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忆:做一个温情的细节捕手

2008-05-30 10:40陆姹妮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煎饼秘密小孩

陆姹妮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的胡颖老师推荐给我一些少年写手的作品,江舟忆的《秘密通道里的梦》是其中一篇带着幻想色彩的小说,笔力还比较稚嫩,语言俏皮而随意,甚至很少用标点符号—不知是否刻意为之,阅读效果上倒有几分当年读郑渊洁童话时的感觉,简洁明快、生活感浓厚的语素构成,透着专属于孩子们的诙谐活泼。

和很多沉浸于自己凭空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的作者不同,江舟忆的写作兴趣显然更多地着眼于生活本身。幻想,只是一种更自由的表达方式。在《秘密通道里的梦》一文中,江舟忆的写实功力已经初见端倪,几处颇为动人的细节描写令我印象深刻,我相信她的写作体验不仅代表着某一类少年写手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同样也具有非常实际的借鉴意义。

作文, 生活转述者

江舟忆的博客里只有寥寥十几篇日志。“书包里的岛、美少年、记忆仓库管理员……”一看到这些时代特征鲜明的词汇,就大致可知这位博主当为“90后”。然而且慢,不要想当然地将其定位为终日沉迷于卡通漫画中的时尚女生。她并不刻意深沉,只是坦然地展现着孩子应有的天真—就像几米的漫画,有几个大人不喜欢呢—即使是描述看上去不知所云的梦境,也能够将完全没有逻辑联系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而不是个人空洞情感的混乱堆砌。那些生动具体的意象元素都不约而同地传达着相同的信息:这是一个心思细腻,不人云亦云,对生活有自己独特视角的女孩儿。

我很快翻完那些日志,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或者是少不更事,她笔下没有什么武断的是非倾向和道德批判,因而呈现出一种纯净自然的叙述风格。她好像只是安安静静地做着一个观察者,用16岁孩子不染尘埃的心,努力观察生活,捕捉那些被我们大多数人不知不觉中错过的细节。就像她自己说的:“好像很多人喜欢作文的原因是‘宣泄的方式,我觉得,如果写作只为宣泄自己的情绪,是不是有点自私了呢?作文应该是作为‘转述者的角色出现的,能够引发出读到的人某种已经被他忽略以致遗忘的感受,甚至带来一点小小的震撼。”

细节,温情的符号

“我本想这么写我的一生—仿佛我的人生发生在他人身上,仿佛人生即梦,梦中的我感觉自己声音消逝,意志恍

惚无法自持……”这是《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序言中的一段话。江舟忆很喜欢这部作品,她说这部自传式小说引起她记忆深处一些似曾相识的感受,在它的带领下,她也试着去回忆并发现。她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达到某种提醒的作用,让读的人想到:“哦,真的,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觉!”

“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感悟还太少,即使有,和别人比起来也太渺小。我注意别人忽略的东西,大概也是提醒自己去观察去关注吧?”江舟忆这样分析自己写作的意图和心理。更难得的是,这种观察细腻却不琐碎。她对于细节的取舍或许还是下意识的,但其实已经暗含着自己的某种价值观。比如《秘密通道里的梦》中卖煎饼的老夫妇,连同他们虽然衣食不愁,还坚持出来挣钱捐给希望工程的义举,都是她生活中真实存在,并且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那些尘封记忆里熟稔的生活场景是冷静、客观的,带着细节的回忆却是温情而充实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像老夫妇手中递来的煎饼,冒着热腾腾的香气,令人久久回味。

画面,另一种语言

江舟忆喜欢看电影,比较欣赏《千里走单骑》这一类写实的伦理片。有时还用照相机和DV自己动手“拍片子”,因为水平还比较有限,所以她坚持说那不是什么摄影。在她看来,图像和文字一样,是另一种更直接观察和转述的方式,同样需要用细节去体现—这大概也可以解释,她的文字所具有的那种细致生动的镜头感。除了写作,她还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成长的足迹,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生活片段。

江舟忆尝试自己制作DV短片,完成选材拍摄、脚本创作以及剪辑合成等所有工作。我完全不懂DV拍摄,不过莫名想起“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两句来。直觉地认为,江舟忆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文字功底,再加上一定的DV拍摄技巧,将是值得期待的优势组合。她最近的构想是拍摄一个有关衢州当地古建筑的小专题片,对于她来说,这算是个不小的挑战,单看这个很有文化内涵的选题已是不凡。一个高一女生镜头中的乡情古韵,也许达不到大师们的专业水准,然而在我的想象中,那些亭台楼榭间流淌的风景一定是别样的单纯、明媚和真切。

在中学生里,“写实”与“写虚”是两种截然不同,但都具有代表性的写作风格,而又往往以后者为多。毕竟,一个人要走出小我,学会关心更多人乃至社会大众的生存状态,并对之作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辨,绝非易事。对于十几岁的无忧少年,这个要求当然更是过于苛刻。也正因此,江舟忆的写作代表着一种温暖的希望,那是深埋于沙滩下的美丽贝壳,经过海水日复一日地洗练,终将绽放光彩。

江舟忆言论辑录—

·我,江舟忆,即将步入青春期后期却仍然活在梦中的家伙,每天都在努力向“正常”二字靠近,却总被定义为非正常人类……

·长着机械翅膀的人在现实中飞翔,长着羽毛翅膀的人在幻想中飞翔。

·当大脑塞满的时候,我们宁可留下那些信息垃圾,而把关于亲人的回忆作为首先删除的对象,在重新装回记忆前,感情只是一种被很多人随意忽略的普通填充物。随后,对于仓库的排查也证明了这一点:里面塞满着的,都是这种“无关紧要”的记忆。

秘密通道里的梦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住在城北那块儿。后来,我们这片被划成了两块儿,这边一面墙,那边一面墙,还都是墙头上镶有破玻璃片儿碎酒瓶底儿的那种,居然也像模像样地可以被称作小区了。

两面墙一夹,中间便有了条小通道,笔直笔直,从这头一直看到那头。小巷太小,三轮车都进不去,不过用处倒有两个—一是供老头老太们送快迟到的孙子孙女们上幼儿园时抄近路;二是下午放学后,供我们这群小孩玩。因为它太小,太长,以致很少有人会去走,再加上两边房子和树投下的沉沉阴影,让我们觉得它挺神秘的,胆小的家伙可能还觉得有几分恐怖。我们都叫它“秘密通道”,这名字可比什么苑什么新村好听多啦。

西边小区有一棵老树,这几年越长越歪,终于有天把秘密通道西侧的墙给压出了一个缺口,都快压到东小区的墙了。听到东边的老头们说这树要砍,西边的老太太们心疼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啊,好像是她们家的宝宝贝贝们吃错药拉了肚子—其实这树平时也不过是充当那些宝宝贝贝们的公用WC而已—那时我说厕所这类地方一定要用WC这个词,因为感觉很洋气—比我同桌小男生家的“Windows 98”还要洋气—当然,这扯远了。再说那歪脖子老树,这棵老树的顶上年年都会开出几朵像小灯笼那么大的白花,它带着那么一点点炫耀,想让来往的人们驻足一会儿。每个小孩走过去的时候都会指着它们很惊奇地叫大人看,但大人们总是懒得看一眼。于是,这树的头越压越低。它不明白,为什么小孩没有大人高却总能比大人看到更多更美的东西呢?其实我也不清楚……鬼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对小孩发现的世界不屑一顾。

歪脖子老树把墙压出的缺口一直没人去补,有一对老夫妻在原来树桩那里摆了个天津煎饼摊子。那时我参加学校舞蹈队,每天早饭都从这儿买。老爷爷收钱,老奶奶摊煎饼,加鸡蛋的一块五,要火腿肠的再加五毛,如果来买的是小孩再多送半根—还是王中王的,因为来的都是小孩,所以每天都要准备几大把。老爷爷和老奶奶确实是好人,是我当时最喜欢的好人,不仅仅因为那半根火腿肠,也不是因为没带钱时可以把煎饼先拿走,而是有一次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这是个比秘密通道还要秘密的秘密。不过我现在还是要告诉你,这对老夫妻有退休金有孩子,瞒着儿女出来卖煎饼只是为了给没时间做早点的年轻父母们提供个方便,卖煎饼得来的收入,他们也总是捐给希望工程。你一定要保密,不管信不信,上次我和妈妈说的时候她就不信有这回事。总之,我愿意相信这个秘密,甚至胜过相信那些在街头为“希望工程”煽情捐款的家伙,他们为什么要把受捐助者贫穷的隐私统统抖出来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呢?一片赞扬过去后他们又为改变这些状况做了什么?那时候,总是想不明白什么事情可以成为秘密,什么事情又不可以……

有段时间,来了个貌似乞丐的跛腿老头,他倚着秘密通道的缺口搭了个小窝棚摆修车摊,晚上也睡在那里。对我们来说,他一点都不像是个有秘密的人—又老又丑又跛,对小孩很凶,不准我们在他的窝棚外转悠。这个奇怪的老头就一直把守着曾经属于我们的秘密通道,直到有一天报纸上整页都是关于他的大篇报道—原来他的跛腿是因为年轻时候的一次见义勇为,还被评了个什么英雄。消息一曝光,这个老人就消失了。他从什么地方来,又去了什么地方,谁都不知道,都成了待解的秘密。

秘密通道这地儿经过这么一折腾,整个小城的人都知道了。从那以后,在秘密通道里的树桩边摆摊的可就多了:大清早有卖青蛙的,中午有卖草药兼算命的和尚,晚上有卖盗版光盘的,甚至还有卖窃听器和针孔摄像头的,两边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再后来,卖煎饼的老夫妻老得卖不动煎饼了,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捐款给希望工程。秘密通道里的小孩们都长大了。我呢,中考以后上了寄宿制的高中,一年都难得往秘密通道走一回了。不过,秘密通道还是每天都见证着那些悄悄发生的秘密—比如说当年的哪个小孩已经开始早恋,哪个成了不良少年,哪个又去了远方上大学……我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梦想:我就当个秘密通道里的卖梦人算了,整天坐在那个曾开过花朵的树桩上。我要做的,就是悄悄贩卖我童年发生在秘密通道里的每一个梦,以及深藏在这些梦中的种种秘密。

猜你喜欢
煎饼秘密小孩
煎饼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煎饼侠
愿望树的秘密(二)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