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化

2008-09-10 10:38周晓英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6期
关键词:长方体生活化创设

周晓英

时代要求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1.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如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首先取一排4个棱长是1 cm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长、宽、高与体积分别为4 cm、1 cm、1 cm、4 cm3,然后取三排同样的长方体摆3排一层,长、宽、高与体积分别为4 cm、3 cm、1 cm、12cm3,再取6排同样的长方体摆3排2层,长、宽、高与体积分别为4 cm、3 cm、2 cm、24 cm3.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2.树立生活意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让教学回归实践,回归生活.

二、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例如,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学生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3.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可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也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例如,在讲“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 “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2.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例如,在讲“圆的认识”时,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教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像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例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4.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的特点,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也可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也一样,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5.模拟生活创设情境.例如,在讲“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第一组:我组原来6人,走了2人,来了4人,现在有8人.问:谁能把第一小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6-2+4=8(人).又问:谁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第二组:我组原来6人,先来了2人,后面又来了3人,现在有11人…… 通过若干个小组的汇报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两步加减的应用题学习.

猜你喜欢
长方体生活化创设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