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情和智慧在朗读中飞扬

2009-01-12 08:42肖丽茹
关键词:朗读作用语文教学

肖丽茹

摘要:朗读教学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勾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朴实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值得重视;同时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作用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是美的语言形式的放歌,朗读是一幅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绘声绘色的呈现,朗读是读者心灵与作者灵魂的齐振共鸣,朗读是想象的展翅、情感的放飞、智慧的开启。一句话,语文教学应寓于朗读训练中。

通过朗读,师生在作品所展现的特定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心与心的接触,情与情的沟通,从而可更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与作者同呼共息,进而就把对作品的品味、赏析、理解、感悟推向高潮,使作品的重点、难点得以化解,学生的认识、感受得以升华。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古老艺术,朗诵在中国的语文教育中担当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孟子》中曾说“诵其诗,读其书”就明显反映了先秦至更早时期的朗诵盛况。古代人们把朗诵叫吟诵或吟咏,在许多文学作品以及史料中都有记载,古人饮酒赋诗,以诗会友,低吟轻诵。古人对朗诵的作用也有不少精辟的分析,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中国的私塾教学中,读也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世纪末本世纪前半期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东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打下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朗诵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它在语言活动中的影响远比文字大得多,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的朗诵艺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理应受到重视,否则就会像吕叔湘说的那样:“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

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得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例如:我在教学毛泽东的咏梅词时,先让学生阅读了写作背景,然后教师又用简洁精辟的语言概括:“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严峻的国际形势,可以说这种灾难是空前的,面对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主席陷入了思索,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提笔写下了这首咏梅词。在困难面前,作者以梅花自比,展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念。”正是有了对背景的深刻理解,学生在读的时候是那么豪情万丈、自信乐观。从而在他们心里也埋下了一粒自信、乐观的种子。我也坚信:这粒种子一定会开出最灿烂的花朵。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欣赏《沁园春·雪》,学生在读的时候,上阕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读得意气轩昂,把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样我在教学《马说》一文时,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用恳切无比的语气去朗读,才能体会得到作者怀才不遇的伤感以及饱受摧残的愤怒。《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喉音平静地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

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以读润心的效果。

朗读就以其独特的作用带动起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并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因此,教师如厨师,上课如烧菜,课堂味好,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就好。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我将把朗读作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在朗读中,善良、勇敢、自信、乐观这些美好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里满满地扎下根来。我总觉得,学生是需要精心培养的花,通过朗读,让这些花朵在语文课堂上悄悄地绽放,因为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驿站。我希望:在朗读中,我的语文课堂流泻出润泽孩子生命的思想小河,从此把他们带到一个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在跨越心灵的小径上,让我们静静地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吧!

猜你喜欢
朗读作用语文教学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