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蕙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一题多解、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方向,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阶段虽然是学生人生启蒙的阶段,学习的知识都属于粗浅易懂的内容,但是却是个人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不但是接受教师传教授知识的阶段,更是一个培养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阶段。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搭设平台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甚至与教师辩论,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敢于表达、急于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搭设平台。例如,当学生在提问、质疑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很远或提不到要害之处时,教师要鼓励他敢于提问题,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引导,从而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
二、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允许自由表达不同的意见。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见解”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我们要善待学生新奇的想法,鼓励“别出心裁”。比如在教“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一道例题“15-9=?”,有一位老师很注意鼓励探求不同的计算,先不急于教给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索。有的学生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l;有的学生拆减数,把9拆成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的学生先加后减;还有的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一根一根去数,多种多样,人人参与。当得到各种不同的算法之后,老师安排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较简便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展示个性,乐于探索,勇于创新。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这样才能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养成。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创新的自由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可以让学生将物品(如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葱、蒜、苹果、香蕉、雪梨等)分类。大部分学生按水果和蔬菜分成两类,其中有的学生将西红柿分在水果那一类;少数学生还能按这些物品是否长在地里为标准来分类。分类方法多样,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说得有道理,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设计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文信.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2] 顾荣.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训练[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
[3] 李士琦.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