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玲
他一生从教,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博士后。
他的书法是艺术界的传奇。他曾师从书法家吴玉如先生、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画家齐白石先生、京剧艺术家奚啸伯先生,各大领域成就卓著,却自戏:一生“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他将捐赠的奖学金定名为“春晖奖学金”,拒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他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带头筹集善款捐献灾区。
他耄耋之年依然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
他,就是平生最愿意称自己是一名“教书匠”的欧阳中石先生。
教师要教会学生“打圆心”
中石先生这一辈子,注定与教书结缘。“我之所以叫自己‘教书匠,就是我以教书为我的生活。我没有一个年级落下了,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博士后。”2008年7月13日,一个细雨纷飞的上午,先生在位于首都师范大学家中墨香浓郁的书房里,向记者慢慢回忆自己近60年的从教往事——
1948年中学毕业后,中石先生在济南的一所小学当了一名一年级教师。1951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逻辑学。1954年9月,他被分配到北京市通县师范学校任教。其后,他又在通县二中、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任教。28年间,他相继教过语文、数学、历史、美术、化学,甚至还教过体育。
一个逻辑学高才生,却在中小学辗转各学科任教,在当时本是应对师资短缺的无奈之举,但中石先生认为这些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说:“这让我对每个阶段的教学都有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把握教学规律。”
“我不大主张‘用功。我主张学生在研究学习方法上多动脑筋,用一点的‘功夺取更多的收获。有人说这是投机取巧,但我认为,学习就是要‘取巧,掌握要领就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更大的收获。”在教学中,先生特别注重把握教学规律,让学生“学少而得多”。
这种施教体会来自中石先生少年时一段学习经历。上初二时,家长让他向一位80多岁的武岩法师学习书法。这位老师要求写字必须在他那里写,而且必须从他那里买宣纸写,5元钱一张,而当时一袋面粉才值2元钱。由于嫌纸太贵,每次年少的中石都不敢轻易下笔,脑子里反复琢磨字体结构和老师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直到烂熟于心才下笔,结果提高得很快。
后来,中石先生才知道,武岩法师是利用他嫌纸太贵的心理,调动他用心钻研字帖,强调写字要少而精。所收的宣纸钱,都退还给他家里了。
这段特殊的学习经历形成了中石先生后来教学中的“打圆心”论。他认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都应该围绕会与不会,而不是知与不知。“什么事物都有个‘圆心,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打圆心,就是要学会抓住事物的核心和要害。”先生解释。
在一七一中学工作时,中石先生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他编写教材并设计教学方案,最后参与实验的初中毕业生参加语文学科高考,总平均分竟比高中毕业生高出6分!这在当时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最高成果”。
中石先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将语文教学分为“六法”:字法、词法、句法、修辞法、章法、思维法。“六法”以字法为基础,而思维法主要讲逻辑知识。他教的学生有个特点,擅长做能力发挥型的题目。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先生的这些教改思想颇值得研究。
如今,80岁高龄的中石先生仍然对研究教学有着极大兴趣,仍然坚持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他说:“我将80年人生浓缩的经验告诉给二三十岁的人,使他们不必自己摸索而直接运用,不是很好吗?”
教书更要育人
半个多世纪的教书生涯中,中石先生始终把“教人以德”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德是取得成绩的基础,德是使人成长的关键。
中石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到:“德”是人类社会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为了共同的利益必须约定的一切思想原则理念。这些原则理念必须人人遵守,不得有任何偏离,稍加逾越都会违反大家的利益。
2005年教师节前夕,中石先生在北京市“师德论坛”的演讲中建议:组织一个班子,把师德这个概念的涵义细致地理一理,作为青年教师必修的一门主课。他认为,把“师德”明朗化,即用书面形式表达,是非常必要的。他建议,制定的原则最好是规定出师德的主体思想,不宜太具体,简单而朗朗上口、易于熟记最佳。
中石先生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在山东泰安老家上小学五年级时,国文先生叫李介卿,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但李先生在特定历史时期讲的一句话,让年幼的中石永远记住了他。一天,学生们得到通知,停课到机场路边去迎接要人。李老师当时却告诉学生们:“什么要人,不就是一个汉奸!”中石先生说:“他的民族正义感和是非观让我崇敬了一辈子。我的老师为人师表的风范、崇高的育人精神,以及他们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可贵的。”事实上,多年来他也如同他的老师一样,身体力行地成为了师德表率。
“师德一定要有所约束。”中石先生再次强调,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德”这一概念已经发生了断层。“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教师对‘师德的理解是一种,青年教师们则是另外一种。而且,随着发展,断层会不断拉大。”他语重心长地说:“学校的德育建设好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国家自然就有了德质良好的公民,所以——‘德有着本原的价值。构建师德体系,一定要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大前提之下。”
教书法是为了文化兴教
在中国文化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欧阳中石这个名字。现在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博士后导师的他,以一手漂亮的书法被公认为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和书法大家。
1981年,先生调入首都师范大学,由中小学教育转入高等教育。1985年,他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书法大专班,正式开启了中国书法文化高等教育的历史。以后,他又在学校相继开设了书法文化教育本科和硕士课程,建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教学点,使中国书法文化高等教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石先生告诉记者:“我研究的这门课是书法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写字。如果光教写字的话,这是小学课程。为什么在高校还要搞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因为汉语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字是在这个结晶的基础上构成的串珠。书法是要把这一串珠外面再加上一个光环——我认为它的价值是这样。书法文化把中华的许许多多的学问融合到一块,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个切入点。书法文化课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
这是中石先生多年的宿愿:把中华文化放到书法这个载体上,通过教给学生书法而更好地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数年前,中石先生曾写过一幅作品:“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如今,他将“赋以生机”4个字换成了“切时如需”。“这段话改了很多次了”,他说,“我认为还是‘切时如需更精当。”这正是他对书法文化学科的要求。
中石先生认为,书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需求,才能对今天的社会有所裨益。为此他要求自己、也鼓励学生广涉博学,努力将书法专业办成综合性、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体系。给博士生上课时,他会不经意地给他们讲起中学的化学课——“提纯和结晶是做一切学问必经的过程!”
也许是从教多年,总与学生打交道的缘故,中石先生的心态很年轻。“我教授的课程很丰富,我非常喜欢,因此,心态也和儿童一样,很天真。”先生的顽皮是出了名的,学生给他的评价是——“好玩儿”。
中石先生的顽皮源于敏锐的才思,更源于天真的心。他对很多事物有着有趣而又独到的看法。一次,他参加母校北京大学的一个会议,有人讲到丑石,认为“丑石丑到极致就是美石”。他不同意这种观点:“丑就是丑,美就是美,丑到极致就是极丑!”
之后,中石先生开始给“中石”扬名:“不奇不丑只平常,腆脸其中已勉强,但乞娲皇原谅我,只求随后望尘香。”多年来,追求“无奇”之奇,更是成为他的人生境界。
中石先生曾作一首“自况自可吟”小诗:“普普通通一教师,平平淡淡的无奇,无奇不意非无意,正是无奇正是奇。”“这是我对自己的认定。我是个普普通通的教师。‘的无奇是的确没有什么特点;‘不意是没想到;‘正是无奇正是奇,这种没有特点本身就是特点。”
一首小诗,中石先生谦逊豁达、睿智博学的大家风范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王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