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昶 李永胜 李跃忠 吕 晨
摘要2004—2007年调查上海地区引种槭树受危害情况,发现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严重为害胸径4~8 cm的北美引种槭树大苗。2006年对夕阳红、秋焰、苏氏红、皇家红、挪威红、太平洋晚霞、复叶槭株为害率分别为100%、100%、41.5%、77.1%、8.5%、2.0%、100%,其中夕阳红,秋焰等感虫品种上的产卵刻槽分别达44.7个/株、62.6个/株。2007年夕阳红、秋焰、苏氏红、挪威红、太平洋晚霞等残留虫量的株羽化孔率分别为11.1%、12.2%、0、0、0.5%。并提出推广和培育抗虫品种,应用诱饵树诱杀,化学防治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星天牛;红花槭;挪威槭;杂种元宝槭;复叶槭;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 433.5,s 687.1
根据2010年世博会的规划,上海地区2004—2006年陆续从加拿大、美国等地引进多种色叶乔木,仅槭树科大苗就达7 000株以上(嫁接苗,引种时胸径4~6 cm,4~5年生),其中红花槭类约5 000株,杂种元宝槭类约1 000株,挪威槭类约1 000株。经过有关科技人员3~4年的悉心养护和栽培管理,生长基本良好,叶色季节性变化明显,成活率约85%,目前胸径已生长至6~10 cm。但是,根据引种后的连年调查与观察,这些引种槭树已经受到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星天牛(A.chinensis)等重大蛀干害虫的严重威胁,2006年严重暴发,红花槭类感虫品种被害率100%,被害严重的植株千疮百孔,每株幼虫数十头,产卵刻槽达200~300个,如不及时控制,当年死亡率将超过30%。现将上海地区光肩星天牛等对北美引种槭树的严重为害情况初步报道如下,希望引起有关部门或单位高度重视。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调查槭树品种
调查槭树品种红花槭:夕阳红(Acer rubrum‘Red Sunset)、秋焰(A.×freemanii‘AutumnBlaze);挪威槭:皇家红(A.platanoides‘RoyalRed)和苏氏红(‘Superform);元宝槭:挪威红(A.truncatum×Norwegian Sunset)、太平洋晚霞(A.truncatum×Pacific Sunset);复叶槭(A.negundo)(国内实生苗)以及美洲朴(Celtis occidentalis)和北美红栎(Quercus rubra)。
1.2调查方法
1.2.1引进槭树的株被害率
2004—2007年每年冬季分别调查上述主要引进槭树品种当年光肩星天牛、星天牛为害率(为害症状统一计人),其中复叶槭数量仅15株,每个品种抽样200~300株。下同。主要调查地点有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鲁汇基地、陈行基地,以及上海人民广场附近,梅川路休闲广场等绿地。
1.2.2光肩星天牛等对引种槭树树干基部的危害率
2006年8~9月份调查,仅以树干基部同时排出新鲜虫粪为依据,1处计1头(不准确,有的植株没有虫粪排出但有虫)。
1.2.3光肩星天牛等在引种槭树上的产卵刻槽数量及其分布
2006年冬季引种槭树落叶后,每个品种抽样5~10株。根据光肩星天牛等在引种槭树上的产卵刻槽分布,每株苗木地上部分自下而上主要划分为4段:主干(树干基部至第1分枝下10 cm,区间高度180~200 cm),分叉处(第1分枝下10 cm至上50 cm,区间高度约60 cm),主梢(分叉处上至主梢直径2 cm,区间高度100~150 em),端梢(主梢直径<2 cm)。
1.2.4主要引种槭树2006年树干基部的残留虫量
2007年5~6月份于星天牛等成虫羽化期,每天上午人工捕捉鲁汇基地内所有引种槭树(约3 700株)树干基部刚羽化出的成虫,统一计数。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结束后调查该基地内主要引进槭树品种的株羽化孔率。
1.2.5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等的诱集性
2006年冬季调查光肩星天牛等对复叶槭枝条的咬食程度(不同枝条上木质部裸露痕迹的数量),按照枝条直径分为2~3 cm、1~2 cm、小于1 cm,每类枝条分别合计抽样10~15枝。
2结果与分析
2.1上海地区为害引种槭树的天牛种类
根据4年的多点调查,上海地区严重为害引种槭树的为光肩星天牛及星天牛,主要为害其树干基部、主干、分叉处、主梢等。在自然情况下,未见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eldi)、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等其他天牛产卵刻槽和取食枝条,而鲁汇基地同期的50余株美洲朴(胸径1~3 cm),2004年和2006年桑天牛的危害率均达100%(2005年因4月中旬每株注射80%敌敌畏100倍液50~100 mL,危害率为0),主干及主侧枝内木质部几乎被蛀空;2005年约150株北美红栎(胸径5~7 cm)被云斑天牛危害,其危害率约为30%。
2.2光肩星天牛等对引种槭树的危害率
光肩星天牛等严重为害胸径4~6 cm以上的引种槭树大苗,零星为害2~3 cm以下小苗的根部。鲁汇基地等红花槭、挪威槭等大苗在引后种植的第1年和第2年被害极轻,第3年严重被害,夕阳红、秋焰株被害率均达100%,苏氏红、皇家红分别为41.5%、77.1%,挪威红和太平洋晚霞分别为8.5%、2.0%,但第4年由于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多种治理措施,被害极轻,复叶槭4年中的株被害率均为100%。红花槭、挪威槭等品种感虫,杂种元宝槭等品种抗虫,复叶槭十分耐虫。
2.3光肩星天牛等对引种槭树树干基部的危害率
夕阳红、秋焰、皇家红、苏氏红、太平洋晚霞、挪威红、复叶槭等大苗树干基部被害率分别为48.1%、36.7%、14.3%、0、0、0、100 %。感虫品种幼虫数多为1头/根,少量2~3头/根,抗虫品种基本为0,而耐虫品种复叶槭虽然每根多达2~4头,但因其根系健壮,地表主侧根较多,恢复较快,生长良好,不会死亡。夕阳红、秋焰等高感品种树干基部被害严重而发生期早,当年8月中下旬至9月份即开始很快死亡,死亡的植株,树干基部所有周围组织被取食殆尽(每株1头幼虫即可),幼虫长达5~7 cm,明显偏大。未被控制或尚未产生症状的幼虫越冬后,翌年4~6月份继续猖獗取食为害,如不治理,被害的植株很快死亡。从叶片开始枯黄至整株枯死,8、9月份1~14 d,春季21~28 d,如高温干旱只需3~5 d。
2.4光肩星天牛等在引种槭树上的产卵刻槽数量及其分布
光肩星天牛等在感虫品种上的产卵刻槽数量惊
人,四周的植株以及胸径大(树龄大)的植株被害更重,其主要分布于主干、分叉处、主梢、其中以分叉处最多,占58.4%~92.6%,主干或主梢次之,端梢分布极少。夕阳红产卵刻槽多达44.7个/株,而位于基地东北侧的30余株则高达181.2个/株(可能为光肩星天牛等成虫主要迁入口);秋焰多达62.6个/株,另有100余株秋焰,虽然胸径只有4~5 cm,也多达29.5个/株(2002年引种小苗);苏氏红9.4个/株;挪威红、太平洋晚霞仅零星几株分叉处被产卵,平均仅为1.8个/株、0.5个/株;复叶槭则同样比较严重。
随着树龄增长,胸径变大,光肩星天牛在引种槭树上的产卵位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从树干基部逐步向上移动。胸径小于2~3 cm的幼苗主要是树干基部零星受害;胸径4~6 cm的大苗主要是树干基部、主干、分叉处及少量主梢被害;胸径6~8 cm以上的大苗主要受害部位从树干基部、主干、分叉处已经到主梢,端梢、分枝开始零星被害。胸径小于4~6 cm的引种槭树,其所有主分枝直径(距离基部10 cm,下同)通常不大于2 cm,枝条未见虫道或虫孔;胸径6~8 cm的引种槭树,其部分主分枝直径达2~3 cm,复叶槭、秋焰每株主分枝有虫道数分别为3.7、2.4个。
2.5主要引种槭树2006年树干基部的残留虫量
2006年引种槭树光肩星天牛等暴发,但由于2006年8月中下旬至2007年5~6月份经过多轮的人工仔细排查和多次药剂注射及浇根等,虫情基本被控制。地上部分基本无残留虫量能够活到羽化(容易被发现),但地下根部还有一定的残留虫量能够活到羽化。
当天初羽化的光肩星天牛等成虫人工非常容易捕捉,大多栖息于引种槭树第2、3分枝的基部,以及用力连续摇动树干2~3下,因其无飞行能力极易落地。2007年5月17日至6月8日共人工捕捉光肩星天牛、星天牛等成虫456头,6月25~30日为羽化盛期,如每株根部以1头计算,约占鲁汇基地引进槭树总数的12.3%。据对这些残留虫量的不完全统计,6月30日之前,星天牛:光肩星天牛约为4:1,6月30日之后,约为1:2;混合种群雌雄比约为2:1。
树干基部有羽化孔的数量每株多为1个(约90%),少量2~3个(约9%),极个别4~6个(约1%),距离地表高度不超过8~10 cm,大多2~5 cm。其中夕阳红、秋焰、苏氏红、挪威红、太平洋晚霞等株羽化孔率分别为11.1%、12.2%、0、0、0.5%。
值得强调的是在树干基部发现羽化孔之前的5~6个月中,这些植株树干基部地表均无虫粪排出,可能是2006年8~11月份多次农药浇根,迫使其向地下根部蛀食,而不在蛀食树干基部周围。2007年这些树干基部具有羽化孔的植株大多生长正常,鲁汇基地仅5株死亡,约占具有羽化孔植株的0.8%;地上部分树体内的残留虫量,仅发现2个羽化孔,约占引种槭树总数的0.05%。树干基部残留虫量的羽化期提早7~14 d,或者因为8月5日以后的初孵幼虫被杀死没有机会蛀入。
2.6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等的诱集性
张凤娟等研究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最好,其次为五角枫(Acer morlo),挪威槭对光肩星天牛既无引诱作用又无驱避作用。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具有明显的诱集性,是重要的诱饵树。在自然条件下,复叶槭枝条的韧皮部被严重咬食,红花槭类等感虫品种的枝条仅零星被咬食,杂种元宝槭和挪威槭类等抗虫品种的枝条未见被咬食。在4年的调查或观察中,成虫活动期多次发现星天牛等长时间停留在复叶槭上,取食或交配,严重时3~5头/株。2006年复叶槭被咬食更加严重,不同枝条上多处木质部具有裸露痕迹,其中直径2~3 cm、1~2 cm、小于1 cm的枝条被咬食痕迹分别为2.5、2.2、0.3处/枝。
3治理对策
3.1推广和培育抗虫品种
引进推广杂种元宝槭抗虫品种,如挪威红及太平洋晚霞等;将抗虫基因导入红花槭或挪威槭等感虫品种中,培育新的抗星天牛等品种。
3.2诱饵树的诱杀
高瑞桐等利用复叶槭诱杀光肩星天牛,可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的危害。吴斌等根据宁夏引黄灌区防护林的研究,提出“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评价决策值为0.948,既达到了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目的,又保证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诱饵树比例应控制在7.1%~25%。
3.3化学防治
由于红花槭及挪威槭等品种严重感虫,每株产卵刻槽多达数十个,部分严重的多达200~300个/株,杀卵将起到关键作用。在产卵高峰期作者利用杀螟松300~500倍液喷施于树干2~3次,每次间隔7~10 d,可有效杀卵、初孵幼虫及成虫,至冬季产卵刻槽内的很多卵未孵。邵强华等采用电钻在杨树树干基部打下斜侧孔至边材与心材分界处,按1 cm胸径施入氧乐果1.5 mL,可使该部位当代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接近100%,若在当代幼虫侵入心材之前施药,可杀死全部当代幼虫,如连续2年防治,则可杀灭防治区的天牛种群。潘华等通过野外罩笼和林间大面积应用微胶囊剂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成虫试验,防治效果稳定,且持效期长达40 d;防治后下一代虫口大幅度降低,每年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喷药1次,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张灿峰等应用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西北地区杨树毁灭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喷施于树干上38 d后,对出孔成虫的药效仍达到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