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

2009-01-07 03:06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感悟生活课堂

朱 银

【摘 要】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要坚持教学的生活性,即在教学中以生活为中心,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创设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点、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生活,建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呢?我认为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环节:生活(情境感染、导入教学)——教学(分析知识点)——生活(感悟践行、回归生活)。

【关键词】 课堂 生活 教学 感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飞速发展的经济、科技,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了解一些现代应用伦理,包括经济伦理、科技伦理和环境伦理常识,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也有益于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要坚持教学的生活性,即在教学中以生活为中心,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创设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点、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生活,建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呢?我认为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环节:情境感染、导入教学——分析知识点——感悟践行、回归生活。

一、引入生活情境,导入教学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高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应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引入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成为教育素材,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欲望。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从哪里来?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关注什么,喜好什么,找准学生的兴奋点。知道学生的喜好,就等于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然后用活动、图画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方式把学生的生活经历、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的热点问题等展现出来,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并非是教学内容,只有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同教学目标所应具备的体验与感悟之间的差距或落差,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如此,教学切入的角度要针对性强、主题突出,服务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恰当地选择适合情境导入的生活素材,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从而带着探究欲望去学习。以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导入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以便学生能从现有的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

二、以生活为基础,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新课程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实现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

情境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把体验、感悟转化为知识,则需要教师设疑布障、引导启发。教学中,学生谈体验与感受时,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合理地寻求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切磋,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理论上认识生活现象。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三、回归生活,实现用理性认识指导生活

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即课内明理,课外导行。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指导行动。教学中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学习专题“可持续发展”时,我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结合当前的“限塑令”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不便这一事实,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解决的对策。开始同学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但经过讨论之后,大家都能从大局着想表示能理解并支持“限塑令”,有些同学还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焕发出生机;只有使学生从生活中有所感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建构生活化课堂。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感悟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生活感悟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