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易被忽略的两条线索

2008-06-26 09:48郑湖滨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6期
关键词:程度景物变化

郑湖滨

《山市》这篇文章根据目击者的叙述,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其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但隐藏在行文中的另外两条线索,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使学生丧失了一次对“山市”这一奇异景观真切感知的好机会。

一、视觉清晰程度之线

“山市”与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奇特,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通过肉眼瞬间捕捉到它。那么,我们不妨就从视觉这一角度去解读“山市”的清晰程度。

全文从“然数年恒不一见”开篇,“恒不一见”道破了山市出现之难;接着“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的“忽见”二字点出了山市惊现之奇。之后,作者便极尽视觉器官之能事,淋漓尽致地给我们再现了山市全景,其清晰程度亦如时间线索一样异常分明,层次十分清楚:先是城中楼、堂、坊“历历在目”;待大风起,其城又“依稀而已”;等风定天清,却是“一切乌有”。最后唯危楼一座,便有了“一行有五点明处”;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楼渐低,“可见其顶”,“倏忽如拳如豆”,直至“遂不可见”。

文章写山市蜃景的过程,恰当地使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而把山市瞬间的变化表现得极具层次感,则是借助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短语甚至是修辞来达成。如果时间这条线推进的是“山市”全过程,搭建了《山市》一文的“骨架”,那么视觉清晰的程度线,演绎的是“山市”亦真亦假的神秘幻象,是使“山市”生动起来的“血与肉”。两者互为表里,虚实相生,以点及面,由整体到局部,细致描述了山市时有时无、时隐时现、时明时暗、时亮时黑的变化,可以说紧紧扣住了“山市”这一景观飘忽不定的特点,把“山市”虚无、缥缈的特征勾勒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作者对“山市”清晰程度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其“高人一等”的工笔描摹。

二、情感流露变化之线

“一切景语皆情语”。冰心说过,古今中外任何写景状物的散文都是作者以自己的主观眼光和心情来赋予那些景物特殊的性格和生命。从表面看,《山市》一文只是客观再现了山市这一奇特景观。其实,在客观再现中也伴随有人物情感的起伏,只是这种情感的流露隐藏在字里行间,显得比较隐晦一些。情由景生,让我们一起进入《山市》,在它景物的一一再现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先是“忽见孤塔”,便“相顾惊疑”,惊奇疑惑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始悟为山市”,一个“悟”字,抒写了一番醒悟豁然释怀之感。这种以情衬景的手法,既是对离奇的山市初景的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情感媒介,作者将变幻莫测的山市奇景在人们惊奇迷惑的情绪波动中层层铺写,使景物的变换与人物的感受自然融合,相辅相成。“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一句中的“居然”一词翻译成“竟然”,大有意外之喜,其赞叹之意溢于言表。然后是“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而已”是“罢了”的意思,实在是惋惜无奈啊。等“一切乌有”,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失落;而“惟危楼一座”的出现,又深深吸引人的眼球,令人兴奋不已。“遂不可见”又把这种兴奋推到了谷底,取而代之的是扼腕长叹。最后“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这一“闻”一“见”,亦真亦假,真叫人牵肠挂肚,浮想联翩。这样的刻画,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命气息,令人赏心悦目。

随着景物的变化,人物的心理也跟着起伏,在起伏中流露出的情感,或疑惑或解脱,或赞叹或叹息,或惋惜或兴奋,或失落或高亢,与“山市”特征吻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实在令人惊叹,这才真叫“入骨三分”!

文言文的教学固然离不开字、词、句的翻译,这是教学的基础,但“翻译”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把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导向深入。余映潮老师指出,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阅读课出现。以字词教学作为突破口,利用《山市》一文多条线索并存的特征,教师在组织本课教学时,可以发动学生开展“寻找文章线索”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可从指导学生找课文注释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入手,区别它们细微的差别,从而把握文章的时间线索,理清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词句教学与积累应用结合起来:解释“历历在目”“依稀而已”“一切乌有”等短语后,要求学生造句;分析“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倏忽如拳如豆”等句子作用后,要求学生仿写,从而启发学生感知“山市”在不同阶段中的不同清晰程度。为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还可以适当设置情景,将细节分析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为“相顾惊疑”描述一个众人不知所措的场面,还原当时的情景;在“居然城郭矣”中的“居然”前试加一些感叹词,阐述自己的理解;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城市依稀而已”中的“而已”的韵味,再现作者的感受;比较当“一切乌有”与“惟危楼一座”出现时,人物的不同心理变化……

总之,引导学生运用品字、析词、赏句的方法去研读课文,把《山市》读厚读活,在作者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消除时空的隔阂,挖掘出“视觉清晰程度”和“情感流露变化”这两条线索,让学生在沉浸于“自我发现”的乐趣的同时,真正体会到“曲尽其妙”的大师手笔——这确实是教学《山市》的一条好途径。

(浙江温州泰顺罗阳二中 325500)

猜你喜欢
程度景物变化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