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高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力实施开放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所谓开放数学课堂,就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达到获取、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的基础目标,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放数学课堂包括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1.情感融入课堂,教师融入学生
实践证明,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浓厚的民主平等探索气氛,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在学生讨论、探索的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参加小组讨论,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在这样一个平等、相互尊重、相互融化的新型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开放的状态,为创造思维、创造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课堂融入社会,师生融入自然
社会处处是课堂,生活人人是老师.开放的学习并不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教室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要让我们的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去拥抱社会、拥抱生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我在初中上示范课,讲完“直角三角形”后,就组织学生三人编成一个小组,拿着量角器和自制的测绳到河边去测量河的宽度.这样学生不仅把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乐趣.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密切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打破数学内容的封闭性.归根结底,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因此,要使数学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中,就必须开放数学教学内容.同时,数学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密切与时代的联系,要紧跟时代步伐,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与现实世界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举例时要举学生熟悉的问题,我在一次示范课教学中,就对“数的连乘应用题”一课进行了处理.教材中的例题是: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5个筐,照这样计算,3人6天可以编多少个筐?我将其改为:小明家每人每天吃5个苹果,照这样计算,他家3人6天吃掉多少个苹果?大多数学生对编筐感到陌生,他们对这类问题不感兴趣,但修改后他们就比较熟悉.选取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使学生能够凭借其生活经验,积极参与研究、探索、讨论等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运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的选取,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开放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教学的一问一答和一题一解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研究和探索模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可以大胆地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教师甚至教材不同的看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大致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情境的创设要尽量做到合情合理,接近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也可以通过做游戏导入,或者是由讲故事导入等.例如,我在一次调研时,给所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讲“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山水画,学生在赞叹美丽风景的同时,无不为画的破旧表示惋惜.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这副画,学生纷纷献计献策,有些学生说可以给画做一个框,镶上一块玻璃.我便提出问题:做这样的一个框需要多长的木条?需要多大的玻璃?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极高的学习热情开始对新知识的探究.
2.讨论问题,探究新知
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是学生自己对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各个学习小组一起讨论,共同探讨,设计方案,然后交流各组的方案,并找出最佳方案.
3.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真理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