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课外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作用

2008-04-29 00:44郑翠萍
少年体育训练 2008年1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校园

郑翠萍

1.课外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相比,课外体育具有活动内容与活动空间广泛;活动形式多样和活动方法灵活;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等特点。

2.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与课外体育的互动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的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

校园体育文化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健康观。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固然能使那些体育爱好者一展技艺,有了展示体育的健康美、力度美、对抗美的舞台,有了培养组织能力,施展指挥才干的场所;也使那些原本不熟悉体育运动的学生,因为耳濡目染,因为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活动,就有了融入这个氛围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要求,也就试着加入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行列,渐进地就学会了一二种体育锻炼的方法,为今后踏入工作岗位能继续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反之,课外体育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育层次的学生说,为着健身、为着健美、为着提高体育技能、为着提高体育成绩、为着休闲娱乐、为着集体的荣誉等而加入活动。而这些又正好激活了校园体育文化机制,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浓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底蕴。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作用与依赖的。

3.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中,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和实际情况,仍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常常被忽视,出现了以体育课代替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按体育法说起来重要、学校规则起来次要、具体执行起来可要可不要,若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予以剖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政令法规的执行不力,财力、物力、人力的投放不足,活动的单一性、组织活动的随意性和活动进程中的“后继乏力”等诸多问题。

4.今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4.1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要取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让校领导了解体育,认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以便于在设施、经费的投入,人力资源的调动、活动时间安排等方面给予最大保障。有了这些保障,安排课外体育,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就有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有了充裕的配套“软件”,接下来就是活动的实施过程了。

4.2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发挥师生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不能只立足于上好体育课,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乐于奉献,责任心强,要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对部分体育兴趣小组开设的项目,学校没有对口的师资力量,可通过聘请校外专职指导教师来校指导,以满足学生对该项体育兴趣项目的锻炼。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要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要加大培训学生骨干、培养学生能力的力度。其次是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营造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着力宣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利用各种宣传栏、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体育的各种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体育游戏、体育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加体育知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然后把学生群体加以整和,来个抓两头,带中间:将每个班中特别爱好体育和体育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组织成立各种特长的运动兴趣小组,充分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以此散发的体育魅力就可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对体育成绩特别差、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实施基础工程,可耐心讲道理、通过运动处方、营造体育氛围等形式使他们从中感悟、认知,也能主动加入到这有意义、充满乐趣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来。

4.3改革体育教学并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设计

改革体育教学体现在教材内容上,应尽量减少由竞技体育项目构成,动作技术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的项目,多增加面向全体学生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强,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生活水平需要的教材,选择以兴趣和健身为主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都能真正动起来,在校时期掌握到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学会一、二项体育运动项目,最终养成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另外要精心设计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务使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能吸引学生广泛的、积极的加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学到体育学习方法,获得体育锻炼乐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校园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