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心理学原理在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

2008-10-10 11:05罗秋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8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试卷讲评教学法

【摘要】著名教育家朱作仁教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走教学法与心理学相结合的道路。”试卷讲评是复习备考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语文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来指导和优化讲评试卷的效果,是每位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试卷讲评 教育心理学 教学法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增大,知识增多,以检验为目的的周测验、月考试、以及中段考等考试形式繁多。特别是进入高三后,学生每周都有一些高考模拟类试题训练。我们不否认:考试既是对学生的学习检查,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有效评价的手段之一。我们常见:学生在一张试卷上争高低,教师也在一张试卷上分优劣。因而,试卷讲评课也就成了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位教师关注的教学环节之一。

试卷讲评课是指在测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高明的教师,往往通过试卷的评讲,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并且及时纠正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目的。成功的试卷评讲,不仅能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繁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师都曾有这样的感触:每次考试后评析试卷,学生经常是启而不发、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形式与效果有必然的关系。既然考试不可免,试卷讲评课也就必不可少。要让我们的讲评课有很好的实践指导作用,运用教育心理学对优化讲评效果很有帮助。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评讲前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1.及时反馈是基本原则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指出:“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了,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可见,及时讲评、及时反馈,这样效果才显著。讲评的效果好坏还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而,要使讲评解决问题,准确就是基础。

如果测试之后都过了好几天,甚至在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了的时候教师才讲评,这样不但会降低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及失分原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查漏补缺。

学生刚考试时,他们在头脑中对试题解答情形的记忆表象还是十分明晰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都处于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望。他们渴求老师的评价,特别是肯定他们的进步,指点面临的迷津。教师要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及时进行讲评,就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同时,学生也会因对讲评材料的关注而集中注意力听课,并容易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这为教师的讲评取得良好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般试卷应在考试的当天或最迟第二天批改完后,趁热打铁及时讲评,才能达到讲评效果最优化。

2.成败归因理论

试卷评讲课上出现学生情绪低落的状况,往往是由于部分学生因成绩不佳心理闭锁引起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尚不成熟,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整能力还不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了成就动机,提出了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因素: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

当试卷分发给学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成败学会积极归因:把成功主要归因于内部因素,即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比较努力,这样会启发学生如果想要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力;把失败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即试题较难、运气不好,也可归因于可控的内部因素,如学习不努力、临场发挥欠佳等,为自己寻找解脱,获得心理平衡。这样的归因虽然有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但对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形成自我效能感,正如俗语所说:“艺高人胆大”。但这两个因素属于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也不能过于强调,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可控制的内部的稳定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情绪状态等,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要求。

我们不可忽视一个实际现象,一个班上,总免不了明比暗攀的现象存在,他们对成绩分厘必争,对排名尤为重视。考后讲评与其说是知识的重组,不如说是一次心态的洗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关注前者的多,关注后者的少。后者的关注是人的本能唤起。有一次,我所在的班级考试下降了一个名次,学生一开始是互相埋怨,进而互相指责,待老师讲评时,一些学生头都不敢抬起来了,等老师责备。遇到这种情况我另找话题,有时以优势比别人弱势,有时用客观指导主观,有时以局部成功突破整体沉闷,有时以个别优秀“以偏概全”,……总之,教师技巧的归因,往往让学生们在困惑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他们的勇气。

3.鼓励性原则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和鞭策兼顾是评讲时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成绩优秀者要大胆表扬和正面鼓励,成绩欠佳者要予以鼓励并提出要求。

后进生因为经历了挫折,往往保持着持续的紧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表现出萎靡不振、焦虑、压抑、回避等反应,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方式会长时间累积,而产生习得性失助感进而自卑、冷漠、孤独甚至是厌学情绪滋生。因此,我们教师在发放试卷时,对成绩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激发后面的学生向他们看齐;对有进步的同学也要提出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从而形成持久的动力源;后进生太渴望成功,表扬后进生比表扬优等生更有必要。对后进学生可从他们试卷的答题步骤、语言表达、创造性的新颖见解抑或书写规范上细心寻找亮点,哪怕是一星闪光点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和赏识。卡耐基说:“我成功的秘诀是我对我的梦想不断地重复、想象,并且相信它是真的。”在教师不断的积极暗示中减轻后进生对学习的焦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达到最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这样,通过讲评,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激发了勤奋好学的愿望,促进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讲评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1.主体性教学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在试卷讲评时最好做到以下几点:①在讲评课前,教师应做好详尽的考试分析,上课前把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纠错;②可把全班学生依据成绩好坏、影响力等因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每个组中的学生均有优生辅导,对试卷中的未知解答先在小组内、小组间讨论,通过互帮互学的途径加以解决。若还不能解决,最后由老师和全班学生一起解决;③对于难度大的题目出现的好的作答及规范的表达形式大力予以肯定,并敢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评讲;④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

2.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此理论告诉我们,最近发展区代表着一种学习情况。在该情况下,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尽最大学力能够达到的区域内学习。如果超出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调整。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越俎代庖;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教学支持。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最高目标的习惯,即使最后不能完全实现,也会取得比当初的小目标更大的进步。

因此,试卷评讲时,让学生明确哪些是能拿到分数而没有拿到的;哪些是稍稍细心些就能达到要求的;哪些难度偏大,也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博上一把的。以基础知识部分为例:语音题灵活多变,出错率较高;熟语中成语掌握不难,但对于“拔出萝卜带出泥”等这样的俚语,学生一头雾水;6种病句中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语序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能够轻而易举地辨析,而对于介词抢宾语的情况就不明就里了。针对这一部分,可提供如下的解决措施:语音掌握常见的3500个字,进行查漏补缺;俚语文化的掌握并非一日之功,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这方面进行广泛搜集记忆,一般的学生可把精力放在能够掌握的知识点上(当然,这是针对高三学生来说的);语病题加强语法学习。

总而言之,试卷评讲既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在讲评课的始终,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提出适合的高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

3.学习的迁移

学习的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起积极影响的称为正迁移,起消极作用的称为负迁移。

教师要运用好迁移规律,促使正迁移的发生。在试卷评中,教师要针对试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巩固和提高。

语文试卷的语言运用中“句式的变换”这一考点,由于初中学生不学语法,因而这一题型显得难度很大。讲解时先从简单的变换句式入手,如“被动句变换为主动句,长短句变换”等。例如在讲到长句变短句时,明确方法:把长句的联合部分或较长的修饰成分化成若干分句或句子。这一题型掌握后,还需明确其变式题型“短句变长句”的解答方法,通过同一题目比较长句和短句的区别,最后得出解答方法:以一组短句中的一个为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短语,作并列的修饰成分,整个句子就变成一个长句。讲评课应该具备针对性,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即使只解决了一种题型,讲透了也未为不可。

三、试卷讲评后教育心理学的运用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以至于在学习速度、质量、方式上参差不齐,使教师难以顾及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的整体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认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教育部《发展素质教育提要》也指出:“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一批个性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试卷评讲中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试卷讲评完后及时地对仍存在问题的后进生给予个别辅导,强化讲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如选考类的现代文阅读,教师不能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而规定全班选择一种文体攻克难关。相反,应该尊重学生对于文学类和实用类的选择,只要有学生做出了选择,教师就应该给与相应的指导。

2.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状态,他就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试卷评讲过程中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肯定与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在学生中的良好印象,从而在自信的基础上取得学业上的进步。

3.知识的系统化理论

知识的系统化指根据分类或因果联系的原则将知识逐步形成一定体系的过程。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系统化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记忆编码,既好记又好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很好途径。

在试卷讲评完后,可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归纳、总结,抓住试卷中的难题、关键题、易混淆题,把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用网络化的图表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对于一些错题要在订错本上存档,并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为以后复习准备好资料素材。

4.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中可以利用的适当观念可以构成三种关系:原有观念是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而,试卷评讲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归纳、总结。

总而言之,如果在试卷的讲评中能合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才可能充分发挥评讲课的作用:激励、纠错、补遗、拓展、提升。

★作者简介:罗秋菊,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试卷讲评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