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彤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教学试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师体育专业、高师非体育专业、竞技体校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跳深练习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跳深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力量的特殊超等长练习方法,其生理机制符合运动比赛特点,是发展由退让到克制性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对训练基础较高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训练基础较低的练习者来说,训练效果不显著,部分受试者训练初期出现机体损伤现象。实验结果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有选择的进行跳深练习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跳深练习;快速力量;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69-03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快速力量作为力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很多运动项目成绩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近百年的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探讨中,人们总结出了众多发展快速力量的方法、手段,前苏联运动训练专家提出的跳深练习多年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倍受教练们青睐。但也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跳深练习在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提出疑问,他们主要关心跳深练习在增加运动员的快速力量方面是否比其他充分发挥弹跳能力的练习更加有效,试验结果也不尽一致。为此,我们选取高师体育专业大学生、高师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竞技体校学生三大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跳深练习提高机体快速力量素质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为该训练方法在不同人群中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高师体育田径专业男性大学生10人(短跑3人、跳高3人、跳远4人),年龄19~22岁,运动等级均为二级。竞技体校运动队男性学生10人(短跑3人、跳高3人、跳远4人),年龄16~18岁,运动等级为一级4人,二级6人。高师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10人(均为身体健康的田径业余体育锻炼爱好者),年龄19~22岁,运动等级为三级1人,三级以下9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法从体育期刊、学术专著及互联网站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1.2.2受试人群分组法将高师体育专业、竞技体校、高师非体育专业三个受试人群学生各分为独立的一大组,然后将每一大组运动人群进行随机抽签,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对所有学生进行原地深蹲纵跳摸高、7步助跑纵跳摸高和立定跳远测试。每人每项测试4次,然后统计出4次平均值。
1.2.3运动实验法试验组试验器械为跳箱6个,每一大组2个,高度可以从50~105 cm随意调节,试验场地为较柔软的沙坑或草坪。运动员选择从50~105 cm较适宜高度的跳箱跳下,膝关节成半深蹲姿势,然后再快速向前或向上跳起(如不能快速跳起则调低跳箱高度),每周的一、三两天进行两次大强度跳深练习,开始周每次课练习跳5组15次,以后每周增加1组。对照组试验场地为沙坑、草坪、田径场跑道,每周与实验组在同一时间进行两次训练,开始周每次课安排大强度的4组20次蛙跳练习与4组共80m的单足跳练习,以后每周根据运动员适应能力适当增加训练负荷。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在周五统一安排一次专门的力量训练,主要以间歇训练、持续训练法为主,采用手段为杠铃的深蹲、半蹲、抓举、卧推、前推、上推、负重体前屈以及徒手的仰卧、俯卧两头起等,运动负荷以大强度中小量为主,主要目的旨在增加最大力量基础上提高练习者快速力量水平,具体操作根据练习者水平不同教练员适当调整训练负荷。每周的其余时间运动员根据训练任务或爱好安排自己的练习。
1.2.4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前后测得的基本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1.2.5对比分析法对三个测试人群中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结果分析对比,剖析试验结果差异的致因。
1.2.6运动摄像同步分析法使用两部Panasonic DSR-PD150p高速摄像机,在实验过程中从受试者前方、测方两位置进行拍摄,现场分析、指导受试者动作完成中的不足及注意要领。
2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结果相关测试数据统计
本试验共持续14周时间,其中个别学生因特殊情况耽误了正常训练,我们对训练计划进行了适当变更。本次试验相关测试结果统计如下(表1、2、3)
2.2实验结果层面描述对三组人群的测试结果显示(表1、2、3),不同组别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三组受试对象各项目测试成绩都得到了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组在训练前3个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7步助跑纵跳摸高及立定跳远上差异显著,试验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原地深蹲纵跳摸高两组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竞技体校运动队专业组训练前三个项目测试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7步助跑纵跳摸高及立定跳远上差异显著,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原地深蹲纵跳摸高两组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组在训练前三个项目测试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实验组三个测试项目成绩与实验前相比都有所提高,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对照组三个项目测试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2.3实验结果深层分析深层剖析试验结果的差异,我们认为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3.1试验对象初始状态的差异从三大受试人群中实验组训练效果对比看,体育专业大学生组与竞技体校组都取得了明显训练效果,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组则效果不显著,并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组中的部分学生在训练的初、中期出现了踝关节、膝关节疼痛症状。同样的训练安排为什么结果出现差异,剖析原因,可能是受试者初始竞技能力水平及日常训练的系统性导致。前者水平均为二级以上且试验前一直保持系统训练,而后者仅有1人为三级水平,其余均为三级以下水平,试验前基本上都不存在系统的训练安排,仅凭个人爱好参与体育活动。
2.3.2训练方法选择的差异除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组外,体育专业大学生组与竞技体校组中的实验组训练前后成绩出现显著性变化。两组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7步助跑纵跳摸高、立定跳远两项测试成绩均差异显著,剖析原因,我们认为跳深练习可能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能更大的调动肌肉组织的兴奋性、肌肉运动单位的参与数量,更适合发展有较好训练基础者的快速力量。
2.3.3传统练习手段对运动员机体作用侧重点差异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组与竞技体校组在原地深蹲纵跳摸高测试中,训练前后所有受试者均出现显著性差异,但两组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发现并无显著性差异。这是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问题,为什么7步助跑纵跳摸高、立定跳远两项测试成绩均差异显著,原地深蹲纵跳摸高测试无显著差异。对此我们初步推测,可能传统的蛙跳、单足跳练习与跳深练习一样,对提高运动员深蹲快速起跳能力确实存在着特殊的训练效果。
2.4跳深练习对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素质的生理机制分析试验证明跳深练习对提高训练基础较好的运动员快速力量素质效果显著,该方法对运动员机体的有效作用机理有必要深入探讨。跳深练习是一种对运动员机体刺激深刻的退让-等长-克制性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与竞技体育比赛的特点高度接近(如运动员通过助跑、预摆、缓冲等动作获得动能)。运动员从跳箱上跳下后的被迫退让性练习,使下肢所承受的负荷较传统的练习方法强度更大、刺激更深刻,而运动员选择跳箱的高度越高、自身体重越大、从箱上跳下的速度越快、跳下的距离越远,下肢所受刺激强度就越大,下肢在制动后向上或向前快速跳起过程中,为有效克服阻力,将促使肌肉组织的兴奋性极大提高,肌肉收缩时投入的运动单位数量与质量也将显著增加。跳深练习体现的运动生理机制特点,对机体快速力量的提高作用明显,这是传统的快速力量练习手段所难以达到的。再就是因为快速力量是力量和速度的综合体现,如果外部负荷较大,则运动速度减慢,相反如果外部负荷较小,则运动速度加快。所以相同负荷对不同级别的刺激是不一样的,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
2.5使用跳深练习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跳深练习由于对运动员机体刺激强度较大,因此训练中应注意依照规范化程序练习,训练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跳箱高度应结合运动员具体承受能力实施区别对待,特别注意的是应要求运动员从箱上跳下后保证能快速向上或向前跳起。从跳箱上跳下后运动员最好是膝关节角度在40~120°区间内快速制动,然后进行前跳或上跳练习。对于训练基础较低者应少采用或暂时不用跳深练习,以免训练者难以承受高负荷刺激导致运动损伤。由于跳深练习对机体刺激强度深刻,疲劳恢复时间较长,因此,运动员最好在赛前十天左右停止跳深练习。
2.6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本实验对跳深练习方法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素质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跳深练习对提高特殊群体的快速力量素质效果显著。但作为一种训练手段推广,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如本研究对象之外的其他人群(如女子、不同年龄阶段者、少年初级水平运动员、少年高水平运动员、成年一般水平运动员、成年高水平运动员等)的训练时效性问题;跳深练习与其他传统训练方法(如蛙跳、单足跳、跨步跳、跳栏架、后登跑、负重练习等)的有机结合问题;训练的最佳周期、每周训练的最佳次数、每次训练课的最佳时间、每次课的最佳训练负荷安排等等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此加以后续研究。
3结论
1) 跳深练习强制性退让及高强度克制性特点,能促使肌肉兴奋与运动单位参与数量,其退让-等长-克制性工作方式较传统训练手段更符合竞技比赛特征。
2) 训练基础较高的运动员采用跳深练习能有效提高其快速力量素质,训练基础较低者采用跳深练习训练效果不明显,并且训练过程中易出现运动损伤。
3) 跳深练习既可以提高机体静态起跳能力,也可以快速提高机体动态起跳能力。
5) 跳深练习法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跨度、不同训练周期、不同训练手段的混合安排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尚有待进一步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 王宝成,王川.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6.
[2]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6.
[3]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7.
[4]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10.
[5] 李老民,主编.田径运动科学探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