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然
一、管理理念
尊重的教育,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而言,管理者必须明确,他是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的,事事处处都要以关注人的一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出发去尊重和发展师生的个性,建立和谐的校园。
1.尊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教学质量能否不下滑,能否提高,提高的幅度。关键看教师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
我校自1999年至2007年是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我校教师大部分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休返聘的教师,每位教师的业务是没有问题的,能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和谐氛围,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尊重每一个教师个人的价值和奉献,减少和消除教师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解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人格和价值,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
2.尊重学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不可代替的主体,学生主动型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成功的重要标志。尊重学生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保障
教学环境是认知过程的催化剂,强化教学主体的参与意识,要尊重学生的经验,把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探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个性才能的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责任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对任课教师的感情是密切相关的。师生的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笑脸相迎、一味迁就、顺从,也不是简单的生活学习上的关怀,而是做他们的朋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脉搏,了解他们的“热点问题”,做到“知己知彼”、“成竹在胸”有的放矢地“授业”“解惑”,而对学困生一定让他们也得到应有的尊重,即使是细微的进步,我们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既尊重老师又亲近老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双边活动的基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精神压力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在课余时间,让他们多做些小实验、小制作,发展能力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喜欢学—学会了—想要学—会学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才能实现从“授人以鱼,饱餐一顿”到“授人以渔,终身受益”的质的转变。引导学生进入科学之门。
二、教学管理模式
尊重的教育理念不等于不要制度的管理,制度的管理是建立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之上的。
我校几年来完善了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一环扣一环、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体系:形成一个中心和一个工作例会制度、即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管理人员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制定教学发展规划和各年级教学工作要点及质量目标。坚持一个例会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研究和决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体系:教学科研处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的实体,年级组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教学管理的重心在年级组。
三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学生监控、备课组监控、教研组监控、年级组监控及领导监控,形成全方位的监控网络,由教学质量“终端检验”转为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与检查”。
四是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建立由教学科研干部、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主体的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建立由学生组成的课堂信息反馈报表体系,形成校内常态信息反馈体系;
五是建立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体系: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抓住了未来,几年来学校建立了整套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体系,岗前培训有系列、长期培训有方案、短期培训有专题。
六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教学评价体系:目的是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得以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以强化。
三、刚性制度的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是教学质量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可靠保证。如何将刚性制度向弹性化管理过渡,就是一种创新,就是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只有实现了制度的创新,这所学校才能常胜不衰,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刚性制度的弹性管理模式本质就是落实尊重教育理念的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建立严格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执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搭建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几年来,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完善,如教师评价体系、毕业班管理流程、初步建立了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教研模式和根据本校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
四、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教学工作评价的重点是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
第一要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岗位评价体系。此体系一定遵循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近年来我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了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价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进一步进行总结,使之更加完善。
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安东石油奖学金的奖励机制。对学生素质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
第三构建科学的校本教研体系:我校校本教研是“三个三”体系,即三维联动模式:教学—教研—科研;三课探究模式:课题—课程—课改,它的内容是以课题为引领,推动课程开发,课堂改革;三种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三模),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的模式。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