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藻
【摘要】针对当今大学校园流行艺术的铺天盖地、高雅艺术的曲高和寡和经典艺术的逐渐边缘,结合大学使命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和陶养健康优美人格。文章从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审美文化研究》选修课说起,将高深的美学理论联系于生动的艺术活动,把学生的审美感受引发到教育的理性思考,论及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首先,在课程的开设上,切实了解学生的艺术状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把学生的关注当成教学的对象,让学习的过程变为提高的结果,对现实的问题予以理论反思;最后,在教育思考上,努力提高艺术教育的鉴赏能力,注重培养艺术教育的理论素养,引导形成艺术教育的审美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 选修课 艺术教育 审美文化
大学校园是激扬青春的舞台,也是流行艺术、高雅艺术和经典艺术汇聚的场所。然而,曾经弥漫书香的校园,今天已被眼花缭乱的“审美”搅得沸沸扬扬。
青年时代是放飞梦想的季节,更是接受教育、传承文明和陶养情操的黄金年华。但是,往日征战高考的学子,今天又被纷至沓来的“文化”弄得懵懵懂懂。
“大学到底应该传授什么样的文化?”“大学生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素质?”“大学生艺术教育仅仅是艺术技能的训练吗?”面对这些疑问和困惑,我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校级选修课《审美文化研究》,从2001年到现在,共有上千名学生选了这门课,是目前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一、课程开设:调查研究,制定大纲,形式多样
无可否认,倍受呵护的独生子女、疲于应试的被动学生、网络文化的潮流一代、流行音乐的发烧一族——媒体广为称道的“80后”构成了21世纪中国高校的莘莘学子。这是一代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置身于多元文化碰撞的“矛盾青年”,他们有着较强的书本知识而乏于社会实践,具有敏锐的接受能力而不能辨白真伪,既向往创新又蔑视传统,既挑战权威又实力不足,既志向远大又迷失现实。他们的审美情趣怎么样,他们的艺术素养又如何,他们渴望接受什么样的艺术教育,他们是如何看待流行文化的,我们又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美学鉴赏能力,等等。这些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无时不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苦恼着我们的思维。
1、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学生的艺术状况
我校地处四川省东部的川陕鄂渝结合部的达州市,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多科型本科院校,学生多数来自于西部农村或县级城镇。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审美艺术状况呈现出“一个普遍”、“两极分化”和“三种情况”。
所谓“一个普遍”,是指学生普遍喜欢流行艺术,尤其是流行音乐,不但艺术欣赏停留于通俗的层次,而且审美思辨能力几乎是空白,仅仅是感性的评价,诸如“好听”、“有味道”、“很特别”。所谓“两极分化”,是指音乐、美术的艺术类学生有着较强的专业水准,而其他非艺术类学生绝大多数除了唱流行歌曲外,还有很多是五音不全,很多人都不会一种器乐,更不用说书法、舞蹈、美术了。所谓“三种情况”,一是仅仅会一门技艺,要么会钢琴、要么会声乐,其他则明显呈“软勒”;二是就是学艺术的不少也是高考前突击上去的,他们谈不上热爱艺术,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三是绝大多数学生处于“艺盲”状态,对高雅的和经典的艺术几乎没有任何兴趣,甚至表现出对高雅艺术的嘲笑和对经典艺术的拒斥,而一味追捧“玄幻小说”、“超级女声”和“RAP”唱法、“街舞”表演。
2、制定大纲,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面对复杂而繁难的局面,如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36个学时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制定科学合理而切实可行教学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策略是:“明确一个目标”、“着力两个方面”和“采取三种途径”。
所谓“明确一个目标”即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这是一门理论课程而不是艺术技能训练的应用课程,它不传授艺术表演知识和审美技巧,而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审美,审美的意义是什么,即用美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所谓“着力两个方面”,即感性和理性,一是广泛联系审美文化的表现,即从大量的事例和现象中提出问题,如广告中、影视里和社交礼仪场合的“美女”现象;二是深刻剖析审美文化的实质,即努力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诸多的历史的、心理的、民俗的和文化的原因、特点和意义。所谓“采取三种途径”:一是影视、歌舞和图片的审美鉴赏,二是讲授、讨论和答疑的课堂教学,三是课堂参与、平时作业和期末论文的考查形式,这些分别从教学到管理、从内容到形式保证了教学效果。
3、形式多样,开展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
这门课程的性质尽管有着鲜明的理论色彩,属于通识性的人文基础理论课,但是不能因为其思辨和抽象的特征而显得枯燥乏味。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的“一为主和两辅助”相结合,从而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所谓“一为主”,即以课堂讲授为主,这既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这门课程本身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先用十个课时讲授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分别就流行音乐、前卫艺术、广告传媒、电视选秀、美国大片、热门影视、新潮服饰、节庆意义、古典新解和本学期出现的艺术审美事件或对重大社会事件和现象予以美学观点的评说,如我们就对2003的“非典”、2004年的“中日关系”、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2006年的电视剧《亮剑》、2007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对以上内容在讲授为主的基础上,我们还采用了“两辅助”的教学形式,一是辅之以多媒体,或投影图片、或播放影视、或录放音乐;二是辅之以现场表演,让学音乐或美术的同学和有一技之长的同学现场展示,老师予以点评。通过这些辅助性工具的运用,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形象生动、生机勃勃。
二、教学方式:有的放矢,由浅入深,因势利导
这门课程从最初抽象地讲授美学理论知识到形象地传授艺术审美的鉴赏方法,再到联系艺术、生活和社会,并用美学、艺术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理论鉴赏分析、总结反思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尽管要讲好这门课程的难度是很大的,既需要授课老师具有较强的美学思辨能力、一定的艺术表演能力、敏锐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广博的人文社科、艺术知识。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七年的实践和总结,选修的学生越来越多,各方的评价越来越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了“审美文化研究”课程,让他们在审美鉴赏过程中,“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是怎样讲授这门课程的呢?
1、有的放矢,把学生的关注当成教学的对象
当代大学生观念开放、思维活跃、感受敏锐、信息灵通,几乎对发生在校园内外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审美新潮都予以了强烈而真诚的关注和思考;他们渴望了解其中的内幕、洞穿其中的奥秘,但常常又不得要领,甚至发生“误读”。
对此,我们要切实了解这类特殊的人群,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予以引导,把学生的关注当成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思考的对象。为此,“审美文化研究”课程就得立足校园、心系学生、放眼全球,既来源于学生,又出自于老师,最后师生交流了思想,增进了了解,教学相长。而那种不顾学生的理解喜好,一味引经据典,只知自圆其说的高头讲章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喜爱和重视,更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学有所获。如几年前中日关系一度陷入低谷,针对学生既喜欢日本的家用电器和欣赏人本的传统礼仪,又憎恨军国主义和否认侵略的矛盾心态,老师在投放著名作家张承志的散文《日本留言》后,展开了“日本形象”的美学分析。最后告戒同学们,“不论日本将扮演什么样的形象,都不能影响和阻止我们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的步伐。与其是说我们反思日本的美学形象,不如是说我们要藉此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树立一个团结进步、繁荣富强和热爱和平的泱泱大国的美学形象。”[1]
2、由浅入深,让学习的过程变为提高的结果
“审美文化研究”是由“审美”现象入手到“文化”意义揭示,再到“研究”观点的探索,课程名称就意味着我们应该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由表现到意义的逻辑思维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由浅入深,让学习的过程变成提高的结果呢?
针对选修这门课程的多数同学都是冲着课程名称中有一个“美”字而来的,所以,开讲的第一节课就明确告知,“审美文化研究”,不是讲如何化装美容、穿衣打扮、布置房间,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对各种艺术的、生活的、文化的现象有自己独立而正确的判断。正像艺术大师罗丹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用美学的目光去审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登堂入室。中秋节到了,月亮为什么能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心目中的抒情对象,就从月亮的自然特征说起,结合文学史上的“咏月诗”,发掘它超越时空的文化意义、消弥人生悲剧的美学价值,从而说明“‘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更‘美”。这样就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发现问题的审美乐趣,领略越感性的思想魅力。
3、因势利导,对现实的问题予以理论的反思
大学校园的艺术表现是丰富多采的,从走马灯式变幻的流行音乐到电视台制造的选秀明星,从校园里各种热闹非凡的文艺演出到社会上不断涌现的审美潮流,都需要用美学的理论予以审视,让学生不至于迷失审美方向和降低艺术品位。
“审美文化研究”尽管要解释林林总总的审美现象,但绝不是就事论事,一般性的评议,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实质、由个别到一般的理性认识;但是这种理论分析绝不是脱离学生实际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富于时代性和针对性,深入浅出地分析,以理服人地评说。如肇始于2004年湖南卫视大型选秀“超级女声”,这场吸引了全国媒体和多数国人的活动,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讲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万人追捧的“‘超级女声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暗中置换,将本来是声乐艺术的歌唱表演和歌声欣赏,变成了妙龄少女的形象展现:容貌从靓丽到平庸,化装从优雅到奇特,服饰从端庄到前卫。整个表演成了人们争相观看的‘视觉盛宴,表演者的‘被看欲和欣赏者的‘观看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2]
三、教育思考:提高品味,养成思考,完善人格
“审美文化研究”所实现的教学效果和美育意义应该超出课程本身的内容,正像著名学者刘士林所言:“审美教育在本质是一种澄明,一方面它能够直观并勇于揭示人在现实中的异化事实,另一方面又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协调人自身面临的分裂危险,使异化的人性结构复归于自然的平衡。”[3]这就涉及到一个关于艺术教育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即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究竟为何。与其说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提高艺术品味的审美教育,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如说艺术教育的实质是陶养和培育完善的人格。这在艺术不断边缘化和日渐沦落为“戏说”和“恶搞”的今天,大学的艺术教育就应该实现庄子在《庖丁解牛》中所揭示的“技、艺、道”的正向递进。
1、提高品味,努力提高艺术教育的鉴赏能力
“审美文化研究”课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艺术应该是什么,不但要从理论上明白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经典艺术和流行艺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纯正的艺术鉴赏能力。
针对当间大学校园中依然存在的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以时髦为美、以新潮为美、以怪诞为美的现象,这门课程就应该结合学生中出现的审美“误差”现象,从理论上阐明艺术美的基本法则和重要标准。我院中文系每年都要举行课本剧演出活动,几年前个别学生受文坛刮起的“戏说帝王历史”、“解构红色经典”的影响,在“创造性”改编文学名著的口实下,追求所谓的“观赏性”,任意增删内容、随意更换人物,甚至肆意改变原著的主题、结构和风格,如将《孔雀东南飞》弄成了喜剧版本,将鲁迅的《阿Q正传》弄成了搞笑版本。为此,我告诉学生艺术尽管要“与时俱进”,适应不同时代和不同观众的审美趣味,但是,经典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美好情感和伟大理想的形象展示,改编只是改变表现形式,而不能“伤筋动骨”。
2、养成思考,注重培养艺术教育的理论素养
艺术美的欣赏既是一次感性体验的过程,也是一次像恩格斯说的“理性法庭”审判的理性思考,正像席勒说的:“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而艺术教育无疑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选择。
当代大学生既注重感官愉悦、追踪艺术新潮,也讲究独立判断、推崇个性自由。但是,在艺术美的欣赏上常常流于浅尝辄止或与世沉浮,而不愿意领会其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更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各种媒体登载了不少的文学作品,久违了的诗歌朗诵活动此起彼伏,我在给学生作了述评后,及时将问题引向深入,“生命应该承受之重——汶川大地震的美学沉思”,将人类的灾难和人类抗击灾难的能力和意志予以反思和总结,分别从“面对灾难的生与死——自然的永恒,置身灾难的爱与怕——人性的崇高,反思灾难的美与丑——生命的伟大”讲述了我的理解,“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只有承受沉甸甸的对象——灾难和死亡、痛苦和眼泪,我们的生命才具有存在意义的厚重感。这场大地震的后果无疑是沉重的,在沉重地毁灭鲜活生命的同时反而释放出了人类生命的巨大能量,这场大地震影响的确是深重的,在深重地打击美好生命的同时反而迸发出了人类生命的耀眼火光。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伟大的生命力,一定意义上也刷新了人类抗击灾难的生命纪录。‘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的。当我们再一次回味着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时感慨万千!”[5]
3、美化人生,引导形成艺术教育的审美人格
一切审美教育的宗旨都是人格教育,而人格教育的核心又是“美”的教育,前苏联著名美学家尼·阿·德米特里耶娃说道:“艺术的力量也在于它教导人们审美地对待现实生活本身,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和使自己的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带有创造性、艺术性的成分。”[6]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和意识形态领域形象表现的艺术,有着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两大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无不体现了人类主体精神的能动性,从原始艺术的诗歌、音乐、舞蹈的三位一体到当今艺术种类的纷繁复杂;同时,艺术尽管有着多样的功能,但审美性是其根本性的职能,引导人追求美好、抒发情感是艺术教育首要任务。从艺术的创造性本质和审美性表现,启示着艺术教育的广阔空间,不仅是艺术技能的训练,也不完全是鉴赏能力的提高,而应该是陶养完美的人生和形成审美的人格。这就是艺术的创造性本质昭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事业领域和拓展新的人生内容;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启示我们不但要做到真善美的协调、知意情的和谐,更要努力在竞争的社会和纷繁的时代,追求“诗意栖居”的优雅人生。
通过艺术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审美欣赏的品味和能力,能够鉴别美好与丑恶、区分高雅和通俗,而且养成了思辨的习惯,抛弃了“跟着感觉走”的放任状态,形成了健康而高雅的审美判断能力,进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而“审美文化研究”课程的开设,“说明在任何一个民族中审美文化的高度和极大普遍性,与政治的自由和公民的道德、美的习俗,与善的道德、行为的光辉,与行为的真理,都是携手并肩而行的。”[7]
因为,大学校园不仅是释放青春的舞台,更应该有一片艺术滋润的沃土;青年时代不仅是放飞梦想的季节,更应该有一次审美教育的良机。
参考文献:
[1] 范 藻.现代性与审美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351.
[2] 范 藻.一次声色聚会的超级狂欢[J],美与时代.2005(8):15.
[3] 刘士林.澄明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237.
[4]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5] 范 藻.生命应该承受之重[J],美与时代.2008(7):5.
[6] 尼·阿·德米特里耶娃[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50.
[7]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68.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