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东
生活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充满矛盾的,反映生活的记叙文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上也应丰富多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记叙文写作,应处理好矛盾安排的张与弛、人事景物的动与静、表现手法的虚与实、情感倾向的抑与扬的关系,在矛盾的统一中,使作品中的形象更鲜明,情节更感人,情感更真挚。
一、张与弛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记叙文写作中的张与弛,主要是指节奏的紧张和迟缓,矛盾的变化状态和静止状态。作者要善于将紧锣密鼓与丝竹之声巧妙地交融起来,组成和谐的旋律。响雷急雨,一味紧张,不能使人怡情;细吹细打,轻拢慢捻,又不能使人振奋。写作中注意了张弛变化,就会使人物的行动与心理变化、情节发展构成一定的节奏,起伏跌宕,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蒲松龄的《促织》,开端趋向紧张,成名交不上蟋蟀,被官府打得“脓血流离”,在走投无路的情势下,竟想自杀。经女巫的暗示,成名捉到了俊健的蟋蟀,有了转机。情节由紧张到和缓,节奏由张而弛,出现了第一次跌宕。紧接着又大祸突起,蟋蟀被成名之子不小心弄死。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出现第二次跌宕,节奏也由弛而张。成名之子闯了大祸,投井自尽,矛盾推向更加紧张的阶段。最后,成名之子被打捞出来,半夜苏醒,化为蟋蟀,进献皇帝,救了全家。这是第三次跌宕,又形成了一次由张而弛的变化。作品的情节始终在波浪起伏中跌宕,紧张处,细密周详;和缓处,疏而不漏。一张一弛,相辅相成,确是高超。
二、动与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鸟的鸣唱反而把深山密林的那种寂静表现出来,这就是动与静的艺术辩证关系。在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中,都应注意这种关系。作文时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闲来的“敲”,敲出了夜半的宁静,也敲出了主人因有约不来的心焦,是以动显静,以静写动的经典。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叶圣陶短篇小说《夜》中的母亲的刻画,因女儿和女婿不幸被捕,她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怀抱小外孙,在等待阿弟的消息。作者以静写动,静中显动,描写母亲在孤灯只影下正襟危坐,可她心中却思绪万千:在她的眼里看到了血,她的耳中听到了镣铐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展现了白色恐怖的气象,无声胜有声,革命者母亲的形象和心境得以彰显。
三、实与虚
写作中可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实写,从正面描绘人物风貌、行为与心理活动;也可以虚写,利用对方或第三者的评价、感受、反应,间接地反映描写对象。如《陌上桑》为表现罗敷之美,就调动了行者、锄者、使君等人的感受和反应来衬托她,使主体形象得以凸现。
以虚写实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写其他相关事物来暗示,让读者在阅读中借助想象去补充和丰富。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有一段描写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为表现关羽的神勇,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先实写董卓大将华雄引铁骑前来搦战,连劈数将,十七镇诸侯一筹莫展。万分危急之下,地位低下的马弓手关羽请战,遭袁术斥责,而曹操却温酒相送。作品只字未提关羽如何战华雄,只说关羽出帐,斩了华雄回来,“其酒尚温”,巧妙地表现了关羽的武艺超群。这样的艺术处理,犹如奇峰突起,令人叫绝,是以虚写代实写的范例。
正确处理虚与实,虚实兼用,不仅可避免文章拖沓累赘,而且使文章含蓄蕴藉,收到事半功倍、回味无穷的效果。
四、抑与扬
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评价、爱憎、褒贬不一,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将生活素材有机地组织起来,表现出自己的美学追求——爱憎与褒贬,从而形成作品的抑与扬。形式上或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如杨朔的《荔枝蜜》就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赞美蜜蜂,起笔却写因孩提时被蜜蜂螫过,对它产生厌恶之情;继而写喝了香甜的荔枝蜜,不觉“动了情”;待到参观蜜蜂大厦时,看到蜜蜂的辛勤劳动,禁不住发出赞美之情,结尾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者的感情变化真实、生动、自然。
记叙文写作必须做到张弛有度、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抑扬得体,唯其如此,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准确传达作者的独特感受,才能吸引读者去欣赏精彩的艺术世界。
(作者单位:湖北监利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