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君 李志梅
【摘要】文章就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差异和语用失误,跨文化知识的传播和避免文化缺失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了重视文化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缺失;语用失误;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2-0162-02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指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所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习俗、情感等因素。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柏默(L.R Palmer)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文化产生、发展、传承、获得的必由之路。由于各民族的历史、生态、宗教、民情、习俗不同,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不同民族的思维角度可能不一致,从而在语言上会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英国诗人有句诗:“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就是指东西方在伦理道理、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照搬自己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进行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理解和信任上的障碍。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曾有一位留学生因为听不懂美国人的Freeze!(站住、不许动)而在人家门前被枪杀的案例,表明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极端后果。又如,如果你对外国人说“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就有可能会被误以为是“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to be a 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因此,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准确、无误和得体的交流,必须了解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差异和语用失误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眼不见,心不烦”,英语为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学生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一头雾水,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这个句子时,会以为是“老狗不学新招”,其实是“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体现在词汇的含义方面。还如dog一词,有人听到自己被别人称为a lucky dog时,以为自己被称为“狗”而感到不快,因为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狗”不是好东西,有奴仆,低贱的追随者之意,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其实在英语中,dog是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Love me, love my dog.”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Pindaros)在他的《哀悼颂》(Odes of Condolence)里面有这样一句诗:Thus every dog at last have his day--He who this morning smiled, at night sorrow.(人人终有得意时,晨时欢笑夜中悲)。诗前面的dog并不是指狗,而是暗喻“平贱的人”he。但是这诗句就这样断章取义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风光的一天”,而非“每一条狗都有它的出头之日”。中西文化的差异从动物词汇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可见一斑。
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隐私意识方面。隐私意识在英语中是Privacy, 指private business, private affairs 以及private concerns。这和西方的历史渊源有关。西方人崇尚的个体主义价值观,“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是西方人生活信条。他们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不允许对之进行刺探、干扰和侵犯。所以他们对于年龄、个人收入、财产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以及个人所购商品的价格等都是视为自己的绝对隐私。特别是女士年龄,英语有句谚语“A women is as old as she admits.”(女人的年龄由她自己说)。除非特别熟识,千万不要打听隐私问题,否则会招来Keep your big nose out of our business(我们的事不要你管),Mind your own business(别管闲事),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或者Put not your hand between the bark and the tree(别管别人的家务事)的抗议和警告。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熏陶,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关心,常常会问及这些问题,对外国人也不例外,不经意就问出: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e dress? 等等这样的问题来,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激起对方的反感。
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交际语言和行为方面。例如,我们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一般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打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还有我们见面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去哪里?”,“干什么去啊?”等。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情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如果我们问英美人“Have you eaten yet?”他们会认为我们是想请他吃饭,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 ”他们会很不高兴,很可能会说“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如果我们问“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他们会认为这是明知顾问,感到很奇怪。
于是,有学者把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英语文化背景人士初次交谈的禁忌。
三、注重跨文化知识传播和避免文化缺失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但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未能注意到本国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思维套用目的语,因此,外语教学中存在“文化缺失”。
(一)称呼问候上的错误
平时,我们常听到学生称呼他们的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Teacher Li”(李老师),即便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这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老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如果是大学教师则为“Title + surname or given name”,即“头衔+姓氏”或者直接叫对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 Green等。另外,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长(Section Li),张经理(Manager Zhang)等等,在英语中这些通常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英美人称呼别人一般是Mr. /Mrs./Miss/Ms+姓氏,熟悉的可直呼其名或爱称。
(二)文化习俗上的错误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 或者说:Where are you going? 。而英美人见面时如果是上午则说:Good morning. 如果是在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在傍晚就说:Good evening;如果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 或Hows life? 如果是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因此,应当重视前文提及的交际语言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以避免因文化习俗产生的错误。
(三)不同价值体系带来的错误
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常用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四)概念过于简单或垄统带来的错误
这类文化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没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所造成的。学生往往断章取义,读了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书或仅是肤浅地了解一点英美社会就匆忙下结论。如到别人家串门或作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 或 “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 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 “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
(五)交际策略上的错误
交际策略是一种交际能力,是指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交谈双方为克服言谈规约上的文化差异而采取的一系列随机应变的方法。譬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常用的交际策略有回避,容忍,悬置和调节等。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启发和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之类化、显性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能力和策略。总之,语言与文化同步教学,不仅增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达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瑞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魏宏君(1964-),男,辽宁建平人,新疆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