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照进现实

2008-04-24 18:26陈惠芳
人民教育 2008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公开课名师

陈惠芳

苏格拉底说:“有梦想就有希望。”人生是一个个梦的组合体,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翻阅《故事里有你的梦想》这本新书,我顿悟到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

走进《故事里有你的梦想》,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告诉我们:“我的一生是从小时候观察、研究‘蚂蚁开始的。以后,我从事教育工作,就开始观察、研究人的特性,人的培养与人的发展问题了。”因为这个梦想,吕老为此奋斗了一生。

阅读书中一位位名师的教育教学故事,追寻他们成长的路径,我明白了,总有一些人是为心中的梦而活着。“只要心中有希望,梦想就会成真。”循着18位名师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更多的需要实际行动。

老顽童于永正,初涉教坛时曾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坏”老师。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朝着他大喊:“老师打人”,他才开始反省:板着面孔说教学生,只能使自己和学生拉开距离。于是,他蹲下身来看学生,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在《狐假虎威》中,于老师成了那只“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的老虎,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极富变化的表情,似乎将孩子带到了神奇的语文艺术殿堂;《荷花》一课,这位60多岁的老头儿又翩翩起舞……品读于老师,才真正感悟他多么像一本历久弥新的教科书,每一页上写满了智慧的故事。

面对很多故事的孙双金,印象深刻的是18岁的他第一次失败的试教经历:花了整整半个月时间准备的课,在全校五十多位老师面前,刚讲几句,就不断被听课的老师们打断:“停下来!这里不应该那样提问,应该这样问……”“你这么讲,学生越听越糊涂!”“你这一口方言,要好好改改!”,面对熟悉的场景,我仿佛感同身受。

记得第一次上市级公开课,离上课还有半小时了,我还在一句句讲给师傅听,当时心里那个急啊!到了课堂上,看到领导和同事充满鼓励和真诚的目光,我也拥有了自信,坦然地走上了讲台……数学课获得了好评,我真正体会到精彩的背后是辛劳的付出!

窦桂梅老师刚工作时,被分配在学校教务处做行政工作。那时,代课成为她最大的奢望。她先后代过音乐课、数学课、美术课、自然常识课和思想品德课。无论上什么课,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好不容易当上语文老师后,她常常把课堂上40分钟分成2400秒来准备。并且,格外留神那些优秀的同事迅速成长起来的原因。于是,她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去听她的随堂课,主动申请上公开课。让她一鸣惊人的《王二小》那课,忙碌了二十多天。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推翻再来,到最后,她只要在家里试讲,刚说出上句,不到3岁的女儿就能说出下句……怎一个“认真”了得!

“诗意语文,我的朝圣之路”,当王菘舟执著地呐喊时,我起初不太明了。然而,他告诉我们:“磨”课千遍也不厌倦。每节语文课的导入与结尾,他都要修改N次。尤其是被人们誉为“诗意语文”经典之作的《长相思》,就整整设计了三个月,写文本细读,研究纳兰性德生平,查找大量的研究资料,认真研读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和朱自清先生的《诗论》……他常常说: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

如果说行动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执著和勤奋无疑是成功的“助推器”。手捧《故事里有你的梦想》,有味道的程红兵,毕生耕耘“马芯兰教学法”的马芯兰,“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的刘可钦,用心做教育的張思明,网星张万祥……一次次被他们的成长故事感动着,在感受名师带来的独特魅力时,我的脑海里回放着名师的自白:追求、读书、执著、自信。当他们怀揣希望的梦想时,读书磨砺了底气,也使他们充盈着灵气。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今天,当我们欣赏名师课堂上游刃有余、韵味无穷时,背后正是一路辛苦的奔跑与一份梦想的坚守!

故事里有你的梦想!有效引领,无数启迪,超级震撼,名师们在我的心灵深处播种了一颗颗梦想的种子。让我们用心读他们,用心做自己,让梦想照进现实!

(《故事里有你的梦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系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公开课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有趣的数学课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浅议"名师"
讨厌的理由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