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及其消费特征

2008-03-22 01:24卢嘉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

卢嘉瑞 徐 涛

【摘要】近年来,中等收入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途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如何界定中等收入阶层、怎样合理确定其收入的上下限,各种看法出入很大,而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特征更是少有研究。文章将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层;消费热点;消费观念

【中图分类号】 F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2-0016-02

一、中等收入阶层的涵义和划分标准

(一)中等收入阶层的涵义

在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术语上,有一些大同小异的提法。国外文献中,往往表述为“中产阶级”或“中等阶级”(middle class);国内文献中,则往往表述为“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等。笔者认为,十六大提出的“中等收入者”,本身是一个科学准确的概念,现在只是为了便于进行学术讨论,才表述为“中等收入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至于是用“阶层”还是“群体”,我认为由于“阶层”是指由共同的经济状况或其他共同特征形成的社会群体,因此使用“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较为妥当。

那么该如何定义中等收入阶层呢?笔者认为 ,所谓中等收入阶层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生活较富裕、生活水平比较稳定的一个社会群体。它包含以下三方面特征:(1)中等收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高收入和低收入而言,它处于中间层次,既不是特别富有,也不是仅能维持生活没有较多的节余。(2)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定时期”是指一个时期内的标准具有稳定性。同时,它又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提高的概念。(3)它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概念。生活较富裕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质量,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不仅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有结余用来享受和投资。

(二)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和划分标准

迄今为止,尚无统一的或公认的比较合理的划分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准和方法。由于不同研究者所考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划分标准要适合我国国情,不能太高,但也不要过低,避免因标准过低而盲目乐观;其次,鉴于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距很大,应对城市和农村中等收入阶层先分开研究,以后再作对比研究,本文研究对象就是我国的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因此,我们将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准定为:个人年收入5~12.5万元。

这样确定,首先是因为这个标准符合我国国民对生活较富裕概念的理解和定位,与人们对消费结构升级所需的购买力相一致。根据世界银行、主要国家和地区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显示,人均达到GDP3000美元后,消费结构将发生突出变化。1979年至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2005年为9.9%,2006年为10.7%,如果“十一五”期间能够保持年9%~10%的发展速度,到2012年前后,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多美元。同时,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工资总额年均递增13.5%,职工平均工资年均递增12%,并分别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2006年我国职工平均达到21001元,如果职工工资能保持年10%的增长速度,那么到2012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应在50000元以上。

其次,这个标准接近实际收入水平。一般认为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处级以上)属于中等收入阶层,根据2006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规定,现行公务员工资由职级工资和津贴补贴两大部分构成,以河北省为例,按新标准计算任职10年以上的副处级公务员年职级工资应在2万元左右,补贴津贴为2.1万,加上其它工资外收入,其年收入应在5万元以上。可见5万元的下限标准也与实际收入水平基本一致。

最后,借鉴国外经验,中等收入阶层的上限标准一般定位下限的1~5倍,如美国中产阶级标准为4~20万美元,德国为3~8万美元,瑞典为4~10万美元,日本为4.4~6.8万美元,香港为2~4.1万美元,我们折中取2.5倍,由此将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上限标准定为12.5万元,这也与国家税务总局将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定为高收入阶层的标准相符。

二、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消费特征

(一)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住房、汽车成为消费热点

在饮食方面,与低收入阶层相比中等收入阶层的饮食结构、饮食观念都发生了转变,粮食消费比重降低,副食品消费比重逐渐上升,消费档次逐渐提高,更加讲究营养和风味,讲究吃“精”、吃“鲜”、吃“新”,在外用餐支出明显增加,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已经达到富裕水平。在穿着方面,由于收入的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服装消费从简单的穿衣功能过渡到个性化、时尚化时期,消费档次逐步提高,崇尚品牌,讲究款式、品质和个性,以表现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层次和气质。

住房方面,中等收入阶层既要求有舒适的独立空间,又要求能够方便与亲人朋友联系。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购房,且非常关注社区物业管理,对社区卫生、绿地、阳光、安全等方面有较高要求。雅虎的调查也显示,有94.9%的中等收入阶层拥有自购住房;同时,目前有49%的中等收入阶层仍住在“普通商品房”里,他们中渴望在未来5年内住进“高档公寓”的比例高达44%。汽车方面,调查显示,57%的中等收入阶层拥有私家车,其中在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等收入阶层中,74%以上拥有私家车,而在月收入3000至5000元人群中,私家车拥有比例为33%。在目前尚未购买私家车的调查对象中,60%的人准备近期买车;在有车族中,20%以上的调查对象还想换好车。

(二)重视教育

中等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满足,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满足发展需求的消费项目或投资。如对子女的教育消费,虽然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人们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但较之低收入阶层来说,中等收入阶层显然有更多和更长远的投资要求。如2004年南京市的中等收入阶层平均每户子女的“择校费及赞助费”为5403元,比全市平均高1.85倍;为子女支付的“补习班费、兴趣班费、家教费、在校生活及住宿费、其他教育费”为1968元,比全市平均支出高94%。

(三)出境旅游、运动健身成为重要休闲方式

闲暇的时候,中等收入阶层不再像低收入阶层那样喜欢用逛街、打牌来消遣时光,运动健身、外出旅游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在他们理想的休闲方式中,选择旅游的高达71%,与朋友聚会46%,看戏剧、电影、展览等42%,健身33%,看书37%,天伦之乐29%,上网冲浪11%,什么也不干9%,看电视仅4%。雅虎的调查显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者在过去一年抽中出时间旅游的比例达到81%。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5%的人没有选择国内游或者郊游,而是选择了欧美、东南亚以及南美、非洲游等线路。而选择穿越藏北无人区旅游,超越了东南亚休闲游、拉斯维加斯幸运之旅以及纽约、米兰购物游,成为仅次于欧洲游的向往之地。

(四)投资性消费增多

中等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水平较高,资金使用比较充足,同时思想观念较为现代,一般具有较强的投资理财意识。而且,中等收入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员本身就是来源于金融投资行业,因而更关注投资理财。他们除了拥有物质化的资产外,还普遍拥有金融类资产,如股票、债券等。浙江省城调队对浙江省中等收入阶层调查显示,有投资意向的家庭占调查户数的43.8%,其中有40.5%的家庭将余钱存入银行外,还进行投资,有3.3%的家庭选择将余钱进行投资不再储蓄。从投资方向看,股票是投资者的首选方式,占投资家庭的42.9%;其次是保险,占投资家庭的38.5%;债券、国库券排在投资的第三位,占投资家庭的28.8%;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不少中等收入家庭将投资瞄准了房地产市场,已有16.3%的家庭将房地产作为投资方向;另有5.5%的投资者由于个人的喜好,选择收藏品作为投资方向。

(五)消费观念超前、现代

与中国传统的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相比,中等收入阶层主张能挣会花,开源重于节流,已经基本接受了分期付款、信贷消费、刷卡消费等现代、超前的消费观念。有调查显示, 中等收入阶层中有61%的人认为“与其勤俭节约,不如能赚会花”,56%的人并不认为“超前消费没有必要”。尤其是年青的中等收入阶层,他们时刻以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引以为戒,只会努力工作不懂休闲,节俭吝啬不会花费的生活方式已被逐步放弃,“花明天的钱,享今天的闲”、“能花才会挣”正在成为他们普遍崇尚的消费观念。

三、扩大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消费的途径

(一)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首先要扩大它的比重。而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扩大,离不开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和充分就业。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经济越发达,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就越高,所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归根到底有赖于不断的发展经济和提高生产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根本思路是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就是要在经济发展整体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维护好高收入者的正当利益,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降低低收入者的比重来扩大中等收入基层的比重。

(二)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消费,要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关键要继续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让这部分人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并有一个良好的收入预期。首先,因为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薪收入,因此就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加大财政工资支出,不断提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提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实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对非国有单位,应该鼓励员工向雇主索取剩余价值,确保中等收入阶层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轻中等收入阶层税收负担。一是对中等收入阶层实行低税率,通过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建立必要的减免和退税制度,减轻中等收入者的税负,使这个群体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与壮大;增加对那些特别高收入者的实际税收,把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放在这部分人身上。二是税息挂钩,在美国等“税息挂钩”国家,纳税义务人在交纳个人所得税前要扣除每月承担的银行利息。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正好也是信贷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看似领取着颇高的收入,但事实上要承担利息与所得税的双重压力。

(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我国消费市场前几年进入僵持阶段,缺乏热点,这两年才有所回升,产生了手机、电脑、数字家电、汽车、住房及其带动的家具、装修等消费热点。今后除了要继续保持这几大热点外,还需不断扩宽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一是为中档商品更细分层级。相比国外中档商品市场七八十万乃至上百万种商品,礼物、玻璃器皿、厨卫用品等划分非常细,我国商品市场上可供中等收入阶层选择的余地就太小了。现在国内还有很多潜力可以发掘,从纵向、横向都可以发展关联型、系列型商品。二是增加高质量的闲暇消费。闲暇消费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闲暇是“生活的艺术”,是“生活的极重要内容”,甚至是“生活的中心”,有人甚至认为,未来时代是新的闲暇时代。在中国,闲暇消费虽然也开始提到了人们消费的现实日程当中,但这部分的消费产品供给层次低、种类少、方式单一,还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成为实实在在的短缺经济。这就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拓展,积极发展健康向上有益的闲暇消费,提高闲暇消费的质量和品位,使闲暇消费成为中等收入阶层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育为满足精神需要的图书消费,为满足美化生活需要的花卉及装饰消费,为满足健身要求的健身器材消费,同时提供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大餐,如音乐会,国际科技文化展览等,满足人们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需要。

(四)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我国长期以来,强调的是以节俭为美德的消费观念,消费的内容局限于基本的生活需要,注重物质消费,忽略了精神文化消费。这种消费观念在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供给约束的时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有了很大变化,商品供给相对丰富,人们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需求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上述传统观念,大力推广新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树立消费有益于国家、社会,有利于财富生产的思想。同时还要注意到,扩大消费不是要求盲目消费、高消费,而应形成与收入、长远利益相一致的适度消费观念,引导人们在满足物质消费需要的同时,建立與社会再生产和国家发展相协调的消费观念,树立健康、科学和积极的先进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廖九如.中等收入阶层及其消费特征[J].消费经济,2005,(08).

[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J].经济研究参考,2005,(05).

【作者简介】卢嘉瑞(1945-),男,辽宁沈阳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收入、消费和经济改革;徐涛(1978-),男,黑龙江绥化人,河北经贸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消费经济。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浅析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