朗朗上口,我们不难从中读出两位诗人不仅在主题和意义上具有相通性、传承性,而且都巧妙地隐喻了相似的感情和心境。

3.4 通感隐喻

通感隐喻也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隐喻方式。作为文学创作中常用的隐喻形式之一,通感这一修辞方式我们更是随处可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尽管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有分工,但这些感觉其实彼此相通。诗歌中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通感可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启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力。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4 结论

文章结合中国诗歌阐释了隐喻在其中的广泛应用。修辞隐喻是在语言系统内部谈隐喻, 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面现象来研究。认知隐喻则是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来研究隐喻的。本文不仅简单解释了隐喻这一现代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尝试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浩瀚的中国古代诗词为素材来分析诗词中的隐喻认知方式。论文旨在从新的视角启发读者对中国古典诗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隐喻的角度来解读诗歌,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握诗词中的隐喻性特征,更好地领略诗歌中无穷无尽的语言造诣。此外认知隐喻理论除了有助于了解人类思维运作的方式外,更有助于了解各种文化间的特性与共性,也更能深入发掘世界。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严世清.隐喻理论史探[J].外国语,1995(5):27~31.

[4]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猜你喜欢
认知隐喻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爱的隐喻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